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初试临近,考生关心什么?
日前,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等10余所国内高校在2024年硕士招生简册中明确表示,不再为部分研究生提供宿舍,引发关注。
随后,“很多高校明明不提供宿舍”冲上了热搜的第一名。
例如,厦门大学在2024年硕士招生简章中明确,学校不为被录取的非全日制硕士生和全日制硕士生安排住宿(西部地区高校对口支援计划和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生除外)。
其中,部分高校不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提供住宿。 例如,北京大学《2024年硕士学位招生指南(总部)》明确规定,专业学位研究生院不安排住宿。 南京大学明确,学校原则上不为2024届专业学位硕士生提供校内住宿,学生需自行安排住宿,学校将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提供相应的交通补贴。
部分高校还实行全日制硕士生自愿申请制度。 湖南大学2024年硕士学位招生简章明确规定,全日制硕士生实行自愿申请制度,学校将根据现有宿舍资源,在一定范围内提供**供新生选择。
一名大学生在宿舍楼下排队办理登机手续。 **新华社。
这些大学的做法引发了很多讨论。
一些人表示理解和支持,认为这将有助于资源的合理规划,便于研究生早日与社会接触。
但也有人质疑其合理性,认为不提供宿舍增加了研究生学习成本,阻碍了师生交流,不利于保障学生安全。
另一些人则认为,有必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具体问题,并通过给予学生自行选择的权利和适当分配各种资源来实现公平和公正。
学生:学业成绩是选拔的关键
在“很多高校明明不提供宿舍”冲上热搜的时候,已经有研究生体验过租房生活。
在江苏某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的肖江说,在考研之前,她给自己定下了1200-1500元的租房预算,最后,她从学校出发,10分钟的通勤路程,租了一套月租1300元的房子。
在报考的时候,我也考虑过住宿的问题,但是因为学校的学术成就和地位很高,我真的很向往它的光环,所以可以忽略这一点。 小江提到,他在报考的时候也和父母沟通过,他们约定只要能被录取,也可以租房子。
在读期间,小江每月可以领取200元的交通补贴,这是为大学生和硕士生提供的,虽然不能抵消房租,但可以缓解她在学生期间的经济压力。
这可能是一个大趋势。 萧江想。
许多研究生习在图书馆的自我习室准备考试。 摄影:刘立新。
校园的扩张没有跟上研究生的扩张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大招收硕士研究生,住宿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
部分高校宿舍资源紧缺,反映出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后,教育资源短缺的隐患。
杭州一位大学老师曾向**介绍,近两年来,由于研究生的扩产,学校的研究生宿舍确实非常紧张,所以学校安排了很多研究生到各地居住。 例如,安排本科生宿舍,或在校园旁边租用公寓并将其改造成学生宿舍。
根据中国教育**发布的《2024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2024年研究生在校生总数为56万人,到2024年达到约118万人,11年翻了一番多。 2020 年,研究生入学人数增加了 20 人7%。
从那时起,招生速度有所放缓,但研究生人数持续增长。 2024年初,新东方发布《2024年硕士招生数据解读报告》,显示2024年全国共招生单位864个,共招收761763名学生(不含免推生和博士生,下同),较2024年非免推生总数增加10245人。 其中,新增学术硕士学位招生名额2532个,增加0个9%;专业硕士生人数增加1人6%。
与研究生招生人数的扩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校园建筑的扩张一直很缓慢。
正如之前报道的那样,自2024年以来,全国各地的高校都开始扩建校园,为学生提供新的教室和宿舍。 2024年后,随着高校数量的饱和,高校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校舍建设放缓。
对此,华南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副研究员王英米曾分析,2024年至2024年,大学建筑面积平均仅增加335%,低于12的年均增长率60%。
专家:提高管理水平。
妥善安排学生宿舍。
高校宿舍资源短缺的矛盾最终会落到哪里去,又该如何解决?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经济社会研究院院长冯帅章曾指出,扩招造成的校舍不足、设施紧张等短期问题,只是高校扩招过程中的具体困难, 这需要通过加大投入和提高管理水平来解决。妥善安排学生宿舍,高校不能推卸责任。
另一方面,业内也有一定的呼声,要求改变高校的住宿管理方式,部分剥离高校的住宿提供功能。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炳琪认为,目前国内高校学生住宿仍由学校提供,普遍实行寄宿制,这种寄宿管理方式显然不适合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熊庆年表示,在高等教育普及普及过程中,完全依靠公共财政支持是不现实的,市场化存在管理风险。 “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在大学宿舍提供的公共资源和市场化资源之间找到一个稳定的解决方案。 这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性问题。 熊庆年说。
*:图片蠕虫创意。
有专家学者认为,从国外高校的经验来看,国内各大高校不再为所有研究生安排宿舍是未来的趋势。 但是,在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下,公立大学应该坚持公益属性,而这些知名大学有责任积极回应公众的期望,仍然需要为学生提供住宿服务。
即使校内宿舍短期内“无效”,学生也只能住在校外,高校也不能“放任不管”,而要做好对接和帮助学生寻找住宿资源,尽可能安排负担得起的校外住宿资源。
早在2024年,复旦大学等高校虽然明确没有为大专学生提供校内住宿,但与相关部门合作,拓展校外住宿资源,协助全日制学生以社会化的方式解决住宿需求,值得学习。 更多教育界人士提出,地方政府应将学生校外租赁住房纳入人才廉租房政策,并给予适当的优惠待遇和补贴。
近年来,许多高校都在建设新校区或改造旧校区,随着校区的扩建和住宿资源的丰富,学生宿舍的短缺并非无法解决。
目前,高校在硕士生招生简章中提前告知学生宿舍分配情况,考生不妨结合自身经济条件慎重考虑所申请的学校和学位类型,做出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选择。
尾编:陈彦寅 审稿人:铮涛 评论:刘浩**:《深圳青年》综合编译自《中国青年评论》、《中国新闻网》、《中国新闻周刊》、《广东共青团》、《观察家网》、《南方**》、《新京报》、《红星报》、《澎湃新闻》、《中国教育**》、《大河日报》、《Nanfang.com》、《湖北**》。
注意力"深圳青年"微信、抖音、快手、B站、**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