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办公室定于2024年12月28日(星期四)下午4时举行例行政策说明会,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张庆松及司法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了《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China.com 直播,以下为文字实录:
中国**记者:中国人普遍喜欢并习惯于使用移动支付,而在中国的海外人大多使用银行卡和现金等支付方式,这并不适合这种情况。 为促进海外人员赴华支付便利化采取了哪些措施?谢谢。
张青松:我是来回答你的问题的,再次感谢你的提问。 中国人民银行高度重视境外人员来华缴费便利化工作,并认真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 从全球零售支付工具的演变来看,一些海外人士到中国的不便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们在不同阶段的支付习惯不同。 正如你所指出的,我们都非常习惯移动支付,但很多在中国的海外人,尤其是欧美的海外人,仍然习惯于使用银行卡和现金,他们的支付习惯是惯性的。 因此,我们必须解决由于双方支付方式和习惯的差异而给外国人在中国支付带来不便的问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国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建立了专门的工作机制,发布了指导意见,正在组织各单位有序推进各项工作。 这个解决方案可以概括为“大额刷卡、小额二维码扫描、现金口袋”。 让我具体解释一下。
一是改善境外银行卡受理环境。 组织中国人民银行各分行了解所辖境内商户户外卡受理情况,会同商务、文化和旅游部门划定重点商圈、机场、火车站等主要涉外场所,引导商业银行、支付机构加快重点商户开通外卡受理。 这被称为“大卡刷卡”。
二是丰富移动支付产品供给。 我们先后指导支付宝、财付通、中国银联等推出“外接卡内用”、“外协内用”、银联旅游卡等产品,创新开发数字人民币解决方案,满足海外游客赴华移动支付需求。 这是“少量扫描”。
三是改善现金使用环境。 组织银行开展ATM外卡受理改造,提高支持外卡取现的ATM机覆盖率。 继续开展拒收人民币现金专项整治工作。 这是最后一个“现金口袋”。
此外,我们将继续改进我们的账户服务。 引导银行对账户实行分类分级管理,优化开户流程,提高境外人员在华银行开户便利化水平。
积极开展宣传工作,组织中国人民银行系统和支付服务商,充分利用境外签证中心、口岸、机场等地线上线下渠道,开展覆盖面广、覆盖面高的宣传。
总的说来,经过各方共同努力,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成效。 特别是在北京冬奥会、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等重大国际活动和会议期间,充分保障了海外游客到华能够享受到快捷、安全、便捷的支付服务,现代支付成为展示中国高质量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会同有关部门,充分发挥专项工作机制作用,按照既定工作规划和目标,继续推进受理外卡、移动支付、现金使用、账户服务、宣传推广等工作,进一步提升境外来华人员支付便利化水平。 在此,我也恳请**朋友们,我们共同努力推动这项工作,我们敞开的大门越开越大,客人才能享受到我们优质、安全、便捷的支付服务。 这是我对你问题的回答。
我还想借此机会作一个简短的总结。 本次发布会的主题是《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支付与大家息息相关,相信大家每天都会使用到各种各样的支付服务。 很长一段时间,汇款只能去银行,相信今天在座的年轻朋友很少去银行。 但是,银行和非银行支付机构都是提供支付服务的主要实体。 我来告诉你基本情况,如果按照支付数量计算,百分之八十是支付机构,百分之二是银行;如果按支付金额计算,大部分是银行,一小部分在支付机构。 因此,银行与非银行支付机构共同构成支付服务的主体,分工明确,相互配合,旨在为企业主体和公众提供安全、高效的支付服务。 因此,扫码支付和移动支付是我们引以为傲的名片,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是科技进步和行业发展给企业主体和公众带来的新解决方案,是一件好事。 但是,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风险,正是基于此,《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出台了二是坚持用量小、方便民的宗旨;三是确保良性竞争和活力。 中国人民银行是《条例》授权的行政机关,我们将依法行政,严格执行《条例》的规定,对各类支付机构,无论是头部机构还是中小机构,一视同仁、依法监督,确保其为经营主体和社会公众提供高质量的支付服务。 同时,我们将继续构建健康、动态的支付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