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峰度 傅忠超 49年“川美原住民”,写意画笔双轨前行

小夏 文化 更新 2024-01-30

在重庆,就有这样一位“川美人”,他从19岁起就在四川画系学习国画,至今已有49年。 连续参加4次全国美展,从事行政管理工作20余年。 约定下午3时在湖西公社演播室见面。 当我因为辗转反侧而迟到的时候,一个瘦弱而精力充沛的大哥已经在过道里了。 明明是主场,却好像到了别人家,有点局促。 说话时不时搓手或拉直围巾。 一上手,只能看到一个小小的工作室,墙上挂满了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如水墨人物、厚重的色彩笔触、主题创作、经典系列、粉丝素描、壮观的景色等。 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傅忠超。 可以看出,作为几十年来专攻人物画的教授和中国画大师,他一直在有限中追求无限。 我急于大饱眼福,在追逐了很多新的和好奇的奖励之后,我在老式的茶话会上安顿下来。 一个成绩斐然的“川美土生土长”的人生,开始从自我描述和质疑中慢慢重现。

与许多经历过曲折的艺人不同,傅仲超似乎一直都很顺利。 很难相信他出生于2024年。 但确实,他不仅出生在那个火热的时代,而且和许多同龄人一样,初中毕业,在领袖的挥手下走向了大功伟绩的广阔天地。 下乡三年,只在农村干了一年,就进入了简阳县东风灌区水利工程总部机电维修厂,开了刨床、钻床,也做过宣传工作。 这时,从小接受的书画训练终于派上了用场。 傅忠超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解放前是教师,解放后成为公务员。 他记得,在他很小的时候,他跟着父亲学书法,先是柳树,然后是燕,先是被遮盖和临摹,差不多的时候,他走到前面,然后转身回去。 每周检查一次,写好,用朱砂笔画圆圈,如果圆圈不够,就打手板。 环尺高高地落下,**有声音,有时疼得厉害。 在严厉的目光下,他的双手仍然红肿,但他不得不继续写作。 高中时,萧忠超爱上了水彩画。 父亲不知道如何从**得到哈丁的《如何画水彩画》,就给儿子复印了一本。 正是这本千古之书点燃了他儿子最早对艺术的热情。 但正式启蒙是在2024年在建阳中学学习之后。 回想起来,简阳堪称艺术之乡。 历史上有一位人物画家张素清,他的道家人物在中国文字画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2024年代,四川美术学院的多位教师配合简阳“四洗”运动,再次留下了艺术的种子。 傅忠超记得,在他上中学的时候,一群从西南美国学院毕业的绅士们组成了一个艺术兴趣小组,推动群众性的艺术活动。 他在中学美术老师李清忠的指导下崇拜,并开始接受素描和水粉的正规训练。 一有机会,他就全身心地投入到绘画中。 那时候,他对色彩特别敏感,除了模仿林华,天空中的白云和路边的稻田也经常倒映在纸上,这让他得意洋洋,着迷了很久。 初中毕业后,他真的走进了稻田。 16岁的少年瘦得像一张纸,有时候风吹来,他感觉自己会像风筝一样飞翔。 在业余时间,他坚持绘画,并成为各种艺术创作课程的常客。 当时,看***很流行,这几乎是唯一适合所有年龄段的娱乐节目。 梦想成为画家的傅忠超,崇拜何有志、华山川、戴国邦、白德松等***家族。 同时,方增贤、杨志光,以及广东四大金刚唐晓明、陈彦宁、吴启忠、林庸等画家,也是神一样的存在。 他读大师们的作品,如《红皮书》《山村大变》《白毛姑娘》《西双版纳的故事》等,有时通宵达旦,有时梦见临摹。 当时,县文化中心经常邀请一些画家来讲学,每次接到通知,他都会走几十里路去接受艺术的洗礼。 听完课后,半夜赶回制作组,一步步回头,遇到“倒车时间”,我小跑着。 回到家,一躺在床上,老师的话就一遍又一遍地回过头来。他盼望着有一天,他也能有一幅张磊签名的画,被别人看,被人称赞。 不久,他的首幅中国画《忍耐教谦逊》被选中参加内江地区美展,这大概是他艺术生涯的第一次公开评审。 灵感是如此之大,以至于他一拿起画笔,就感到自信。 在乡下度过一年,充实而快乐。 泥土的气味似乎还不够,但他被命令去工厂。 作为农民,作为工人的工作,只有他一个人是工农联盟最小的缩影。 由于他的艺术专长,他的工作也比他的同事多。 白天开机,晚上雕刻钢板,画宣传画,写文字,还定期办黑板报。 他的食指上还有厚厚的老茧。 正是这种努力让他有机会学到更多。 在此期间,除了素描水粉,他还接触了木刻、插画和其他艺术学科。 他喜欢绚丽的色彩。 在他眼中,世界本来就是多彩的,梦也是多姿多彩的。 但他从未想过要去专业的艺术学院读大学。 一是高考早早停止了,二是他不知道有专门的艺院。 川美油画老师王元寿亲自来到文化馆讲课并示范油画时,激动得情不自禁。 绚丽的色彩和炽热的激情给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觉震撼。 更重要的是,“我第一次知道有一所专门研究绘画的大学,四川美术学院。 太迷人了!回想起那一年,傅忠超的表情依旧像是从梦中醒来一样。 万万没想到,人生中的第一个彩蛋会落在他的头上。 2024年,“文革”以来,第一批工农兵大学招收,经过层层推荐、写生、文化课考试,傅忠超得以踏入四川梅大院。 “我非常喜欢色彩,想学习油画,所以我被分配到中国画。 但能够进入四川的美景,已经是莫大的福气了。 有12名学生,其中大部分是文化中心和电影院的艺术家,少数是知青。 我是受过教育的年轻人中的幸运儿之一。 傅忠超回忆说,当时整个绘画系三个专业只有30多名学生,师生多。 看到同学们被招来上课,重拾尊严的老师们热情高涨,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同学们也珍惜这段“上帝赐予”的大学时光。 年仅19岁的傅忠超,与这些基础扎实的“老同学”同处一室,压力可想而知。 但他抱着勤奋可以弥补笨拙的态度,傻鸟先飞,他如饥似渴地学习。 3年后毕业后,由于成绩优异,他继续教书。 根据他的专长,他被指派教授人物画。 就这样开始了他与各种“人”打交道的漫长生活。 在经典绘画和混沌的现实中,形形色色的人走到一起或迎面而来,成为他在人物画教学和创作中的灵感源泉。 作为中国画教研系最年轻的教员,傅仲超有幸聆听了冯建武、肖建初、黄海如、李文新、杜仙清、白德松等前辈的教诲,在他们的推荐下考入重庆中国画学院。 在无数的中国画活动中,从构思、构图、笔墨着色,到作品的完成,他学到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对老先生们的高尚品格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川东来的姑娘》。210x160cm纸本墨色 2024年,在那些珍贵的岁月里,他似乎又上了大学,为他以后的笔墨事业打下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在此期间,傅仲超创作了多幅地方、历史题材的大型水墨人物画,代表作《川东姑娘》广受好评。

