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玉坤在《热搜》之外。

小夏 娱乐 更新 2024-01-19

在10年前拍完被辛雨坤视为当时人生第一部也是最后一部电影的《心迷宫》后,他先是在第一届青年电影节上一路过关斩将,一举拿下最佳导演和最佳剧情片两个大奖,从此在获奖之路上一发不可收拾, 获得金马奖最佳原创剧本和最佳新导演提名,参加17个国际A类电影节,获得多项国际奖项。继第二部电影《爆裂寂静》之后,题材是他一直想拍的关于矿工和矿山的故事,而且因为有强大的资金支持,无论是摄影、美术、音效、演员阵容,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对于辛玉坤来说,这是一部没有遗憾的作品。 之后,现在又有了第三部电影《热搜》。 他仍然拍着自己一直渴望拍摄的题材,不后悔,不妥协,将视角聚焦在网络上与当下息息相关的热搜上,正如辛玉坤所说,“这几年网络上发生的事情,是觉醒的力量, 并且有必要被记录和传输。

绝对的胜利

2024年,电影《爆裂寂静》在全国上映。 路演第一站是北京,影片放映结束后,辛玉坤等主创上台交流,回答观众提问。 第一个提问的观众站起来说:“导演,我是你的忠实粉丝,我特别喜欢你之前的《心迷宫》。 不过这次我不太喜欢《爆裂寂静》,没想到你拍了这么一部电影,以后如果继续拍这样的电影,那我就不给你扇粉了。 说完,他放下话筒,走出了剧院。

虽然他不认为自己拍了一部所谓的“烂片”,背叛了观众,但观众的激烈反应还是给辛玉坤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震撼,以至于在《爆裂沉默》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陷入了强烈的矛盾之中。 “我会开始思考:观众喜欢什么?我要拍观众喜欢的东西吗?然后我才意识到,我想了十几件想拍的东西,但是它们都有自己的问题,突然间好像没什么可以拍的了,就不敢往前走了。 有一次,我想再“放纵”一点,但我不想那样做,所以我做了一些我觉得特别好玩和有趣的东西,然后为自己拍了一部电影,又回到了起点。 但是,经过仔细考虑,我发现仍然有很大的困难,我无法继续前进。 ”拿到《热搜》的剧本时,辛玉坤说,自己其实有一种找到“救命稻草”的感觉——这个题材是他心里一直想拍的,观众可能也会产生共鸣。

多年来,拍摄**修炼者故事的想法一直萦绕在辛玉坤的心头。 起初,他的想法很保守,想拍传统的平面媒体或电视**,但随着这些年网络上热点事件层出不穷,网络上的热搜火上浇油,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其中,甚至为整个事件做一个结论。 在这个过程中,有些事件不断被颠倒,自我感义的使者可能会在某个时候成为参与网络欺凌的键盘侠。

辛玉坤将镜头聚焦在自尊和网络舆论上。 他想呈现一场酣畅淋漓的绝对胜利,这是在拍摄前决定的,“我强烈想拍摄弱者与强者之间的对抗,善良和正义的觉醒力量。 于是电影主编在得知真相后,拼尽全力为**女孩发声,在网上展开了一场隐形**大战,最终取得了胜利。

“真相不是会打扮的小姑娘,而是有自己强大的生命力。” 电影《热搜》就像是当下互联网生态的一面镜子,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人每天都要面对各种网络舆情,很多人早上醒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微博,刷一下当天的热搜。 面对庞大的网络**,是否足够清醒,不盲目跟风,是大家需要反思的事情。 很多时候,言语可以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也可以是拯救弱者的一缕曙光。 辛雨坤希望这部电影能够直击观众的心,让大家在看完之后,可以换个角度去看那些网络舆论,如果还能从中获得一些力量和信心,那就太好了。

