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社会的人类在采集、捕鱼和狩猎的生活中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物候和气象知识。
然而,随着农业的到来,人们对物候的观察变得更加深入,成为掌握农业时间的重要手段。
商周时期,我国最早的物历和物候诗应运而生,如《夏晓正》《诗经》。
《夏晓正》只有463个字,却详细记载了一年中十二个月的物候、气象、天文现象和重要政治事务。
主要涉及养殖、养蚕、养马等生产活动,文字记载丰富多样,包括动植物活动,以及与农业活动有关的物候知识。
由此可见,早在3000多年前,中国人就拥有相当丰富的物候观测。
同时,将物候与农业并列,表明我国在农业生产中长期运用物候知识。
此外,二十四节气是为农业生产的需要而发明的历法,它反映了太阳的位置和气候变化,与农作物的生长和收获密切相关,因此受到农民的高度重视。
24节气是渐进产生的,最早的是冬至和夏至。
研究表明,商朝末年、周初期,观测“四中行”的重要成果已经确定。
《吕旭公左传》第五年也记载了吕徐公观云观风的情况。
这一现象表明,中国古代对物候的深入观测和对天气的研究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在中国历史上,早在春秋时期,就有八个节气,分别是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春初、夏初、秋初、冬初,分别称为“春分”、“至”、“开”、“闭”,标志着四季交替。
虽然《淮南子天问崽》是西汉初期提出的二十四节气的名称,但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大多记载于战国末期的吕春秋时期。
秦朝的《转历》在初春时确定了纪元,证明二十四节气早在秦统一国家之前就已经形成。
中国民间一直遵循二十四节气,因为它方便人们掌握农业时间。
农业时间的概念从原始社会农业出现以来就已经存在,最早的记载可以在商代的甲骨文中找到,如“王达吩咐大家说:耕田(集体耕种),以十一年为准”;“甄:石小辰吩咐会众(奴)、小米(种子粟)、一月”;“割草,七月”等。
在西周,农耕时期的情况在《夏晓正》和《诗经》中都有更详细的记载。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意识到“不违反农工时间,粮食就不够吃”的重要性,统治者也采取措施保证农民及时耕种,比如农民忙的时候不建土、筑堤、不建堤、不建土 并且不允许军队进行师徒(军事)活动。
老百姓也要遵守农活时间的限制,如成人礼、结婚、娶女、祭祀等。
从物候历、物候诗到二十四节气的出现,都体现了人们对农耕时间的重视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