快进到 1985 年。 站在一个年纪的傅钟超,开始有强烈的焦虑。 也就是说,考研这件事不能再拖延了。 我一直想请假继续深造,要么是因为学校老师不好,要么是因为四川梅没有设立人物画研究生,拖延了很多年。

他最终在他成立的那一年确定了穿越的时间点,也许是巧合,也许是天意。 为了在学校取得成功,他提前两年准备,主要是补习英语。 好在爱人是川梅英语老师,相当于请了个免费家教。 他一方面日复一日地专业教学,另一方面又叽叽喳喳地念叨词汇语法练习,一有空隙,就拿出英文“红皮书”,默默背诵一会儿。 然而,当考试期临近时,系里安排他到进修班授课。 这已经是一个挑战了。 “班上有10多个同学,都比我大。 他们有的年纪十几岁,基本都是来自大企业、文化中心、电影院的艺术干部,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 **湖,都是一样的,不太信任我。 第一天,面对这些'老油',我没有笑,如果周围没有人,我就架起画板开始写字,从结构开始,结合线条和面,很快就呈现出一幅造型准确、语言生动的人体素描。 教室里顿时安静了下来,十几双眼睛聚集在我手中的木炭笔上这个小哥哥老师还真是两击!在接下来的6周的人体课程中,我与他们一起工作,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在课程结束时,他们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并获得了部门的好评。 他们与我保持了很长时间的联系。 文静美貌的傅忠超,谈起又一次征服,有些得意。

2024年,进修班在课堂上教作业在准备研究生入学考试时,他努力教学,当他被送到班级时,他被送进了医院。 躺在病床上,他感到深深的挫败感:有没有可能参加生病的研究生考试?是命运重要,还是读研究生重要?他忍不住后退了一步。 川美院长、著名雕塑家叶玉山先生上门探望他,感慨地说:“我看过你的画,很有才华,很有前途。 不要错过这个考研的机会,就帮叶老师考吧。 ”

