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纷飞3000点,形势一直没有扭转,年底的A股全是悲哀。 朋友圈看到一组数据,沪深300指数自2024年上市以来,一共连续5个4个月创下纪录,而这一次,如果月底收割月亮线,那么很无奈,大家在年底这样一个特殊的节点,再一次在A股见证了新的历史。
繁荣与衰落本来就是一个循环,万事万物都有因缘。 2023 年已经够糟糕了,那么即将到来的 2024 年是 2023 年的延续,还是转折点?以下是我们的观察。 对于2024年,我们仍然将其定义为清仓之年,清仓后筑底,痛后迎转。
一
宏观:促稳定,先建立后破
首先,我们来谈谈政策的基本情况。 政治局会议和年底经济工作会议相继召开,来年的政策基本可以管了。 与7月的政治局措辞相同,稳增长的基本方向没有改变。 ** 经济工作会议提到的“五个必须”,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必须放在重中之重,对应的八个字是“以进促稳定,先建立后打破”。
促稳定,前进是方向,稳定是节奏。 在整体政策基调上,强调“加强宏观政策逆周期、跨周期调节”,财政政策强调“适度加强、提质增效”,货币政策强调“灵活、适度、精准、有效”,都提到了“适度”二字。 这也意味着明年政策水平的方向是积极的,但除非存在特殊的系统性风险,否则保持类似2024年的“战略决心”的可能性很大。 大家期盼的盛开,大灌的猛药,不要报太多希望,毕竟期待越大,失望越大。
先建后拆,建制是新经济,转型后升级;破旧经济,是防范风险的底线。 一方面,我们将继续努力支持新经济,特别是在核心技术和核心资源方面,另一方面,我们将继续支持旧经济,特别是企业的债务问题和风险问题。
二. 二.第二
中观:2024年,清年
从2024年资本市场去杠杆,到2024年上游资源去杠杆,2024年P2P清洗,2024年金融寡头金融去杠杆,再到2024年房地产行业三条红线,中国一直在积极戳破泡沫、去杠杆的过程中。 那些“不合时宜”的泡沫、杠杆、产能、风险,是每个时代、工业革命周期遗留下来的顽疾,是我们大踏步发展的代价,是时代必须付出的代价。 2024年,中观产业的清仓很可能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房地产滑铁卢
上半年我们说过,40年来,我们已经习惯了“房地产+土地金融+基础设施+低端外贸”的发展模式,而在即将到来的2024年,我们或将真正进入“去置业”的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的系统性风险已经开始进入真正的深度清除序列。
2024年注定是中国房地产行业的“滑铁卢之年”。 碧桂园在3月份还是民营开发商的典范,在8月份爆发了万科作为房企的精神坐标,被外资无情做空责任 2规模达44万亿元的恒大,撕掉了民营房企蒙着眼睛跑的最后一块遮羞布。 据《房金财》统计,在2024年房企百强榜单中,截至2024年8月14日,爆发式增长的房企有42家,占比超过40%,包括恒大、融创、绿地、世茂、旭辉、金科、中南置地、阳光城、中良控股等。 据人民法院公告网消息,截至10月15日,全国已有220多家房地产相关企业发布2024年破产公告。 曾经繁荣的房地产公司纷纷倒闭,没有出现在霹雳名单上的残余大部分都在奄奄一息,为了保护自己,千方百计地奔跑。
纵观整个2024年,政策一直在救助市场。 房地产在牙膏式政策救助下两次过山车**,预计2月和3月将满员,准备迎接集中爆发的压抑需求,恢复过去的繁荣局面,但一个半月**出火,之后一线城市房价风向标被寄予厚望, 但对抵押贷款的认可却没有在这个无声的市场中掀起太多的波澜,二手房挂牌数量激增,开始卷起楼**。到了11月,大家终于发现,底层需求不是被压制而是消失了,大家的口袋里真的没钱了,想把钱卖回去拯救楼市,这很难!于是,金融机构重新提出了50家房地产公司的白名单,甚至允许银行向房地产公司提供无抵押流动资金贷款。
