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现代物流报记者 孙辉、罗莹综合报道
加快构建现代工业体系,是巩固和增强经济复苏积极态势的重要路径,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政策选择。 日前召开的第一次经济工作会议,将“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列为九项重点任务之首,进一步凸显了科技创新在我国经济平稳增长、结构调整和转型中的重要作用。 这释放了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产业升级构建竞争优势的明确信号,要把产业科技创新置于推进新型工业化全局的核心。
巩固壮大工业经济上升态势
工信部有关负责人谈到了贯彻落实第一次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情况。
日前召开的第一次经济工作会议为2024年经济工作定下了基调,提出“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并将“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工业体系建设”列为九项重点任务之首, 并提出具体措施。如何巩固和提升工业经济上升态势,如何促进工业经济向上发展。以科技创新实现产业创新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接受了约谈。
巩固壮大工业经济上升态势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是推动经济持续复苏、全力稳定工业的关键。 “今年以来,工业经济在震荡运行中总体呈现稳中复苏、上行动能,企稳回升态势增强,政策力力有效,基础不断夯实,动能持续向好。 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表示,将认真贯彻落实第一次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推动产业创新,不断扩大需求,坚持帮助企业纾困,稳住产业基本面,培育新兴增长点,巩固壮大工业经济上升态势。
陶青表示,政策效力将进一步发挥,十大重点产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将深入落实进一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产业科技创新;进一步扩大有效需求,推动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协同发力进一步帮助企业夯实基础,持续降低成本和负担,加大债务清偿力度。
以产业创新为核心
*经济工作会议将“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工业体系建设”列为九项重点任务之首。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司长谢少峰表示,这释放了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产业升级构建竞争优势的明确信号。
他表示,要从思路上看,要谋划前瞻性、系统化布局、统筹推进,提前谋划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科技发展的重大战略、重大规划、重大政策,加强全产业链规划和中长期系统布局。 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技术突破、成果迭代应用、标准规则制定、产业生态培育,提高产业科技创新整体效能。
从任务角度看:完善产业科技创新体系,支撑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以人工智能赋能全产业体系,加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和科技龙头企业优化完善产业科技创新网络,持续构建以制造业创新中心为重点节点的产业创新网络,培育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和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指导,打造先进的中试能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打造升级版火炬品牌,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
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法规司司长李烈军表示,“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硬道理”,对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构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工业体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着力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着力推动关键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着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着力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着力激发企业活力。 他说。
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
新基建既是扩大内需的有效举措,也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力支撑。 当前,以5G和千兆光网为代表的我国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已成为支撑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基石。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表示,中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先进的5G网络,供给能力不断增强创新技术不断取得突破,目前5G SEP申报数量占全球总量的42%使能效果不断显现,5G和千兆光网络已融入国民经济的71大类。
谢存表示,我们将按照“建设、使用、研究”的思路,不断巩固和提升行业竞争优势和领先地位,进一步夯实数字经济发展的网络基础: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坚持适度推进的理念, 加快5G网络和千兆光网络建设部署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围绕5G技术演进、高速光通信等重点方向,持续推动核心通信芯片和射频关键器件创新突破深化网络应用赋能,持续开展“双千兆”协同发展和5G应用“扬帆起航”行动计划。
*:新华社。
作者:闫福成,张欣欣。
观点
迈向“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必须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演进方向,紧跟技术创新前沿,掌握研发主动权,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行业中的基础性和引领作用。 为工业系统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动力。