朝圣195x155cm这话一出,傅钟超心里一热,眼神清澈。 当时,川梅急需人才,而傅忠超是众多种子选手之一。 无论是针对个人还是针对全局,都必须对这项研究进行考察!他立即表明了自己的立场,精心准备,全力冲刺。 研究生考试持续了整整一周。 考试当晚,他一进屋,就抱着咿咿呀呀的小女儿,狠狠地吻了他一下,女儿却把他推到里屋,说:“快点学习!”。他的鼻子酸痛,他听不懂小女儿在说什么,但他知道父亲整天整夜学习是多么重要。 她已经习惯了不被爸爸逗乐的日子。 结果揭晓,傅忠超不负众望,被录取。

“失落的家园”。203x171cm论文 1986幸好记得自己是研究生,心里却很沉重。 正是在这一年,“85”艺术潮潮汹涌澎湃,李小山的文章《我对当代中国画的看法》抛出了中国画走到尽头的理论,在艺术界引起了轩然。 对于游戏中的人来说,这种咆哮就像午夜恐怖。 乍一看,似乎中国传统画那种固定不变、难以摆脱的风格化壁垒的传统笔墨,确实在逐渐远离开放、包容、瞬息万变的时代潮流的审美需求。

“遥远的帝国”。190x145cm论文 1986我们想画什么样的中国画?人物画应该寻求什么样的突破和创新?傅仲超除了拜经、拜名师外,还决定以行动代替言语。 所有的探索,在笔和纸之间。 “艺术应该跟随自己的思想,不同于古人和今天,也不同于自己。 感谢杜仙清、白德松两位导师的不懈教导,以及冯建武、肖建初、黄海茹、白成等一批老师的亲自指导,傅忠超坚信不守规矩、不羡慕时代、尊重文化传统和审美规律, 尊重自然和心灵是他自己生活的基础。在此基础上,通过吸收新的艺术理念、思想思潮和技巧,以充满时代气息的个人风格绘画作品,将是我自己的进步之路。 三年来,除了吃饭、睡觉和外出,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工作室里。 其间,他有幸受邀与杜仙清教授一起去永乐宫临摹壁画,原来大人物,一排排高高的梯子,从头到尾近三米长,要一口气搞定,还要让它变老,实在是太难了。 但是,历经沧桑的壁画,斑驳的感觉和厚重感尤其令人陶醉,傅忠超在后来的创新和细腻的笔墨画中学得特别好。

八十年代创作的作品2024年初夏,川梅举办毕业展,一次展出数十件作品,让人惊叹不已。 “叶玉山院长看完后很满意,给了我很多鼓励。 他总是关心我。 傅忠超回忆说,他非常感谢老院长奖励新人,提拔后辈。 作为西南地区首批人物画硕士生之一,他说自己30岁时年纪稍大,但有了扎实的生活基础和艺术实践,他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对自己的学习更加自觉。 在过去的三年里,艺术思想、观念、视野、技巧和思想都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和跳跃。 这一时期的作品,无论在题材的选择、意义的表达、艺术形式和语言的表达上,都与以往单一的水墨人物画模式大多不同。 整体呈现自信、开放、包容、多元,具有时代气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画发展的探索和思考。

“九月的风”。170x135cm墨色纸本 2024年,他的毕业作品《九月的风》以其个性化的水墨意象大获成功,首次获得2024年中国画展特别奖“金龙奖”,同年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 到目前为止,这部作品似乎在图式和笔墨语言上都具有很强的前卫性。 藏族人在草原上吃草,风突然吹来,牦牛低着头,藏族人的长发随风舞动,像激流,像漩涡。 风光翩翩、真实虚幻的草原风光,不就和“85思想”下的艺术世界一样吗?决心和勇气比什么都重要。