不后悔,不妥协

辛玉坤出生在包头市,这里虽然是内蒙古的一个城市,但其实离草原还挺远的,在他看来,更像是电影《钢铁钢琴》或者双雪涛里的东北工业城市。 他在单亲家庭长大,从小就性格内向,母亲是银行职员,家里没人从事电影相关行业。 辛玉坤从小就喜欢看书看电影,高二时辍学到习电影培训学校学习导演,除了母亲之外,其他家人都反对。 辛玉坤说,他从小就不是特别执着或固执,“我觉得我很容易放弃和妥协,包括当导演。 但好在一路走来,他得到了身后两个女人的支持。 一个是母亲。 母亲年轻时想当兵时,她没有去做,她知道自己有梦想却没有尝试去体会对人生的遗憾感,所以她全力支持辛玉坤的电影梦,“有时候我想退缩,但她告诉我,我可以再坚持一会儿。 另一个是情人。 在拍摄《心迷宫》之前,他一出不去上班就呆在家里做饭写剧本,把家里最后一分钱都投入到后期制作上,但爱人从不抱怨,反而总是积极乐观地鼓励他,给他建议。 在辛玉坤心中,女性的形象是伟大的、包容的、坚韧的,也是因为这两个重要女人对他一生的影响。

2024年11月中旬,电影《热搜》全国上映前半个月,一场抢先看活动结束后,辛玉坤和爱人开车回家,路过三环路,车里放着那首老歌,两人聊起了10年前的事。 当时两人刚刚结婚,辛玉坤的剧情片《心迷宫》刚刚拍完,他们经常路过三环路,却不知道自己以后能不能继续留在城里,追求的梦想将来会不会有结果。

十年后,两人不仅留在了北京,还成就了一番事业,有了自己的工作室,搬到了高碑店附近的公园;自己的院子里有香椿树、楸树、柳树和可爱的狗;会议室里放着屠夫儿子的儿子在墙上画的粉笔画《裂开的沉默》。 我还在拍自己喜欢的电影,身边还是同一个人,一路走来两人互相扶持。 想到这里,两人的手不自觉地紧紧握在一起。 回想起来,辛玉坤觉得那一刻的感觉应该是幸福。

幸福感也源于更加自洽。 拍完《热搜》后,辛玉坤觉得自己好像和自己和解了,对于拍自己喜欢什么或者观众喜欢什么,他似乎没有那么扭曲。 “我特别感谢当时说不喜欢《Burst Silent》的观众,感谢你们对我作品的关注,感谢你们对我的信任和期待。 但是,对不起,真的没有办法,一个导演必须坚信自己的创作观。 至少到目前为止,我没有因为任何原因妥协,我对此很有信心。 ”Q-北京青年周刊.

阿欣玉坤.

q2024年你拍了剧情片《心迷宫》已经10年了,你对“导演”这个词的理解有没有改变?

a事实上,我觉得导演这个工作或职业对我来说似乎越来越难了。 我在拍摄《心迷宫》的时候,是“无知者无所畏惧”,当你被大家注意到的时候,就会有一种压力和束缚。 “我会开始思考:观众喜欢什么?我要拍观众喜欢的东西吗?在这个过程中,我其实有点茫然了很久。 所以你可以看到,10年时间里,算上《热搜》,其实我只拍了三部半作品(其中一部还没完成),这绝对算不上高制作。

我曾经读过一本书,说:当一部电影足够大片和大众关注时,它与电影艺术无关,反而成为社会热点事件。 我认为这很有意义。 所以这样,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你真的有很多人在看一个故事,它能传达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 这让我突然觉得,导演这个职业还是需要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

一旦这样想,我就不知不觉地开始有很多所谓的包袱或包袱,我开始犹豫,不知道该拍什么,选择什么样的题材,讲什么样的故事。

q你在网上阅读评论吗?

a拭目以待。 因为我们可以从大家的评论中汲取力量,也能看到观众对作品的看法,包括一些故事的内容会不会误解观众,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可能需要找一个合适的时机去解读真正的意思。

