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白雉(国画)王学涛。
董启昌模仿倪元珍山水画册的开篇,右边是画,左边是诗。 董其昌的书画水平被认为是明朝的巅峰之作。
关良将西方现代主义的绘画理念引入中国传统水墨画中,创造了独特的戏剧人物画风格。
梅石溪(中国画)马元。
蒲雪(国画) 吴虎帆.
学术争议]。
自二十世纪初以来,艺术家们讨论了笔墨的概念,其含义如下:
一、毛笔和墨水是中国画的基本工具其次,笔墨是中国画的基本手法和风格化的组合第三,笔墨是中国画效果的别称第四,在中国画的发展过程中,笔墨逐渐演变为凝聚中国文化独特气质和审美体验的文化符号。
20世纪90年代,张鼎提出笔墨是中国画的底线,这是对当时笔墨在国画创作领域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地位被忽视、价值消解的回应。
必须指出的是,我不认为笔墨一直渗透到中国画的各个领域,它仅限于元、明、清以来的文人画,甚至文人水墨画。 当中国画的概念最初被创造时,它涵盖了非常广泛的范围。 艺术评论家水天中对“中国画”这个名字的由来和变化做了详细的解读。 “中国画”的概念最初是为了区别于西方绘画的概念而创造的,指的是“中国画”的巨大内容。
但是,随着绘画艺术的普及和发展,类似于油画、水彩画、铅笔画、木刻等以材料为基础的概念,中国画也被缩小到某种追随工具的绘画类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随着年画、版画、漫画等各类画的发展,中国画的范围不断缩小,“国、油、板、墙、插”的题材观念逐渐兴起。 至此,中国画越发脱离其原意,最终在“宋元以后的水墨彩卷画”这个更具体、相对较小的范畴中变得清晰起来。
知道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进一步**笔墨与中国画的关系。
所谓“用笔立其形质,用墨分其阴阳”,可见毛墨只是中国画的手段。 明末,董启昌对笔墨十分尊敬,把笔墨作为文人画的标杆。 他所谓“笔墨的微妙,山水不如画”的断言,强调自然山水不如笔墨技法创造的画中的山水有意义。 当时,正是“六经注我”概念在心学发展的高潮。 董其昌的艺术观点,就是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下成就的。 追随董启昌对笔墨的崇拜的画家们,逐渐放弃了原有的笔墨造型功能。
随后,模仿古人的风潮愈发,对笔墨和光造型的强调演变为对古人笔墨的重视和对教师方法的修炼,并进一步演变为对自然和生命(包括精神世界)本身的忽视和遗忘。 被复制和重复而不是使用和发展的笔墨程序失去了它曾经描绘和表达世界的生命力。 由此可见,笔墨被推到最高峰的那一刻,也是笔墨衰落的开始。
在当下,笔墨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大相径庭,用笔墨来评价甚至界定中国画,会产生很多模棱两可的情境。
因此,从艺术史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看到毛墨的真实位置。 今天,笔墨应该从祭坛上落下,回到它应有的位置,为水墨创作提供造型的功能,为当代艺术家提供与古代艺术经典对话的空间。
与毛墨相比,中国画具有更普遍的“意义”特征。
在国画发展初期,谢和从艺术本体入手,提出了“生动的韵法、带毛笔的骨法、物体象形图、色彩的类、商业地位、转移塑造”六种方法,这本身就是评价中国画艺术水平的“黄金标准”。 郭若旭评论道:“六法的本质是不会长久改变的。 ”
因此,笔者认为,作为中国画传统审美体验的精神内核,“意义”是最东方独特的色彩,其驾驭能力远大于笔墨。 与笔墨概念的模糊不同,“意义”的概念本身与国画的材料和技法无关,属于纯粹审美体验的范畴,属于“道”的层面。 “知者意志的身体,客体意志的使用”,“意义”的形象无处不在。 所谓笔墨,只是它的“用途”之一。 刘海粟还指出:“中国画最大的特点是'彝'字。 ”
具体来说,中国画领域的“意义”概念可以解释为“写意精神”。 需要明确的是,“写意精神”并不特指“写意绘画”精神,而是指注重传达物体和图像内在精神特征,以形式为路径的创作理念。 无论是写意还是细腻的笔触,无论是山水还是人物,无论是水墨还是厚重的色彩,都是中国画有别于其他类型绘画的原始基因。 它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辨,从自然观念到社会和人类情感,都与这片土地上特定的山川、气候和人类历史息息相关。 换言之,写意精神是中国传统人文观念的独特属性。 按照历代的绘画理论,写意精神的地位早已显赫而高耸,谢禾所谓的“鲜艳韵”,张琦所谓的“中德新苑”,都关注“意”。
事实上,在按照传统笔墨创作的作品中,没有一部能够开辟中国画新风格的杰作,这也体现了传统笔墨作为底线的局限性。 在当代中国画的创作中,对“意义”的忽视,使得中国画因其本体性而失去了东方光彩,与笔墨的窘境相比。 中国画的“意义”与传统文人的精神世界有着深厚的联系,那么中国画的“意义”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内涵呢?这是值得深思的。
中国画深深植根于中国文化的深厚土壤,是中国视觉艺术观察和表现宇宙的总和。 它已经拥有了极其强大的骨架和广阔无边的发展空间,早已在艺术界声名鹊起。 笔墨作为中国画的附属名词,随着中国画观念的不断变化,演变成一条束缚中国画发展和创新的链条。 事实上,自我克制源于概念的模糊。
要重新定义在特殊历史进程中被曲解和挤压的观念,重构符合当代发展的中国画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为中国特色、中国风、中国风的展示铺平道路。 中国画的传承与发展,只有先把笔墨摆正位置,确立出具有普遍适用性、更东方化的“意义”本质,才能自信而冷静地进行,创造出新的面貌。
作者:吕少庆,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