“破晓”。100x90cm论文 1在毅力中突破,在包容中寻找,傅仲超在硕士毕业当年获得了创作上的第一个丰收。 “85挑战”,他能承受。

三十出头的他,在中国画坛声名鹊起。 傅忠超继续努力,很幸运。 在他读研究生之前,他的手绘人物画往往以两端为基础,一是历史人物,二是真实人物。 前者以“谭思彤”和“邹蓉”为代表,后者以“川东姑娘”为代表,笔法生动朴实,造型扎实准确,让人过目不忘。 在读研究生期间,他开始将中国画置于深厚而广阔的文化背景中进行传承和创新。 面对当下时代审美取向的变化,他着力从汉唐艺术、民间艺术、石窟艺术中探索中国画的复辟之路。 在此期间,他创作了《**台湾印象》《失落的家园》《遥远的帝国》《醉梦》《九月风》等作品,赋予中国画以新的面貌和语言。 除了《九月的风》大获成功外,在此期间,他的****光影被《**报》刊登。 但傅忠超认为,真正让他享誉全国的,是2024年代大量图式新颖、图画精美、意象非凡的公笔人物画。

“远方的脚印”。195x150cm2024年,傅忠超参加了**美术学院举办的嘉善有造工作坊,历时两个多月。 这位被誉为日本画坛四大山之一的著名画家,给年轻的中国学生带来了新的灵感。 “当我们打开窗户时,我们看到的只是广场,但我们可以想象广场后面是森林,天空中无尽的大海,还有海鸥和帆船。 我们的图像可以根据我们的想象力进行扩展。 30多年后,傅忠超重复着嘉善有造的话,眼睛不自觉地抬了起来,扫过茶几,仿佛面前有广场和大海。 他说,Kayama还画了人体,刻意选择东京街头穿着和服的女性来表现花哨的脂肪粉。 他选用来自英国的厚实粗糙的水彩纸,用铅笔勾勒出线条,在微妙的起伏下表现身体和肌肤的美,非常世俗,也很美。 为了增强这种感觉,画面的背景也由丝网印刷品制成,并辅以强烈的绘画美感。 仿佛人体浑身洋溢着温暖芬芳,柔和美丽。

《春暖花开》。130x136cm2014 “选择一切手段来表演。 “肆无忌惮”的东方毕加索,为这位朴实的重庆画家带来了全新的创作理念。 回到重庆后,他开始雄心勃勃地进行实验。 他将自己在水墨写意画、公笔画方面的娴熟技艺和深邃思考融入到对永乐宫古壁画的理解中,在宣纸上一遍又一遍地练习,最终取得了重大突破。 在《润地》中,他运用草原土地上的水墨写意手法,大胆地用色墨水洗、泼、浸、染,再用毛笔引导色墨和水的方向,控制形式、深度和粗细,干湿色调,使画面呈现斑驳, 厚重而沧桑的壁画。

“经营土地”。145x158cm2024年,在《冬天》中处理雪和衣物时,他用毛笔手法将白雪一层一层地涂抹起来,也取得了巨大的效果和成功。 在狂喜中,他在后续创作中对纸张的背面进行了处理,并揭示了纸张背面的时间和空间效果以及房屋的漏水痕迹。

冬天,135x130cm,纸本,2024年所以很久以后,他一发不可收拾,把做画线条,一种天生的山秃、地皱、树枝、人物服装图案,随心所欲,无缝解决。当人们写信给他询问这些复杂的创新时,他无法简单地回答。 就连女儿希希也感叹道:“爸爸的公璧创新让人难以理解,他的画看起来平静而遥远,却苦涩,意味深邃,发人深省。 至此,傅仲超对不同于任何历史时期的创新功笔画的执着,终于在艺术界声名鹊起。 听到这话,他长长地呼出一口气,眉头皱了不少。 用辛勤工作换来的幸福感,实在是难以形容。

“冬天的阳光”。115.5x121cm墨色纸本 此后,《草原秋梦》《秋恋》《厚实大地》《冬天》《静谧的雪原》《冬天的阳光》《冬天》《山果》《红墙系列》等作品入选重要展览和高校美术教材,并在全国各地获奖。 特别是《冬天》在首届全国肖像画展上亮相,获得铜奖,令人眼前一亮。

“村”。150x145cm直到2024年,《村》在第十届全国美展上展出,并获得优秀作品奖,他的注意力才稍有转移,重新聚焦于手绘人物。 之后,他开始了十几年的双轨平行,写意和贡壁,就像两条平行无尽的铁轨,承载着傅仲超瘦弱的身躯,顽强的意志,充沛的才华,徐***除了《天空系列》、《奔跑之地》等佳作外,还推出了多种风格的水墨人物。 如荷花题材、同样酣畅淋漓的荷花田、古典人物、传统文人、**女人、真实人物等,纷纷出现,展现了画家重温传统、梳笔墨的人文情怀。 这些画作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 而“日光图系列”则是一次新的探索。 在相似的画风中,无一例外,三五个赤身裸体的孩子,栖息在太湖的石头上,身体、肤色和表情相似,像猴子一样上蹿下跳,爬树泼水,嬉戏玩耍,仿佛他们不是在人间,而是在梦中。 这幅超现实主义的画面与传统的山水意象相融合,让人感到新奇莫名。