结果呢?银行作为市场主体,是根据风险定价的,在放贷资金时首先需要考虑安全性和成本。 据财新网报道,四大银行之一的行长表示,指望金融端救助房企是不现实的,应该指望加快销售催收!如果能把销售收回,就不用牺牲无抵押银行贷款的旗号了,好的政策游戏和黑色幽默,初衷很好,政策很美,越攒越拮,越拉过。
然而,到2024年,房地产的风险岌岌可危,必须出具清关。 房地产怎么说再见,日本花了三十年,美国花了十五年,而中国又花了多长时间?有个笑话很贴切:既然我们可以用30年完成西方国家几百年的发展,也可以用3-5年完成西方20年的衰落,所以大家应该还是乐观的。
2、中小金融清算
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相互关联,被称为“风险三角”。 房地产行业的泡沫太多了,首先是房地产蒙着眼睛形成的严重过剩,房地产金融化带动的大量资金投向了房地产,比如大量的城市投资和信托如果房地产泡沫破灭,资产大幅下滑,中小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将首先面临雷暴。 中小金融机构自身存在资金规模小、内控体系不完善、经营范围和地域有限、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等因素,叠加在房地产的深度绑定上,为地方平台、城投公司及关联企业提供大量融资,盲目进取的业务发展, 不良资产识别不足,房地产风险外溢,可能加速中小金融机构清算。
3.星轨被清除
2024年也是新能源赛道的滑铁卢之年。
作为过去几年的明星赛道,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是智能制造的先行者代表,无论是光伏、海上风能、电池、电动汽车、电解氢、电解槽、热泵、长距离输电、特高压直流输电、需求侧响应,我们的产能和国际市场占有率都处于领先地位。 这些在国际上具有相当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随着资本的涌入,潮水涨起,产能过剩、内部竞争过度等问题日益突出。 例如,光伏领域的光伏组件跌破1元w关口,逼近企业盈亏线;2024年动力电池产能为1600GWh,而市场需求为700GWh,利用率仅为4375%。
2024年,在见证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品牌差异化、技术创新、海外扩张等多重变化的同时,我们也见证了新能源汽车首战、首环危机、资本潮潮、政策调整等多重挑战。 根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数据,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能达到1000万辆,而实际产量仅为600万辆,产能利用率仅为60%。 这意味着,目前有近400万辆闲置产能,从供应端来看,新能源汽车产能已经出现过剩迹象。
2024年,新能源领域从过去的缺电、缺电、电价贵迅速转变为产能过剩。 产能过剩带来的内卷化,收入增加却不增加利润,随之而来的是宁旺的下跌和整个行业指数估值的回归,跌幅无休止。
2024年,水龙头获胜,通过循环。 行业供需结构性矛盾在2024年达到高潮,行业开始进入深度洗牌期。 头部企业吃肉,二线企业喝汤,三线企业躺平,新能源产业链这一部分的混战将逐步清场,不顾自身争斗和乱投。
12月22日,新闻出版署的《网络游戏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引发了游戏行业的巨大地震,市值也没发生,半小时内,腾讯跌15%,网易跌25%......也折射出清朝的阵痛。
综上所述,短期悲观不影响长期乐观,走出阵痛,重生后的阵痛,走出来筑底,杠杆不明,行情不见底!