比如看到过这样一篇关于《热搜》的评论,因为之前《爆裂沉默》上映的时候,片中的隐喻就包括了吃肉,这是大家都愿意解读的一点,所以看完《热搜》之后,片中周冬雨饰演的主角在隐喻课上喝咖啡,然后说这个隐喻不准确, 因为这台咖啡机不是很贵。但实际上,我们的设计并不是这样想的,它与阶级无关。 在《热搜》中,有很多与咖啡有关的场景,包括影片开头将一杯咖啡的制作过程与网络信息混合在一起的蒙太奇,其实就是对现代人社交互动的隐喻。

*对信息的需求和沉迷于咖啡因一样——每天喝一杯咖啡,每天刷社交**,参与热度关注和讨论,人们会不自觉地陷入其中。 所以在影片的最后,女主角面对哥哥递过来的咖啡说:戒掉吧!

q什么样的评论会让你最开心?

a那么我绝对希望观众能够理解影片中的一些设计,理解我想表达什么,也希望观众能够解读出来。 因为很多东西是角色不能直接点击的,所以需要用到电影的表情,还要叠加很多贝壳,所以如果表情浅,可能不好看,如果表情深,可能容易理解或者被误解,我觉得这很正常。 但我仍然希望我正在做的事情能够被观众解读。

其实,从我开始拍《心迷宫》开始,我的初衷就一直是为了观众,《爆裂寂静》的整个结构也是观众可以快速代入和理解的东西,但整个故事的形态并不像一般的类型片那样。 刚才你说《热搜》是一部商业片,在这件事上我没有犹豫过,也没有挣扎过。 因此,在为观众制作电影时,观众的反馈很重要。

q您如何看待“风格”这个词?您如何形容或概括“辛玉坤风采”?

a其实,在从《心迷宫》到《爆裂寂静》的过程中,我有过一个想要找到属于自己的风格的阶段,希望延续和拓展自己的风格。 毕竟,我喜欢的很多导演都有自己的风格和背景。 但后来我发现,我的两部作品在视听方面的风格不同,在题材上似乎根本没有风格。 那么我的风格到底应该是什么呢?“风格”二字仿佛成了悬在我头顶的一把利刃,让我纠结不已。

后来,我以为是因为拍得不多。 风格必须是无意识的。 一旦你觉得你必须用这种风格的镜头或光影来拍摄,其实是不对的。 所以也许对我来说,这个问题现在回答不上来,所以我只能继续拍下去,也许将来的某一天大家会发现我所谓的“风格”,但这需要交给观众和时间。

q你能推荐一部你最近看过的电影或书吗?

a最近看得最让人印象深刻的电影,还是曹保平执导的《怒海涉水》。 曹保平导演一直是我特别喜欢的导演,我一直很关注他的电影。 《怒海涉水》酝酿多年,可想而知应该很厉害,看完之后,我真的被震撼了。

影片中的很多场景都让人印象深刻,导演曹保平找到了整部影片的疯狂气质,题材也是疯狂的,人是疯狂的,事情是疯狂的。 尤其是追车的那场戏,空中有鱼雨飘飘,似乎是人物内心疯狂的外化,真是天才之举。

至于这本书,我最近在读凯文·凯利(Kevin Kelly)的《5000天的世界》(The World in 5000 Days)。 基努·里维斯在拍摄《黑客帝国》时,不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导演沃卓斯基兄弟给了他凯文·凯利特别有名的《失控》,并告诉他:这本书你可以读三遍。 凯文·凯利(Kevin Kelly)一直关注尖端技术对社会、生活甚至国际政治的影响,思考着我们未来的走向何方,他的许多预言后来确实成真了。 q2024年你对自己有什么期望?

a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人到了中年,看很多事情的视角都变了,现在觉得“内在”的期待比“外在”的期待更重要。 我希望自己更加自洽,我认为,当一个人足够自洽,足够清楚地认识自己,足够冷静时,所有外在的变化其实都是可以处理的。

我有时想,也许这10年我遇到的很多问题,不管是外部问题还是内部问题,还是因为不太了解自己,那些矛盾或冲突都会产生。 如果你足够了解自己,并且足够自洽,大多数问题都会得到解决。

编辑:韩哈哈。

温康鄂. Lee Young-moo的人像摄影。

材料**由受访者提供。

相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