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赵泽辉、朱文哲。
八年多前,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的商业性采伐被彻底停止。 当年砍掉的最后一棵树,现在已经悄悄地留在了原地,旁边的那棵树,当年也在砍伐计划中,被特意留下来了,现在长得更粗了。
这旨在表达这样一种观点,即森林砍伐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 内蒙古林业集团党委宣传部部长宋凯婷说。
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是中国最大的集中连片国有林区,面积达10片67万平方公里,其中森林837万平方公里,森林蓄积量941亿立方米。
宋凯婷表示,近年来,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全面开启了“挂斧停锯”的模式,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将木材生产转变为林木优质保护,使这片60多年来生产木材超过2亿立方米的森林, 已经进入了发展的新篇章。
内蒙古大兴安岭根和园国家湿地公园风光。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既要守住生态红线,又要保护民生底线,是推进国有林区改革过程中必须面对的课题。 宋凯婷说,“现在林区生态环境保护已经初具规模、日趋成熟,在此基础上,随着产业发展,更好地实现青水青山向金银山的转变,想方设法提高林业工人收入,成为我们工作的重点方向。 ”
将砍伐的木材放在拖拉机上,从山上运到山脚下的过程称为“打滑”,根河林业公司的林业工人张德辉从事“打滑”工作已有20多年。
刚停止伐木的时候,突然不被允许做熟悉的生意,一时间我很迷茫,不知道该怎么办,不知道该怎么活。 张德辉说。
作为根河林业公司五里隈研吾林场副厂长,在林场工作了20多年的李承志对“张德辉”的状态非常了解。 为了让大家在伐木停止后有事可做,有事可做,赚到钱,他和工友们商量着依托劳队营地周围的茂密森林,将劳队文化与多年的森林生态旅游相结合,发展旅游业。
旅游景点筹建初期,资金匮乏,大家资金不足,很难号召工人筹措资金、购买股份。 李承志回忆说,根河林业公司非常支持他们发展旅游业,提供了50万元的无息贷款,一些工人还用他们的“家庭资金”支持旅游景点的建设。 就这样,以原小工队命名的旅游胜地“517小工队”于2024年建成并开放。
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的“517小工队”拥有22个房间,全部由林场工人“手工制作”。 游客可以睡在大通店里,吃到地道的东北美食,还可以看到当年用来运输木材的拖拉机等机械,以及当年用来伐木的斧锯、头盔、制服等老物件,充满年代感。 “今年夏天游客很多,员工平均收入增加了7000多元。 “李承志说。
游客在“517小工队”体验林业文化。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今年以来,内蒙古林业集团经营的景区累计接待游客60多万人次。 内蒙古林业集团产业事业部常务副处长闫毅表示,为实现林区“停、稳、不”,在保证森林生态安全的前提下,大力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 “除了发展旅游业,我们还重点发展黑木耳种植、桦树汁饮料加工等林下产业,青水青山真正成为金银。 ”
停止采伐后,林区165万原来从事生产的职工被安置在森林防火、管理、管理岗位上,由“砍树人”转变为“看树人”。
为提高员工积极性,提升森林经营保护质量,内蒙古林业集团建立了全新的管理和保护责任绩效考核制度,激发体制机制活力。 “我们坚持将工资调整向一线倾斜,在职员工平均年薪超过8万元,比2024年增长84%。 内蒙古林业集团天然林资源保护办公室主任方广文说。
新系统使我们更有动力去工作,并理解从砍伐树木转向观察树木的意义。 护林员高武权说,他不仅在车站值班,进行消防检查,还要在山上巡逻,防止乱伐滥造、偷猎和偷猎。 多年来,他对森林病虫害的判断比过去更加准确。
2024年以来,内蒙古林业集团累计完成森林抚育3320万亩、人工再造林58万亩、补植补植151万亩、退化森林修复40万亩,林面积净增加81万亩,森林覆盖率逐年提升。
绿树也可以变成“金色森林”。 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总碳储量稳定在172亿多吨,在停止天然林商业采伐后,他们开始探索实施碳汇交易,促进生态效益向经济效益转化。
林业固碳产品销售收入,可以补充采伐停止后森林经营、抚育、造林等生态保护和建设项目的支出,使员工坚定生态保护信心,提供生态产品。 内蒙古林业集团碳汇管理办公室主任鲍国庆表示,他们正在建设全国最大的国有森林碳汇储备基地,已实现林业碳汇交易收入超过5000万元。
森林越来越高,越来越茂密,现在它们不仅可以“长绿”,还可以“生产黄金”,我们有更多的希望。 高无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