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初对中国的支持不是出于良心,而是德国的支持稀有金属对资源的需求。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德国刚刚崭露头角经济危机,开始恢复国力。 然而,德国需要很多稀有金属,尤其是钨、锰和锑,以及这些稀有金属它不是在德国生产的。 当时,德国主要从苏联进口这些资源,但随着德苏关系降温,进口渠道受到限制。 同时,我国湖南、江西地区发现了丰富的钨砂矿床,成为重要的钨矿产区。 德国意识到中国正在收购这些稀有金属因此愿意支持南京**,向中国提供大量军事装备和军事顾问,帮助中国建立强大的军队并保护这些资源。
对德国来说,中国不仅是资源基地,更是重要的市场。 随着中德关系的密切,两国之间的金额也在逐年增加。 中德合作基于:经济利益,而不是政治或其他共同利益。 德国与中国关系最好的政治力量是德国战争部和德国战争部经济各部委,这两个部门都与中德关系息息相关。 然而,随着希特勒和纳粹党在德国政治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德之间的合作逐渐疏远。 中德合作的延续,有赖于南京**在华战场上的表现。 德国最需要的是钨、锰和锑稀有金属,而不是中国本身。
正如中国最需要德国的武器一样,它本身并不需要德国。 如果中国留不住,德国和日本也可以合作,日本也可以出口到德国稀有金属。此外,德国寻求进入中国市场,只要保持良好关系,德国就可以在日本占领中国后进入中国市场。 德国对中国的核心出口是武器,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德国本身也需要大量弹药。
因此,中断中德**是当时德国最好的选择。 德国可以耐心等待一段时间,等到欧洲击败后再解决市场问题。 此外,德国也在考虑吞并捷克和奥地利,需要日本的外交支持,因此在托德曼的调解失败后,德国迅速承认了“伪满洲国”的地位,并召回了其一般军事顾问。 2024年夏天,德国彻底切断对华军售,召回托德曼大使,中德关系由亲密转为疏远。
总的来说,德国在抗日战争最初对中国的支持主要是为了获得中国稀有金属资源和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 当德国感到自己的地位已经站稳脚跟,有机会占领欧洲市场时,中德合作就渐行渐远。 由此可见,中德合作的基础是:经济利益,而不是政治或共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