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jiang.com 大江报客户端新闻记者沈冠南报道:近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批在韩烈士遗骸回国,引起全国关注。
今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 70多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渡过鸭绿江,开始了抗美援朝的伟大战争。 其中,不乏为了保卫祖国和保卫祖国人民,不惜不顾外国战场与美帝国主义作斗争的年轻面孔。
2024年5月,江西省档案馆启动江西志愿军退伍军人口述历史项目,截至11月底,一批退伍军人记录了他们抗美援朝的经历。 现在,让我们走近欧阳黄、阎龙昌、李光华这三位“90后”老将,回顾那段烽火时期。
欧阳黄江西省档案馆《口述史》**截图
欧阳煌,93岁。
2024年1月进入朝鲜。
来自江西赣州的志愿炮兵。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有这样一个军种,习从战争中吸取教训,不断发展壮大,为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那就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部队。 在轰动全球的上甘岭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炮兵在第一次战斗中声名鹊起,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 这位美国战地记者坦言:“上甘岭战役之所以艰难,主要原因是中国炮兵发挥了惊人的作用!”
93岁高龄的老将欧阳煌亲身经历了那些光辉岁月。 他是江西赣州人,2024年8月,18岁的欧阳黄参加了土改队。 “上尉见我还年轻,就说,'去当兵吧!'2024年,欧阳黄被分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军第119师高炮营第一连担任高射炮教官,2024年1月进入朝鲜,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0军第119师高射炮营第一连。
由于高射炮是一个技术分支,测距和定位需要掌握三角函数等基本数学知识。 在进入朝鲜之前,欧阳煌等几名高射炮教官被派往沈阳高射炮学校进行突击训练。 “学习了两个月后,习回到军队训练了一个月,然后我去了朝鲜。 欧阳煌回忆说,为了方便习学习防空和计算技术,当时每个班都分配了两名“文化战士”。
欧阳煌提到,当时高射炮部队主要使用苏制M1939 37毫米高射炮。 “一板一眼,可以连续发射,可以说是'以枪换枪',大家都很开心。 ”
高射炮进行了游击攻击,击落了第一架美国飞机。
进入朝鲜后,欧阳黄的高射炮兵营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运输困难。 由于高射炮的重量很重,有必要用汽车将它们顺利运送到战场。 为了不惊动敌人,战士们通常在夜间行军,白天躲藏起来。 甚至,一旦敌人被“打扰”,汽车就必须停下来,以免惊动敌人。 欧阳煌还记得,有时候在爬山的路上,遇到上述情况,他只能顶着严寒的天气,在山林中停顿。 “虽然是机械化行军,但并不比步兵容易多少。 老人叹了口气。
战争期间,欧阳黄和他的战友们被赋予了保卫后方指挥部、医院、桥梁安全的任务,即保卫后方的“防空”安全。 在和平时期,炮兵被放置在阵地掩体中,当有有利的战斗机时,战斗机会迅速拔出火炮,迅速打击敌人。
击落美国第一架军用飞机的经历至今仍给这位老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敌机不敢在平流层飞行,他们一直在技术上飞行,很难击中。 “如果要击中,则需要根据目标移动的方向和速度来计算前进量。 在连长的建议下,战士们决定“与游击队作战”。 “因为它(敌机)不敢在我们经常走的路线上飞行,我们提前到它的路线上埋伏,当敌机飞到它前面时,我们突然击落了第一架飞机。 这一刻,因为太过兴奋,欧阳煌兴奋地跳了起来。
抗美援朝战争中,欧阳黄的高射炮营共击落敌机23架,战士们把对祖国的热爱化为猛烈的炮火,沉重打击了敌人的空中力量,有力地支援了我军的作战。
他冒着枪林弹雨修理大炮,曾与死神擦肩而过。
如今,欧阳煌的背上有一道20多厘米的疤痕,这是受伤经历的见证。
由于连队没有修理工,一旦前线的高炮发生故障或卡住,欧阳煌作为高炮教官,就要从指挥所跑到阵地修理炮兵,如果遇到敌机轰炸阵地,那就更危险了。
那一次,欧阳煌完成修缮工作后,就留在岗位上和班长聊天。 这时,敌机来了,士兵们上了枪,欧阳煌在下面帮忙观察飞机的轨迹。 就在这时,一架敌机突然向他俯冲而下,机翼上“火”光闪闪。欧阳煌见状,连忙蹲下身子,“砰”的一声,挨了一颗子弹。 “我以为附近有一颗子弹**,它把我身上的泥土抖了,疼的时候我擦了擦,然后我看到手上到处都是血。 ”
好在这颗子弹擦过**,虽然留下了20多厘米长、3毫米深的伤口,但并没有生命危险。 欧阳煌被送往阵地医院后,因为伤口太大,接受了手术,医生提出“全身麻醉”缝合对身体有害,建议他回国休养。 欧阳煌拒绝了,因为他担心自己伤势痊愈后回朝鲜后找不到部队。
