它曾经是中国顶尖的大学,却错过了985,而这个“被忽视”的211正在缓缓前进
它起源于东部大陆,向西南辐射。
在春天之城昆明,有一所位于青湖之滨的大学,历经百年光辉,以独特的方式支撑着中国西南地区的高等教育事业,被誉为“云南第一大学”,长期位列“中国最美大学”211所大学之列——云南大学。
云南大学是教育部与云南省共建的国家重点大学,已被列入“211工程”高校名单和首批双一流大学。
韵达位于中国最西南的省份,在前211名榜单中经常被大众忽视,其经济支撑和地理优势相对有限。 然而,百年前,云南大学诞生之初,却有许多引人注目的“高光时刻”。
东路大学,风起东路,酝酿鲲鹏潮流。 翠湖岸边曾是明清贡院的所在地,风景秀丽,书香四溢。 云南大学的原址就选在了这个风水宝地里。
上世纪初,革命浪潮席卷全国,为了传播新文化,提高高等教育水平,全国各省迫切需要建立能够承担教育使命的高等学府。 2024年,云南监工唐继尧看中了这片“风水宝地”,亲自捐资10万元古滇币,并从**出资创办民办东路大学。
经过多年的发展,东路大学在云南逐渐蓬勃发展,展翅高飞。
2024年,在老校长熊庆来的积极推动下,学校成功改建为国立云南大学,标志着学校开始腾飞。
在那个饱受战争蹂躏的时代,云南大学以惊人的速度崛起,并获得了国际声誉。
在国际上,云南大学是美国指定的五所中美交换生大学之一,也被英国大英百科全书列为中国最著名的15所大学之一。
熊庆来的贡献不仅体现在院系的增加和学科的提升上,更体现在他独到的眼光和对人才的渴望上。 他敞开心扉招纳英才,为众多优秀专家学者提供了安全的学术沃土。
当时,云南大学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出身卑微的天才华罗庚,被熊庆来邀请来云南大学任教。 西南联大刚迁至昆明时,熊校长积极支持西南联大的建设,西南联大多位教授也在云南大学讲学。
100年来,云南大学涌现出社会学家吴文藻、费晓彤、滇缅公路创始人李其昌、段伟、植物学家戴永年等优秀人才。 他们一起成为云南大学百年历史中璀璨天空中的星星。
云南大学虽然在50年代因院系调整而失去了一些强势学科,但仍坚持云南独特的学术传统,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2024年,云南大学成为全国88所重点大学之一2024年,云南大学被列为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高校之一。2024年成功成为全国首批42所“一流大学”之一2024年,再次获评新一轮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今年是云南大学建校100周年,也是云南大学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的重要时刻。
在众多高校激烈竞争的背景下,云南大学成功夺得一席之地,这不仅得益于其悠久的历史,更得益于其独特的学科布局。
整合百家思路,为公益事业而努力。
太华雄伟壮观,拉出海域,千里万里;滇池是苗苗,万山是门襟。 ”
正如校歌所唱,云南大学地处青山绿水之间,被云南丰富的山水和气息滋养着,形成了独特的地域特色。
类似于兰州大学的学生被戏称为骑骆驼上学,云南大学的学生经常被开玩笑说,他们拿着“大象驾照”,仿佛可以在校园里和亚洲象一起穿越森林小径。
对于这个广受好评的笑话,云南大学的同学们可能早就习以为常了,忍不住笑着回应:
虽然我们没有骑大象上学,但校园里有很多动物,甚至孔雀和小熊猫在课间密切接触。 ”
不要惊讶,虽然云南大学的学生并不真正骑大象上学,但由于学校优越的生态环境和靠近山川的地理位置,遇到孔雀、小熊猫等在其他地方很少见的动物并不少见。
同时,得益于云南复杂多样、生物丰富的环境,云南大学长期在生物学和生态学领域积累了深厚的学术基础,特别是在生态学领域,在国内享有盛誉,被列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
云南大学一代又一代生态学学生致力于中国西南地区河流、热带雨林和物种的保护,致力于保护亚洲象等众多珍稀动物的栖息地。
目前,云南大学生态学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拥有云南亚洲象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云南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取得了一系列引领全国的研究成果。
除了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云南的人文环境也为云南大学的人文社会科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中民族学、生态学被列为世界一流建设学科之一。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云南就成为民族划分和人口普查中选址的重中之重。
因此,在现实需求和学术理念的驱动下,云南大学的民族学和社会学蓬勃发展,学科实力雄厚。
在民族学领域,21世纪初,云南大学共有140余名师生参加了云南民族调查。 他们跋涉山川,不畏艰险,在实地调研中收集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最终发表了400万字的调查结果。
在社会学方面,中国社会学领域的领军人物费晓通先生曾在云南大学讲学,创办了燕京-云南大学社会学工作站,陶云贵、徐红光、曲国祖、林耀华等学者齐聚一堂,被誉为“魁格学者”,为中国农村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
100年来,云南大学始终坚持“整合百校优势,为公益事业而努力”的精神,不断传承创新,建立了完整的学科体系。
目前,云南大学已形成文理工科、管理学、历史学、哲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建设格局。 学校拥有4个国家重点学科,云南省52个重点学科,生态学和民族学均为学科评价A类学科,化学、植物学、动物学学科位居全球ESI前1%。
尽管云南大学近年来面临实习用工难、优势学科相对冷门等问题,但在“沉寂”中,云南大学依然默默前行,力求长避短,努力再创昔日辉煌。
以上内容信息**载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或影射任何真实的国家、政治制度、组织、种族或个人。 以上内容并不意味着本文作者认同文章中的法律、规则、观点、行为,并对相关信息的真实性负责。 本文作者对上述任何或相关问题概不负责,也不承担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