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历来是神话传说的发源地,这里上古有才仙,如今也成为许多作者灵感的素材库,比如南派三叔的名著《盗墓笔记》,其中有一章是关于秦岭神树的, 将脑洞与神奇的地理特征相结合,一度让读者相信这是真的。
金庸大师的《射雕英雄》,杨过和小龙女隐居在中南山脚下,远离世间的烦恼,两人在这里修炼,过着悠闲的生活,让大家向往,到秦岭旅游时都忍不住寻找, 也许哪个不起眼的洞穴是传说中的活死人墓。
而《射雕英雄传》中高手们的终极比拼,场地选在华山,金庸大师的设定可谓精彩,此刻乘坐缆车的华山,如果没有非凡的体力和勇气,是很难爬上山顶的,更何况是宋代的华山, 绝对是千山飞鸟飞,千人灭,不费吹灰之力。
既然秦岭如此雄伟神秘,关于它的猜测就层出不穷,比如里面是不是盘踞着一条大蛇,这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问题。
为什么说自古以来就有,因为早在《山海经》中,就记载在秦岭山脉有一条名叫烛阴的大蛇,体长1000多米,一顿饭要吃掉几百头牛。
《山海经》向来是一本奇异的书,一般都算是奇异故事,但可以记载为另一本严肃的书,颇有地理风的经典。
据推测,地球有46亿年的历史,而人类的诞生只有几百万年。
秦岭的出现也是相当早的,早在4亿年前,陆地就逐渐显现出来,三叠纪时期就开始有了山峰的雏形,8000万年前的喜马拉雅山,秦岭连绵不断的山脉已经和今天一样。
据估计,当时地壳剧烈震动,大自然的碰撞形成了今天中国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线——秦岭山脉。
俗话说,无风无浪,就算烛阴真伪要打上问号,但秦岭山里有一条大蛇,在远古时代就应该存在。
人类虽然拥有其他生物所没有的想象力,但他们的想象力也一定是建立在某种现实之上的,根本无法想象出从未见过的生物。
就像科幻电影中的外星生物,居然是各种昆虫的数百倍放大版,据此推断,既然传闻中的大蛇有鼻子和眼睛,估计它曾经生活在秦岭山脉,被附近靠山吃山的居民目睹, 所以有各种各样的传说。
而当年的地球环境,其实也非常适合超大型生物的生存,当时的气候温暖潮湿,含氧量也极高,据说连蚊子都比现在大很多,估计和喜鹊一样大,所以地球上生活着各种各样的恐龙。
恐龙的灭绝也被推测与地球环境的变化有关,它们体型庞大,消耗量大,含氧量突然下降,感觉就像被卡在脖子上,无法呼吸,找不到食物,所以自然而然地很快就灭绝了。
能活下来的都是天择的小生物,适者生存。
既然恐龙体型很大,蛇肯定不小,在教科书上灭绝,是一个快速的过程,但那个时候,其实也经历了缓慢的变化,很难让蛇世代生活在秦岭山脉,山本身植被丰富,含氧量高, 因此,生存并不少见。
但本应有100米甚至公里长的蛇已经不复存在,首先温度比上古,算是小冰时期,蛇要么长期睡在一个地方,要么不适应气候自然灭绝。
秦岭正在修缮贯穿群山的铁路,他们从来没听说过在施工过程中遇到过什么神奇的蛇。
毕竟,山上的凿子是相当吵闹的,而蛇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动物,用棍子轻轻敲打草丛就能把蛇吓跑,他们不会听到凿子的隆隆声。
所以既然在整个建造过程中没有大蛇的踪迹,那么从侧面也说明,秦岭山脉的大蛇此刻已经灭绝了。
但大自然的动物是很神奇的,随着这几年生态环境的保护,已经有许多灭绝的生物重新出现,也许在未来,当地球环境再次变暖时,传说中的蛇可以重新焕发青春。
特别是秦岭,相当广阔,除了被开发成旅游景点的山峦和山谷外,其实还有许多被厚重的群山环绕的僻静山峰。 如果不是铁路规划的路线图上,几十年都不会有人踏进去,一条大蛇会在里面苏醒,大家根本感受不到。
就算蛇长得大,其实也是天生怕人类的,说不定它会在没有井水的情况下横渡秦岭,直到勇敢的冒险旅行者不经意间闯入,才会意外撞上前线,不知道有没有平安归来的机会,毕竟大蛇不是传说中的素食者。
毋庸置疑,《山海经》中的烛阴一顿饭要吃一百多头牛,属于纯无肉不欢,而《西游记》中的蟒精也吃动物、与人共生,估计《白蛇传》中的白素贞因为与许仙的感情,对人有一种特殊的情结, 并且可能不吃人。
所以,就算此刻发现大蛇出现在秦岭,估计也很难有确切的消息,除非借助无人机等设备在高空拍摄,但秦岭山被茂密的森林覆盖,大蛇在地上爬行,不会飞, 所以应该不清楚。
所以,从理论上讲,目前秦岭不会有大蛇的踪迹,但即使有,也无法证实,但无论如何,在地球初期,秦岭是有大蛇的。
毕竟,早年的地球气候温暖潮湿,非常适合蛇类生长,而丰富的含氧量也有利于蛇类的生长。
作为一本世人无法定义的奇书,详细记载了蜡烛的长度和消失的原因,不禁让人思考更多。 研究这本书的专家很多,复制画中的地形可以和地图差不多。
那么大蛇可能真的生活在秦岭,只是这几十年是不存在的,不然穿越秦岭的铁路建设已经很多年了,这么大的工程量也没把他们吓跑。
蛇类谨慎敏锐是没有道理的,答案只能是它们要么因为寒冷的气候而冬眠,要么早就悄无声息地消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