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25军的故事中,徐海东和吴焕贤都是备受瞩目的领导人,韩显初、刘震、王成涵、***等红25军的其他优秀将领也是这支军的中流砥柱。
然而,有一个人却鲜为人知,他就是程子华。
红二十五军长征初期,程子华一直担任红二十五军军长,直到吴焕贤去世。
然而,尽管他是这支军队的领袖,为什么他的地位没有那么突出呢?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首先,对于红25军来说,程子华是个局外人。
红二十五军起源于鄂豫皖地区,其领导人徐海东、吴焕贤、韩先初、刘震、王承涵、***等都是湖北、河南、安徽人。
这些领导人不仅是战友,也是村民,他们共同的地方文化、思想、个性和革命信仰,使他们更容易团结起来,形成强大的战斗力。
不过,程子华是局外人,来自山西,毕业于黄埔军校,曾在**苏区当过军人,参加过**苏区反“围剿”战斗。
直到2024年秋天,由于鄂豫皖苏区缺乏军事干部,程子华才被总理***亲自派往红25军。
也就是说,程子华是“空降”干部。
虽然被派去担任参谋长,但为了表示对一班派来的干部的尊重和重视,经过湖北豫皖省委的学习,程子华成为了红二十五军的统帅。
原军长徐海东也自告奋勇让冼担任副司令员。
其次,程子华长期没有担任军事指挥。
仔细研究会发现,程子华和***有着相似的背景,他们都是山西人,都是黄埔军校的优秀毕业生,都是驻扎在湖北豫皖苏区的优秀军事人才。
不过**最终还是成为了红四方面军的核心领导人,带领红四方面军取得了诸多胜利,并逐渐壮大了这支军队,这一切都是有目共睹的,自然而然地确立了自己在红四方面军中的地位和威望。
程子华的情况就不一样了。
2024年11月13日,红二十五军在贺家冲地区整编,程子华正式任司令员。
不到一个月后,12月10日,红二十五军长征抵达于家河,与国民党军队遭遇。
当时,红25军的指挥官正在开会,过度疲劳、忽视警惕的哨兵任由敌人出其不意,情况来得匆匆忙忙,让人措手不及。
在激战中,徐海东身负重伤,昏迷了四天四夜,差点与马克思相遇。
程子华也受了重伤,被中弹击中动脉,失血过多,昏迷了三个月。
因此,程子华在担任军长不到一个月后,就因重伤无法履行职责,红二十五军的指挥任务完全落在了政委吴焕贤的肩上。
直到红二十五军长征到达陕北,程子华的伤势仍未痊愈,实际履行职责的时间非常有限。
这使他不可能在前线指挥作战,建立军事功绩,并获得与红四方面军***一样多的威望。
此外,国民党的宣传也对红25军产生了影响。
长征期间,虽然程子华接替徐海东出任红二十五军军长,但蒋介石仍在电报中表示,将“调查徐海东西逃的土匪军”,并派兵进行“围剿”。
国民党,从蒋介石到各地方武装,都把红二十五军称为“徐海东土匪军”,似乎完全无视程子华的存在。
最终,徐海东和吴焕贤对红二十五军的影响,已经深入人心。
徐海东勇猛,善于战斗,他就像红25军的父亲;而吴焕贤忠心耿耿,和蔼可亲,顾全大局,像红二十五军的母亲一样。
红25军由吴焕宪率领的原红25军和徐海东率领的新红28军两部分组成。
徐海东和吴焕贤虽然是红二十五军的两位领军长,但他们在战斗中就像普通士兵一样,挥舞着大刀,一马当先。
吴焕贤因此而死,徐海东也因此多次受伤,最后不得不休养了很长一段时间。
红25军的战士们深深感受到了自己牺牲的冲击力,这种精神感染了所有人,深深地占据了他们的心。
这种精神是新任军长程子华无法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