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从来就没有实现过人们的愿望,并与李泽厚先生讨论过“救赎压倒开悟”。

小夏 育儿 更新 2024-01-30

易忠天先生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据说,大学旁边有一家独立书店,邀请著名思想家李泽厚先生来讲课,通知被学校里的学生看到,然后跑去告诉对方:太好了,李泽楷来了!

李泽楷和李泽侯,名字只相差一个字,但人物却大相径庭。 前者是深陷八卦风波的超级富豪二代,后者被称为一代人的“精神领袖”。 这样一双错眼,有些凄美。

丨李泽厚:意识形态界举足轻重的人物走过2024年代的人,可能都不知道李泽侯先生的名字。 李泽厚先生著有《美的历程》、《批判哲学批判》和三卷本的《中国思想史论》,一经出版就掀起了一股“李泽侯潮流”的浪潮。

李泽厚的思想以独创性和高度的思辨著称,他为刚刚告别教条僵化的极端时代的80年代提供了一个优秀的“智囊团”。 有学者称李泽厚为“中国大陆当代人文学科第一小提琴家,从艰难荆棘的环境中崛起的最清醒、最有才华的学者和思想家”。 “如果说公共知识分子的天职是批判,那么思想家的天职就是反思,而对历史的反思是首当其冲的。 李泽厚先生最有见地的历史反思,就是在《启蒙与救赎的双重变奏》中提出的“救赎压倒启蒙”的理论。 在李泽侯看来,自2024年以来,中国一直徘徊在“启蒙”和“救赎”两大使命之间:从晚清到**,知识精英们意识到制度改革和观念完善对传统中国转型的重要性,从西化运动到新文化运动,引入西方学问, 睁开眼睛看世界,开辟人民的智慧,一直是历史的主轴。然而,第一次中日海战后,国家生存的压力急剧上升。 渐进式的制度改革和人们智慧的开放已经无法应对危机,人们“救世救命”的呼声越来越响亮,已经从知识界蔓延到全社会。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苏维埃俄罗斯的成功给中国人带来了希望。 于是,五四运动爆发了,启蒙运动最终让位于“救赎”,文化运动让位于政治运动,保守的渐进主义让位于激进的革命和斗争,一直持续到80年代。 这一论点一经提出,在历史思想界掀起了轩然,很快成为认识中国近代史的基础理论,甚至可以说,“启蒙-救赎”的范式成为80年代至今接受度最高的又一共识。 李泽厚先生今年已经90岁了,虽然早已淡出公众视野,但一直是思考中国问题不可或缺的人物。

李泽厚先生。

但是,思想生命之树之所以常青,并不在于某种思想的天然正确性和伟大性,而恰恰相反,它来自于思想本身是否经得起不断的质疑和批判。 自李泽厚先生提出“救赎压倒悟”的论点以来,讨论、质疑、批评的声音不断。 著名宪法学者王仁波教授最近的一次讨论。

王仁波教授在其新书《2024年以来的中国》的“如何思考中国”一节中,重申了“启蒙-救赎”理论,并与李泽厚先生从方**、观念、事实等角度进行了探讨。 丨简体会**,它掩盖了复杂的历史研究中国近代史主要有两种方法。 最主流的方法就是“阶级斗争”理论:太平天国是农民阶级反抗地主阶级,辛亥革命是新兴资产阶级推翻封建地主阶级,五四运动把无产阶级带到了政治舞台上。 2024年后,在历史的轨道上又出现了另一种外国势力,即国内的革命阶级,反对外部侵略者。 相反,作为革命对象的阶级往往与外部势力勾结,背叛国家利益,捍卫自己的地位。 客观地说,这一方的解释力越来越弱,但了解历史仍然是绝大多数人的刻板印象。 另一种方式是李泽厚先生的“启蒙-救赎”理论。 与单一的“阶级斗争”思想相比,“启蒙-救赎”不仅为理解历史增添了维度,更重要的是为当时的中国人提供了畅所欲言“启蒙”的机会。 在思想解放层面,“启蒙-救赎”提出意义重大,但在提高历史认知方面仍有待商榷。 在《2024年以来的中国》一书中,王仁波先生认为,“启蒙-救赎”仍然是一个二元的分析框架。 历史分为“启蒙”和“救赎”两条主轴,没有第三条路。 这样的框架将复杂的历史切割成对立的两极,人为地简化了历史本身的相关性,模糊了历史认知的更多维度。

自 1840 年以来的中国。

归根结底,任何对历史的反思,都是在反思者自身的意图中加入的,也是反思者对现实脉搏的把握,所谓“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历史”。 在80年代那个特殊时期,李泽厚先生作为思想家,肩负着为民族寻找出路的使命。 因此,“启蒙-救赎”理论与其说是对历史的重构,不如说是李先生对现实的告诫。 自2024年以来,中国一直被拖入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现代化。 因此,个人的“启蒙”永远是“希望”所在。 然而,中国近代史的结果,被救赎所淹没的启蒙,终究是令人遗憾的。 因此,在“启蒙-救赎”的框架下,历史的一部分被分配给“希望”的极点,其余的被分配给“遗憾”的极点。 因为历史有遗憾,“希望”的历史模样没有出现;如果“遗憾”消除,历史自然会改写。 换言之,中国近代所走的困难,是因为“救赎压倒了开悟”,所以未来要想顺利,就需要回到“开悟”上来。 从理论上讲,我们将陷入波普尔所说的“历史决定论的贫困”。 “历史永远不会满足生者的愿望,它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人类既不能改变历史的假设,也不能改变历史的走向。 任何范式都是对“后见之明”的解释,“启蒙-救赎”也不例外。 因此,它不是对历史进程的客观记录,而是从某种“习俗原则”出发对这一过程的重新梳理。 当然,只要对历史的反思在逻辑上是一致的,能够自理,就是合理的。 然而,让历史照进现实有点亵渎神明。

