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长屿是秦皇岛市海港区曹应镇的一个村落,明代长城蜿蜒而过,现有板长屿长城旅游风景区。 板长屿景区面积30多平方公里,自然风光秀丽,历史遗迹众多,很难一次性游览所有主要景点,因此我制定了两个游览板长峪的计划。
景区东北部第一大游览。 沿长城旅游公路北至竹草营镇转乡间小路,途经半壁山、平顶峪、三岛河均可到达,景区有九柱瀑布、石尖峡(古火山口)、杨来楼等。 因为不是节假日,我们去景区的时候,只有一群游客在景区东门,所以不仅停车方便,而且景区也成了我们的特色场,让我们可以悠闲自在地游览。
九道港瀑布位于板长屿景区东北角,距景区东门300多米。 小径沿着山谷蜿蜒而行,在每个弯道上,您都可以看到悬崖上方高高悬挂的瀑布。 走近时,先听到瀑布的声音如鼓,再见瀑布如练,约10米宽的水流从100多米高的悬崖顶上飞落而下,颇有“疑似银河九日坠落”的壮观景象。 瀑布利用山体的气势,在崖壁上砸出九个深浅不一的石坑,呈阶梯状,形似大小不一的“水槽”,因此得名九缸瀑布。 有人说“坦克”不如“坦克”那么优雅含蓄,应该叫“九道潭”更贴切一些,但我觉得“坦克”更直白朴实,更接地气,或者说“九坦克”更符合人的本色。
踩在山谷对面的砾石上,您将与九罐瀑布亲密接触。 水流经过层层“缸”跌跌撞撞,溅起玉珠,雾气清澈,凉凉,人身临水,“却觉得衣服湿透了,没有意义,没有声音”。 谷底瀑布的最后一个“水缸”格外美丽壮观,水形成深潭,池水深不见底,清澈透亮,绿如玉。 轻雾随风飘动,犹如锦缎面纱,阳光透过细小的水滴,折射成梦幻般的彩虹,若隐若现在瀑布的胸前。 更令人惊奇的是,池塘边的岩石灌木丛中,有一棵双子古树,为水而生,为山而生,年复一年地陪伴山川,像是外来的游客一样,忠实地守护着九缸瀑布。
原路返回,在景区入口处向西北方向走,转过一个拐角,就能看到千壁万壁的石尖峡。 只见峡谷两旁的悬崖峭壁笔直上下,高耸入云,一排排棱角分明、井然有序的巨石,宛如缓缓打开的古竹简,当地人给它起了个形象而优雅的名字“石剑岩”。 根据地质记载,该特征的团聚体是由尚未从喉咙喷出的岩浆的原位冷收缩形成的,这意味着此类岩石的存在通常表明附近存在陨石坑。
果不其然,2024年,地质学家前往板长屿风景区调查,偶然发现了这些“石条”,随后证明板长屿陨石坑形成于1亿年前的侏罗纪晚期。 据介绍,世界上大多数陨石坑都是新生代和现代火山口,像板长屿这样的中生代古代陨石坑非常罕见,正如专家所说:“陨石坑的存在不是奇迹,但它完好无损,保存完好。这个拥有1亿年历史的陨石坑真是一个奇迹!因此,板长屿古火山口也成为景区的五大亮点之一。 追逐潺潺的溪流,穿过石尖峡,停在亿万年的火山口前,攀登陡峭的“南天门”,俯瞰崎岖的山岩,仰望蓝天白云,让人不禁对黑夜和黑夜产生很多感慨。
穿过古火山口,穿过大大小小的龙潭,沿着蜿蜒的碎石路向山的深处走去,就可以到达长城脚下。 从长城这边看,虽然路途有点远,但坡度平缓,相对省力,而且道路两旁有许多不知名的山花在秋风中摇曳,一路走着拍照,不会觉得累。 从城墙北侧的一座小门上楼梯,我们爬上的第一座敌塔就叫六眼塔。 六眼塔是以南北墙上的六个箭窗命名的,这也是六眼塔与其他一般只有三个箭窗的敌方建筑的区别。 从六眼塔向东,长城拔地而起,却没有修好,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狂野长城。 爬上坍塌的碎石墙的地基,双手双脚爬上东山山顶的另一座敌塔,视野开阔,远山近峰尽收眼底。这里是板长屿景区的边界,再往东,就是我们之前攀登过的平顶玉长城。
柳岩楼西侧的敌楼叫“杨来楼”,两座敌楼之间的山口因形为马鞍,故称大安口(今大安口)。 翻修后的洋来楼是一座三进空心敌楼,分为上下两层,修缮如旧,雄伟的姿态依旧如故。 杨来楼原名西楼,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位于柳岩楼西侧,为什么改为杨来楼,里面有一个歌泣的故事:解放战争期间,板长峪村农民协会会长杨来代表我党, 被国民党间谍引诱到这栋楼,残忍地杀害了。为了纪念烈士杨来,这座建筑更名为“杨来大厦”。
清朝以后,随着兵器时代的到来,长城的军事防御功能虽然已不复存在,但它将永远矗立在每一位燕黄后代的心中,作为中华民族不懈自强、维护团结的精神象征。 像杨来一样的一代又一代英雄,纷纷前行,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我们的新长城,坚决维护了国家的领土完整,让一切胆敢进攻的敌人一去不复返!
文章首次出版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