“阳光图1号”。68x136cm纸本水墨2015 “我在2024年画了第一幅,势不可挡,一共画了二三十幅。 也许是因为当人们到了一定年龄,就会情不自禁地思考自己的出身。 人们从哪里来,要去哪里?现代人活得焦虑、郁闷、无休止地寻找,难道就没有尽头了吗?这组画作,其实就是一种象征,暗指着人们对人性解放、心灵自由、回归纯真的时代的渴望。 傅忠超指着最近的一张“日光图”,耐心地解释道。 当我与他的目光相遇的那一刻,我隐约感觉到他眼中的光芒似乎真的让我置身于明亮的阳光下。

《春秋在歌》中。175x155cm2024年,即便是现在,傅忠超依然拒绝流派和单一的创作模式。 在超现实主义作品旁边,还有几位水墨画中的写实人物,如苗族妇女和苗族新年节的沙人。 这些主题画,构图饱满,构图雄伟,笔墨粗犷,人山人海,姿态感十足,极具感染力,充分展现了画家超强的笔墨功底、造型能力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沙中人”。190x175cm在2024年巨大的毛毡墙上,还有几台即将完工的风扇。 莲花人物朴素无辜,不平凡。 在偌大的制作室里,偶尔会有草图,就像一首雄伟乐章中的小夜曲。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聪明的调整。

“鱼喜悦图片”。69x24cm 2016 这大概可以看作是他的第四个阶段:回归水墨画。 而这次回归,恰恰是他的第二次进步。 当他年近七十时,他的视力和精力不允许他继续画画,同时,回归水墨画也是他的情感需求和精神寄托。 坦率地说,这种笔墨自由奔放的表达方式,更符合文人的天性。

“溪流、山脉和松风”。290x110cm 2023作为49岁的“川美土生土长”,谈及自己对艺术的热爱,他强调自己始终践行诚信与创新。 中国画本来就是一种从传统中诞生和继承的绘画流派,抛弃传统只会让画家成为迷途的狗和流浪汉固守传统,固守缺陷,只会让画家陷入泥潭,迷失自我。 但如何保持诚信和创新也是一个问题。 而所有这些问题,都要靠画家不断的艺术实践来回答。

《东南黔南6号回忆》。47x35cm 2019 “我坚决反对一招,吃遍天下。 艺术家应该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外观和鲜明的印记。 要不断澎湃创造活力和创新热情。 傅仲超说,在水墨笔墨两行游荡之后,回归水墨画其实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水墨修炼——笔墨更自由,细节更精致。 第一阶段和第四阶段从头到尾相连,形成了一个漫长的艺术生涯的闭环。 “在各个阶段,我都强调创作的难度和不可复制性,内在逻辑其实很清晰。 在自己的小工作室里,身材瘦弱、不善言辞的傅忠超,仿佛是美术馆的客人。 他的叙述总是低调谦逊,略带颤抖的发音透露出一定的自信和倔强,也是对自己作为艺术家一生的肯定。 很难想象,这样一个朴实的“川美人”,也从事行政工作20多年。 多年来,他影响了几代年轻艺术家,贡献了许多感动世界的杰作。 将这些画作串在一起,是他朴素而壮丽的一生。 ———艺术家简介

傅忠超简介:2024年出生。 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 曾任四川美术学院国画系主任。 现任四川美术学院教授、全国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重庆中国画学会副会长、重庆市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员会委员、重庆市画院顾问、 国家级艺术评估专家。他的个人作品被选为第一名。

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全国美展。 代表作品获第十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首届全国国画展铜奖、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世界中国书画展铜奖、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家学术奖、 全国教师优秀作品展优秀奖(无等级奖)、全国国画油画展优秀奖(无等级奖)。

第四届、第五届全国巩壁画展优秀奖,并两次获四川省美展一等奖。 其个人作品被收录于《中国当代艺术全集》、《今日中国艺术》、《中国新艺术家丛书》等重要文献汇编,并出版了多部个人画集。 作品被大英博物馆、中共历史陈列馆、浙江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上海东方美术馆、中国崇颜革命历史博物馆收藏。

相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