2024年6月,欧阳煌回国,转业后任江西省第五机床厂工会主席,2024年退休。 回顾70多年前的多事之秋,老人说:“只要努力学习,就能学习。 本来有人说高射炮是一门比较复杂的技术,没有受过教育的人很难学会,但其实很多战士都是慢慢学的,懂的也明白了。 艰苦的外部条件并不影响他们学习习的热情,当代青年应该向他们习学习。 ”
闫龙昌 江西省档案馆《口述史》截图 **
闫龙昌,94岁。
2024年10月进入朝鲜。
隧道是他的“战场”。
2024年1月,阎隆昌出生于湖北仙桃。 2024年5月,他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参军,2024年10月随部队从辽宁丹东奔赴朝鲜战场。
气势磅礴,意气风发,横渡鸭绿江......伴随着这首谄异的歌曲,经过半个月的跋涉,严龙昌和战友们来到了朝鲜驻军,编入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9兵团第64军工兵连,主要工作是“挖地道”。
从2024年6月起,志愿军在阵地上修建了大量的“猫耳洞”反炮洞,并逐步发展为隧道式防御工事,广大志愿军战士筑起了坚不可摧的“地下长城”。
其中,工兵连主要负责挖地道的任务,士兵们依靠锤子、钢钻等工具,为建造稳定的防御工事做出了巨大贡献。 由于隧道形状不规则,每次开挖一段,坑内都弥漫着浓烟,长时间无法消散。 有一次,阎龙昌和他的战友们刚刚炸出了一段隧道,因为时间不准确,提前进入隧道,被烟雾呛到晕倒,但好在班长和几位战友进入隧道将他抬了出来。 还有一次,在一次敌人的空袭中,阎龙昌被一颗子弹击中左大腿内侧,身受重伤。
从2024年11月入朝到2024年7月回国,阎隆昌因英勇顽强、在战场上的出色表现,两次被授予三等军功,其中一次因挖地道提前两天完成而被授予三等军功。
2024年7月,抗美援朝战争老兵向江西省档案馆捐赠的一批珍贵档案资料 照片由江西省档案馆提供。
弘扬登山精神”。
今年7月,阎龙昌将自己珍藏了70年的英雄手册捐赠给江西省档案馆。 这本红色小小册子分发给2024年献军的志愿军战士,上面还印着当时英雄代表的合影,非常珍贵。 2024年上半年,阎隆昌入党,上党课时,用这本英雄手册抄笔记。
2024年7月,随着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严隆昌随部队回国。 回国后,2024年退伍,2024年加入江西电力建设公司,2024年定居南昌,退休。
抗美援朝的经历和几年的军旅生涯,对阎隆昌的一生产生了重要影响。 换工作后,在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他总结说,只要不怕吃苦、不怕牺牲,什么问题都能克服。
老人认为,当代年轻人不可能轻而易举地做任何事情,必须发扬“攀登精神”,不怕艰辛,勇往直前,勇于攀登人生高峰。
李光华江西省档案馆《口述历史》截图
李光华,90岁。
进入朝鲜:2024年。
他在朝鲜战场上“挽救了生命”
李光华渡过鸭绿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已经72年了。 90年前,他出生在江西省兴国县的一个农民家庭。 在谈到如何成为一名志愿军战士时,老人说这与一个特殊的“招生”有关。
2024年5月,18岁的李光华还在学校读书,恰逢有关部门来学校招收学生,号召参加军队干部学校,投身抗美援朝运动,要求是“有一定的文化”。
在“兴衰国,夫有责”精神的鼓舞下,李光华毅然报名参军。 由于身材矮小,他被分配到卫生总队担任医疗总队,后来又被送到一所军事医学院进行短期培训,习学习一些初级医疗技能。 训练结束后,李光华随部队前往朝鲜战场。
时隔多年,老人依然记得朝鲜战场的残酷。 当时,前线兵伤较多,需要大量的抢救工作,李光华和战友们用急救箱、夹板、绷带等医疗用品抢救伤员。 对于这次经历,老人谦虚地说,他只是做了一些简单的医疗工作。
“五大战役”后,美国不得不接受停战谈判。 2024年7月23日,《朝鲜停战协定》签字仪式在朝韩边界板门店举行。 历时两年零九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中国人民志愿军义勇士以义行,取得了伟大胜利。 回想起那些年,李光华大声说:“中国人不好惹,你挑衅我们过来,不欢迎我们!”
从卫生员到医学专家。
回国后,李光华选择继续行医。 2024年完成学业后,被派往第四军医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工作。
2024年,李光华随军入伍。 在藏期间,他救助了近千名战友,将许多重伤战友从死线上救了回来。 有一次,一名战友胸部中弹,在高原缺氧的环境下,情况更加危急,多亏了李光华的冷静反应和快速包扎止血,伤员被安全转移到后方医院进行手术。 由于在这次救援中取得的突出成绩,他被授予三等功勋。 2024年,他驻扎在新疆,期间李光华也因其突出的工作成绩被授予将军勋章。
2024年,李光华调到江西省卫生防疫站从事预防医学工作。 省防疫站期间,先后被评为先进工作者、部门优秀党员、部门工作先进集体等,设计实施了《江西省丝虫病防控研究对策与实践》项目, 为江西省实现丝虫病基本消除标准作出了重要贡献。2024年,全国丝虫病专委会召开时,李光华作为江西代表出席,其传记被人民画报组织举办的“共和国专家成果展”(世纪典藏版)收录。
如今,李光华已经从一个保卫家园和国家的志愿军战士,成长为一名50岁的党员和一名帮助世界的医学专家,他的人生轨迹真实地诠释了什么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和共产党人的“国之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