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品牌“jmoon Jimeng”是知名美容仪器品牌,其国内运营实体有深圳友来智能电子、杭州世狮科技、天眼查秀,深圳友来成立于2024年,是杭州友来科技的子公司。 据官网介绍,杭州优来是一家B2C**平台购物**,其中主要产品包括“美妆脱毛仪”。
随着“美女经济”的兴起,国内抗衰老群体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在需求井喷下,家用美容器具进入了年轻消费者的视线。
4月13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评价中心发布《射频美容器械注册审查指导原则》,对明年4月1日起正式将家用射频美容仪纳入第三类医疗器械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 未来一段时间,具有核心技术和研发能力的品牌将开始按照规定准备临床验证报告并申请注册不排除部分品牌打算吃上一波“野蛮增长”的红利,消费者更谨慎选择,避免“踩坑”。
关键词1:[烧伤风险]。
《指导原则》列出了射频美容仪的主要风险点。
花了数千美元买来的美容仪烫伤了我的脸。 “翻看小红书等社交类应用,不乏消费者分享自己被美妆仪器烫伤的经历。 自从各种美容仪器流行以来,“烧伤”一直是人们不可避免的担忧。 早在2024年,央视新闻《每周质量报告》栏目对10款热销家用美容仪器的调查评价中,2款加热美容仪器的工作温升机理均不符合标准要求,使用时存在低温烫伤风险。
相关专家向记者解释,对于射频美容仪来说,无论品牌定位如何,其作用机理都是一样的,就是通过加热真皮层的温度来产生一定的热损伤,刺激人体真皮细胞产生胶原蛋白,并利用人体创伤应激机制,使真皮细胞不断产生新的胶原蛋白, 从而促进一年级的紧致和提升。因此,充足的功率是射频美容仪的前提,而核心在于温度控制系统,良好的温度控制技术可以将表皮温度控制在43以内,既不能灼伤表皮,又能达到加热真皮的目的。
2024年7月,由于产品存在烧伤的安全隐患,知名品牌初浦召回了超过18万台的第一代射频美容仪,一度引发网络热议。 在黑猫投诉平台中,有不少投诉美容仪器出现过敏、烧伤、红痕等现象,在对“米光阿米罗”美容仪器的投诉中,有用户表示“由于产品质量问题造成的**烫伤,客服表示正常现象是为了加速**血液循环的性能, 再趁脸**还红热的时候再试一次“,最后商家让用户去三级医院治疗,并承诺承担医疗费用。
最新的《射频美容仪注册与评审指南》明确指出,虽然手持设备的能量比较低,但仍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设备的热积聚效应能在短时间内迅速达到第一部分烫伤的程度, 它不能在家庭环境中使用。射频装饰设备指导原则中列出的主要风险点包括射频能量泄漏或意外电能路径引起的烧伤输出控制失灵,导致能量输出过大和热损伤;温度监测失败,导致组织过热造成热损伤;在使用中也有能量调整不当造成的灼伤;使用不当,在单个部位停留时间过长会导致局部温度过高,导致灼伤等。
关键词2:[过度营销]。
虚假宣传“已成为美容仪器投诉的高频词”。
过度营销也成为许多消费者向美容仪器“低头”的重要原因。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搜索“美容仪器”,与之相关的投诉有2100多条,除了使用过敏和烧伤外,虚假宣传也是投诉的高频词。 2024年,美容仪品牌REFA的关联公司和Miss Arrivo Phantom Beauty Device的运营公司均因虚假广告被罚款。 有业内人士指出,此前,由于缺乏行业标准,宣传乱象一直没有停止。
今年,网络上“风大户”的超萌铁美仪以在社交平台上的大规模营销而闻名,不仅邀请众多明星为其发布宣传推广**,还通过大量“评价安利”方式,通过夸张的左右脸对比效果为消费者种草。 在产品推介中,品牌提到“12极超大烙铁头升拉速度快3倍”,乍一看非常吸睛,但业内人士指出“能量强度与电极数量无关”,“快3倍”是缺乏参考对象和数据报告支持。 在黑猫平台上,有消费者因为“无法出示相应的检测报告,拒绝退回退款并回答问题”而要求退款。
目前市面上有单极、双极、多极射频美容仪,有品牌标榜6极、12极,甚至环形,说发热面更宽更有效,对此,从事电子仪器和美容仪器开发近20年的业内人士表示,这种说法不属实, 并且没有证据表明电极头越多,抗老化效果越好。“事实上,电极尖端的间距会影响作用区域、作用深度、功率密度和射频的护理效率,但这并不意味着面积越大越好。 如果作用面积大,但无法达到射频输出功率,热量跟不上,效果会大大降低。 ”
同时,专注于国内首创“眼脸双模式”的美容仪器品牌华智牙线,宣传“一抵二,根据眼脸的差异,定向输出不同的射频能量,解决区域护理痛点”。 某三甲医院美容科主治医师表示:“这完全是一个营销理念,射频的原理是基于分子共振的,眼睛的结构远比第一眼精确,不建议将射频应用到眼眶骨的位置。 ”
关键字 3 [标准缺失]。
即将告别“狂飙”和“野蛮生长”。
历史上,在医疗器械和家用电器之间的灰色地带,标准的缺失导致了各种混乱,这些混乱将在不久的将来消散。 2024年3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调整部分医疗器械分类目录(2024年第30号)的公告》,明确自2024年4月1日起,未经依法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不得生产、进口和销售射频仪器和射频仪器。 公告一出,就有业内人士指出,“家用美容仪的红利期不多了”。
今年4月,《射频美容仪器注册审查指导原则》颁布,明确了射频美容仪器的分类代码为09-07-02,按III类医疗器械进行管理,并明确了此类产品注册审查要点等具体要求, 主要风险点和适用标准。《指导原则》规定,射频美容仪包括手持式(小型)设备,手持式射频美容仪可在家庭环境中使用。 这也印证了此前业内人士的猜测,即将家用射频美容仪纳入医疗器械监管范围,按照第三类医疗器械进行管理。
指导原则将射频装饰设备定义为“射频电流(通常高于 200kHz)或电场(通常为 13)。在特定频率56 或 4068MHz)等电能作用于人体组织产生热效应,达到***放松、淡化**皱纹、收缩毛孔、收紧**组织、或**祛痘、疤痕、或减少脂肪(脂肪软化或分解)等效果的产品”。
此前,在美容仪器的选择上,虽然品牌众多,但能拿出权威功效报告的却寥寥无几。 有些品牌只能拿出第三方机构的疗效报告,但目前比较权威的是三级医院的疗效报告。 对于射频美容仪将纳入第三类医疗器械,业内人士认为,统一标准后,将从根本上解决家用射频美容仪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 “下一阶段,射频美容仪必须经过临床评估才能合规上市,不像现在找第三方机构或者自己的实验室出具报告,未来的宣传只能基于临床试验报告上的数据和功效,不能夸大其词, 为消费者提供更安全、更客观、更理性的选择环境。”
事实上,早在去年3月公告发布后,多家龙头企业就已经在为射频仪器临床试验项目的申请备案做准备。 近日,家用美容仪器“清关”消息传出,业内分析指出,一些不计划或不具备申请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条件的美容仪器品牌,下次将进行“集中清关”,需要注意的是,可能存在一些存在安全隐患的低端品牌,只靠最好取胜, 甚至是没有许可证的小厂产品,消费者也要更加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