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工业体系建设,是明年第一次经济工作会议的重点之一。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如何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促进产业发展和增强国际竞争力,值得关注。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科技创新在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成为助力我国经济提质增效的重要手段。 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研发投入总额将超过3万亿元,位居全球第13位,延续了高速增长势头,尤其在海洋科技、农业科技、氢能、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 现代工业体系作为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离不开科技创新的融合。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必须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演进和发展方向,紧跟技术创新前沿,掌握研发主动权,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行业中的基础性和引领作用, 从而持续为工业体系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动力。
当前,我国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仍面临单一的产业结构。
一是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 基于此,要多举并举,用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的优质生产力,迈向“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通过科技创新,推动新旧动能转换。 如今,一些旧的经济增长模式已不再可持续,寻找新的增长引擎离不开科技创新。 利用智能制造领域的技术突破,可以引进自动化设备和智能工厂,培育和吸引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机构,提高企业生产力,加快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高附加值领域的转型升级。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培育创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一批具有综合效益和增长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塑造经济发展新优势。 聚焦量子信息、类脑智能、基因技术等前沿技术,为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开辟新赛道。 我国拥有众多高校和科研机构,通过校企合作,建立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和孵化器,将这些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实现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提高产品质量。 要用科技赋能成果转化,洞察市场需求,加快成果转化产业化。
提升重点领域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产业链的现代化水平直接关系到产业安全。 对此,要落实制造业关键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强化质量支撑和标准引导,提升产业链韧性,构建自主可控产业链。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关键核心技术领域,通过布局和统筹规划,科学制定产业规划,明确各行业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同时,引导社会资源向基础材料、半导体等重点领域聚集,鼓励企业加大设备更新和技术研发力度。 调动企业、平台、行业协会作用,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型企业协同发展,实现供需对接、协同创新,补齐产业链短板。
加强基础前沿研究的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 塑造有利于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的创新生态,加强一流引导,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大财政投入,系统推进战略导向、前沿导向、市场化的基础研究,通过部署重大基础研究任务,增强原有创新能力。 搭建高水平支撑平台,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国际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促进发展。 通过与一流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共享资源、技术和市场信息,吸收先进经验。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用好国际科技创新资源,促进国内科技创新发展,为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提供有效支撑。
*:经济**。
作者:曹守新.
注意力
科技创新驱动制造业升级
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成为2024年经济工作的“关键词”。 *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要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的优质生产力”。 会议还提出,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实施制造业关键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
制造业是推动“智能化转型、数字化转型”的中坚力量。
2024年以来,在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风险挑战的同时,我国工业持续稳步复苏,新型工业化发展取得新成就。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1-11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加6家6%,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2%。
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推动新时代新征程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任务。 “从现在到2024年,是中国制造业实现由大到强的关键时期,也是制造质量、效率、动力发展的关键时期。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周建议,要以数字化转型普及为重点,做好新一代智能制造技术攻关、试点和示范工作。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新型工业化研究所所长李宏伟也提出,要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加快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加快增材制造、集成压铸等新型制造技术的应用创新, 对制造业进行全方位转型。
智昌科技集团CEO赵伟认为,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加快从单一企业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阶段向数字化转型全面普及阶段过渡。 “中小企业也有动力和潜力进行数字化升级,创造新的优质生产力。 未来,这种“智能下沉”将带来生产、研发和运营效率的整体提升,推动中国从“制造大国”向“智造大国”转变。 ”
