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最后一个月,车企“疯了”,不少车企纷纷公布年终促销政策,冲动大战即将打响,包括比亚迪、长安汽车、长安启源、智基汽车、飞跃、一汽丰田、东风雪铁龙等。 同时,各大部门也纷纷出台利消费政策,进一步带动汽车市场销量增长。
毋庸置疑,汽车**的内卷化对于持有货币购买的消费者来说是个好消息,可以以更低的成本买到自己喜欢的车,但从汽车市场的角度来看,降价**反映了市场和车企的无奈,也是对车市的一剂“毒药”。
战争背后的压力是什么?
现在,年终冲动已经成为汽车市场的普遍做法。 年底,各大车企纷纷开展降价活动,旨在通过吸引消费者来提振销售业绩。 这也是汽车市场一年中最活跃的时期之一。 由此可见,无论是地方部门还是各大车企,都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来促进汽车消费。
据了解,南京、长沙、苏州等地纷纷推出促进汽车消费的“一揽子政策”,这些地方通过发放消费券或给予置换补贴等方式鼓励汽车消费,以稳定和扩大汽车市场。 车企方面,比亚迪官方宣布对多款车型直接降价1万元,一汽丰田对部分车型享受限时购置税5000元,长安汽车部分车型限时降价3万元,就连被誉为屠夫的特斯拉也在给予优惠。 可以说,各方的力量将汽车市场的降价狂潮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车企降价、利润让步的背后,是多方面的巨大压力,不仅要提振汽车消费活力,还要清理库存。 要知道,早年疫情期间,国内消费者对收入增长的信心有所下降。 虽然2024年社会已进入正常运行状态,国内消费者收入增加,但购车欲望仍远低于疫情前。
经销商库存指数就是这方面的一个体现。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统计,11月份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604%,同比增长18个百分点,库存预警指数高于景枯线,汽车流通行业处于衰退区间。 在这种情况下,各大车企为了更好地完成年初制定的产销计划,不得不以价格换量来刺激汽车消费。
另一方面,降价浪潮的背景也是由于汽车市场的逐渐饱和。 国内汽车市场已经从增量市场转变为股票市场。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已经从奢侈品变成了家家户户的出行工具,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 然而,市场的饱和也意味着竞争加剧,各大车企为了吸引消费者,不得不通过降价来提高竞争力。
可以看出,今年的车企比往年更加复杂,除了销量增加外,还有来自库存、生存等方面的压力,这可以归因于车市环境过于低迷,需要降价和利润让步来提振汽车消费, 而且这个助推器的量比以前多了。
为什么降价也是一种“毒药”?
作为消费者,我最喜欢看到的是今天的景象,车企的争夺战越激烈,新车降价幅度越大,那么消费者就可以用更少的成本买到更高级的车型,所以从购车的角度来看,年底的战争利大于弊。
不过,从整个市场来看,于哥认为**战争的利弊非常明显。 我们先说积极的一面,比较明显的一点,如上所述,可以让车企销售新车,提振汽车市场的消费。 不过,这种消费也有一个弊端,会提前透支市场消费力,那么当汽车降价幅度收窄时,汽车市场销量仍会停滞不前,甚至出现严重情况,此前燃油车购置税免征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对于车企来说,战争也严重降低了车型的利润,即使新车销量再多,也无法给公司带来可观的收益。 然而,对于任何企业来说,只有利润***才有条件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否则,车企只能通过削减成本、减少人力、更换原材料、不重视质量检验来降低成本,从长远来看会失去市场竞争力。
看到这里,估计细心的人已经找到了“裁员”这个词。 是的,战争持续的时间越长,失去工作的人就越多。 因为车企的利润无法保证,也经不起对手的打压,最终弱势车企就会被市场淘汰。 同时,整车厂的零部件和服务店将受到影响,这也意味着在相应企业工作的员工将面临失业的风险。
当然,车企大战对二手车行业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车型大幅降价后,那么新车的落地价就比二手车便宜了,在这种情况下,二手车怎么卖呢?
因此,首战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促进车企的销售,但也会受到首战的反击,有能力接手的车企将获得可观的成绩,抵挡不住冲击的企业将在残酷的市场洗牌中被踢出局。 从品牌上可以看出,此次降价涉及的绝大部分是传统车企,新车企业寥寥无几,因为新生力量大多还没有进入盈利阶段,他们的车型不仅没有降价空间,甚至还亏本出售。
汽车整体降价的背后,是汽车市场压力过大亟待提振,库存指数不断攀升,车企不得不低价争夺客户,激发汽车消费欲望。 经过这一轮降价,车企及相关链条将重新洗牌,抵挡不住降价潮的企业将被淘汰,只有实力雄厚的企业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而且,这一轮**战也有地方补贴的帮助,根据以往的经验,**补贴对车市的拉动效应往往是直接有效的,虽然会透支市场需求,但会带动整个汽车产业链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