三
微观:变化是中期的
对2024年初寄予厚望的根本原因之一是,我们仍处于去杠杆化和去风险化过程中。
因为期望总是令人失望,我们需要学会为即将到来的 2024 年做好最坏的准备。
回顾2024年,消费对GDP的拉动很少发挥主要作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80%。 出口是最大的拖累,拖累GDP增长约10%。 房地产基建的泡沫资产,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成为刺激经济的夜壶,而成为随时可能成为最佳的拖拽油瓶。
如果房地产和地方债券继续处于去风险化阶段,宏观层面需求低迷的格局将持续下去,虽然泡沫资产没有完全崩塌,但微观杠杆率先崩塌,因为居民在收入下滑、前景不明朗的环境下,个人和家庭的资产负债表不再愿意勤勉, 指望消费在2024年拯救经济。
2024年最坏的可能是制造业,订单不足,需求疲软,出口低迷,同时需要面对各种产能清仓的终结,民营经济投资增速是经济的先行指标,因此2024年GDP增速要实现4%以上的增速, 需要加大财政和货币政策支持,家庭、企业和市场都期待活水。
从年底的两大会议来看,如前所述,明年两会前的政策基调基本定下来,除非有特殊的系统性风险,稳中矩,慢步进,小步慢走的战略决心还是一样,源头有活水, 但浇口不大,流速也不快。2024年四季度,在房地产停滞、资产负债表收缩的压力下,经济基本面重回下行,24年一季度年报和季报不会太好。
因此,市场真正的拐点预计在2024年年中,系统性做多的机会将来自美联储真正进入降息通道,以及中美央行资产负债表的松散共鸣。 美元周期的转变有利于打开国内货币政策空间,中美之间的利率差距难以进一步扩大,这样我们才能撸起袖子大胆放水,外资流动性的改善将迎来A股的转机。 2024年国内经济复苏之路不会一帆风顺,资本市场也不会比2024年差,但也会充满曲折。
对于美股,我们也需要警惕中期风险,我们的建议是分阶段做多。 12月,美联储继续暂停加息,连续三个月按下暂停键,而这次的官方表态已经从“政策宽松还为时过早”变成了“降息已经开始进入视野”,鲍威尔从鹰派转为鸽派,并没有因为美国经济数据发生任何重大变化, 但因为尽管“拜登经济学”奇迹般,但最新的民调数据显示,拜登在与特朗普的竞争中处于最大的劣势,为了迎合明年的**当年,为了选票,白宫指示美联储将利率从2024年这个非选举年降息到2024年, 选举年。降息政策预期的发布,对白宫当局和市场来说都是令人振奋的消息。
在年底攀升之际,美国股市已经建立了对明年第二季度降息的预期,所有的乐观情绪都已经反映在风险资产中。 不过,经济能否软着陆,通胀能否真正回到目标区间,高利率下信贷体系能否继续保持稳定,仍是一个未知数,如果美联储降息幅度低于市场预期,调整在所难免。 上篇我们说美股市场高不冷,怕顶不顶,舞台长,警惕中期预期逆转的风险。
四
在变革中取胜:
创新+出海,平板置换+国家替代
很多人可能会说,这种变化是中期的,这似乎是一个不太乐观的结论。 A股跑了这么多年,需要慢慢习惯,系统性的机会和内生牛市,就像当年的茅台一样,都是历史留下的美好,错过就很难找到。 时至今日,你必须习惯于结构性机会大于系统性机会,只要没有系统性风险,这就是机会。
我们一直说,对于A股来说,油门要足够,向上的方向要对,需要更多的玩家进入游戏,更新鲜的玩法进入市场,更多的真钱**进入。
在宏观政策层面,如果允许国有企业和央企回购,进一步完善回购约束机制,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回购作为市场运行内生稳定器的作用;正如社会保险从分散管理向统一管理转变一样,我国目前社会保险的投资经营管理管理主体不明确,投资渠道单一。
一是效率低下的问题,从分散到统一,实现效率和效益最大化;例如,允许保险资产提高股权投资比例,刺激更多流动性进入市场;就像关卡**的入口一样,真金**也会被买到**。
在微观操作层面,制胜之道有两种,精耕细作的阿尔法和改变中国的贝塔,我们概括为创新+出海的八个字;平坦+国家替代。
在资本市场方面,只有创新才能有估值溢价,而在中国这样一个内卷化的市场,走出去可以有更高的市场份额和集中度,资本可以看你一眼。
在消费降级的背景下,性价比逐渐取代品牌效应,开始争夺消费者的心智。
国替属于改变中国的贝塔,自主可控技术最先被折服。 同样,宏观下行着眼于技术;科技方向着眼于国产替代;国产替代看华为产业链。 宏观敏感行业的风险因素仍在逐步清零的过程中,更看好能够提升竞争力的科技行业,尤其是AI行业的转型。
写在最后:让我们重温经典的【陶祝功业务培训】。
稀有的东西是珍贵的,人抛弃我去拿走,人去拿我去抛弃;到时候,你不能成为强生公司;事情不会改变,不能强迫;抓住机会聚集和分散。 一起鼓励你们!
俞定衡. 2023 年 12 月 24 日平安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