2024年12月12日,工信部召开党组会议,传达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会议强调,要着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工业体系,加快推进“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和数字化转型”。 “产业体系能否实现智能化转型,关系到未来国际竞争的成败。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辉表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必须不断拓展信息化、数字化深度,努力抢占全球产业体系的战略制高点。
强调科技创新,提升现代产业体系完整性
记者注意到,首届经济工作会议将“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工业体系建设”作为明年九项重点任务中的首位。 同时,会议强调要发展数字经济,加快人工智能发展。 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开辟新赛道,广泛应用数智技术和绿色技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李宏伟认为,当前,前沿技术领域正在发生革命性突破,将深刻改变经济生产功能。 面对潜力强劲、技术先进、市场广阔、动力强劲的产业新动能,要落实创新激励政策和扶持保障措施,加快技术迭代、产品更新换代和市场替代。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所长孙昕认为,首届经济工作会议为推动人工智能全面赋能新型工业化指明了方向,建议未来应从供需双方着力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应用。 支持研发设计、制造、运营服务全流程智能化升级。同时,着力加强对中试验证、标准制定、知识产权、计量检测等高质量发展的支持和推动。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科技标准研究所高技术产业化研究室主任王帆也认为,创新链要围绕产业链布局,产业链要围绕创新链布局:一要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生态优势的科技领军企业,推动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应用深度融合二是大力支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以全局前瞻性布局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三要持续优化资本、人才、技术等资源流通配置体制机制,加快培育和发展数据、算力等新型优质生产力要素,建立健全创新要素定价体系和市场运作体系,激发和带动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和壮大。 新格式和新模型。
*:经济信息日报。
作者:李唐宁、王钊。
声音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所高技术室主任张玉哲:
聚焦产业升级、链条延伸,突破技术瓶颈
技术变革引发了创新方式的变革、生产关系的调整、产业结构的变革和竞争格局的重构,也为创新驱动的产业发展“变道超车”带来了各种潜在可能,为后发国家提供了赶超的时机窗口。 同时,创新投入大幅提升,企业在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前沿创新等领域的主体地位不断提升,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加快,战略性科技任务实施取得重大突破, 战略资源空间布局不断优化,科技实力不断增强,为我国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奠定了基础。
我国面临的“卡脖子”问题更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产业链部分关键环节面临国外垄断压力,对产业发展至关重要的关键矿产的多元化和可持续供应面临最脆弱,面临断链和产业链的风险。 不利于弹性和弹性链体系的中长期建设。如何更好地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要聚焦产业升级链条延伸,聚焦产业发展技术需求,推动以经济主战场产学研应用深度融合,构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机制,依托龙头企业配套, 整合创新上下游链条,探索“平台+项目+人才”融合,作为产业合作新模式,打破产业发展中的技术瓶颈,引领产业技术发展方向,促进关键产品多元化供给,形成协同效应,提升产业链话语权, 在几个优势产业领域抢占科技制高点,卓有成效
中国科学技术促进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丁明雷: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需从五个方面加强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需要充分发挥机构优势、超大规模领先市场优势、丰富技术应用场景优势,加快各类创新要素的流通、融合、开发利用,促进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发展,加强重大应用场景创新, 并激发数据、技术价值等要素,多渠道推动各类科技创新创业,构建全链条创新创业服务网络,充分释放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推动新技术产业化和规模化应用,加快形成
建议从以下五个方面着力:一是围绕重要产业链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围绕未来产业加大高精尖技术开发力度,打破路径依赖,打造先发优势,推动未来关键技术多路径研发,努力突破新技术路线;二是提升科技龙头企业的技术创新和行业领先能力。 聚焦人工智能、量子技术、集成电路、新能源、生物、海洋、航空航天等战略领域,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领先科技企业。 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科技骨干企业在市场需求、集成创新、组织平台等方面的优势和引领支撑作用,率先组建系统化、任务型的创新联合体,培育产业生态主导的“链主”企业,提升产业化和产业化水平。科技成果三是打造一批新兴技术产业化先锋开放创新高地,引领新兴前沿技术创新、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打造区域特色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培育世界领先的产业创新集群,打造全球创新网络的战略枢纽和科技创新高地。 支持高新区、企业在科技园区开展国际合作,共建特色孵化器、创客空间等平台,依托各自市场和资源优势,围绕产业链构建共赢创新链四是围绕现代产业需求,加强应用型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广泛实施知识更新工程和技能提升行动,培养一大批优秀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五是适应产业基础升级和产业链现代化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重点加强关键科研仪器、设备、软件、试剂的研发和国产替代,确保科研安全。 积极搭建科技基础支撑平台和共享机制,完善计算基础设施,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基础技术和产业。
现代物流报(2024年1月1日,A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