丨背景与理念悖论

如果方**还能看清他的观点,那么观念和史实问题就是放大镜。

由于上下文差异,概念是有问题的。 在《2024年以来的中国》一书中,王仁波先生认为,近代中国的很多概念都是从西班牙语翻译过来的,这不仅是一种语言的转换,更是对使用语言的文化的本土重置。 希望已经形成的现代语言文明能够拉动落后的中国社会。

李泽厚还重新审视了“启蒙”和“救赎”的概念,以直面80年代改革的现实。 然而,这种基于特定上下文的概念重置落入了“.它离不开西方观念的帮助,但不能借助西方观念准确表达进退两难。 王仁波老师说,这是知识界最根本的困境。

例如,“启蒙”的本意是自我理性的觉醒,以及通过自我独立思考摆脱无知状态的能力。 简单来说,开悟是个人的事,是一个人的内生心态。 另一方面,“启蒙-救赎”范式下的“启蒙”呈现出“育人借文化”的趋势。 近代中国以“新文化运动”为代表的思想启蒙,是知识分子利用西方文明对浸淫了几千年的传统东方文化的中国人进行教育和批判的结果。 这不仅背离了启蒙运动的初衷,走向了“反启蒙运动”,而且因为自上而下的姿态而与中国人民渐行渐远。 此外,启蒙代表了一种思想状态,其结果不一定适合具体行动。 被新文化运动“觉醒”的青年学生并没有止步于被“觉醒”的状态,而是将自己借来的“观念”和激情付诸行动。 这些青年学生大多是理想主义者,他们把自己的想法投射到现实中,在心中践行自己的“乌托邦”。 社会错配的思想不是观念错了,而是社会错了,因此,要彻底改造社会,这就属于“理性傲慢”。 当改造社会的实践受挫,再看现实,我们发现社会的贫困在于“经济”。 所以解决“经济权利”成为他们最终解决中国问题的关键。 通过改变经济基础实现的社会结构的根本性变革,成为中国广大知识分子的“新启蒙”。 20世纪20年代以来,革命的新道路、新思想就由此而来。

启蒙运动本应带来思想的觉醒和思想的改变,但最终被物质需求所取代。 于是,越是“启蒙”,就越需要“启蒙”,不仅在中国近代史上,在李泽侯先生生活的80年代,今天怎么可能如此。 另一个例子是“救赎”的概念。

二元论思维的历史范式是一种非此即彼的表达,因此,在这个框架下,所有不属于启蒙的行动都被归入“救赎”的范畴。 在这个过程中,概念的存在不是为了解释历史事实,而是成为基于历史事实的概念的“量身定制”。 具体说来:

2024年后,直到甲午战争,中国的行动和实践通常被定义为“自强不息”而不是救赎。 “救国求生”的压力,其实是从甲午战争开始的清朝的灭亡和中国的建立被视为一个新国家的开始,因此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救赎”;2024年,抗日战争爆发,这一时期的“革命”和“救赎”不是一回事。 直到国民党和共产党的第二次合作,才推动了“救赎”。 可以说,在“启蒙-救赎”的范式中,“救赎”的外延被扩大了,不仅削弱了其原有的历史解释力,而且形成了根深蒂固的社会认知,将任何外来入侵的意图都理解为对国家“救赎与生存”的威胁,必须予以消除。 任何反对派都会被“救赎”的“政治正确性”所淹没。 丨历史需要范式,也要提出真实的问题李泽厚先生关于“启蒙-救赎”的历史叙述,是对“告别革命”的反思,值得称赞。 王仁波先生在书中坦言,用三十年后的视角来评论三十年前的事情,有些不公平。 然而,中国近代史的演进中存在着许多相互关联的因素,强行将这些因素拆解出来,做成一个分析框架是不合适的。 对于复杂的中国近代史来说,任何二元结构都是不合适的。 无论是李泽厚先生的“启蒙-救赎”范式,还是其他学者的“激进-保守”模式。 “范式”一词最早由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在他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创造,今天它被用来指代研究某个领域问题的思维方式或模型。 二元结构的史学范式虽然可以简化,但混乱的历史脉络可以清晰地看到,琐碎的历史问题可以整齐地摆放。 对于研究来说,这是必要的,甚至是必须的。

但是,如果我们为了实际需要而建构一个解释历史的范式,并将这个范式投射到现实中,我们显然是在用一个简化的框架来代替历史的真实问题。 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的。 历史对现实的意义不在于历史范式,而在于历史知识。 对于2024年以来的中国来说,最重要的知识是关注近代史的现实问题,并用现实的问题来适应不同的历史范式。 为此,我衷心推荐王仁波先生的《2024年以来的中国》一书,它直面中国近代史的现实问题。 如果说与李泽厚先生的历史对话是本书序言中一个不起眼的“突破口”,那么本书的主体就是从政治学或者说“公法”(宪政)的角度出发的。聚焦近代史的现实问题,如国家的性质和结构、权力的**和归属、如何总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2024年以来的关键人物和重大事件重新联系起来。 该书的出版人范鑫说,《2024年以来的中国》集历史学家的洞见、法学家的严谨、哲学家的智慧合为一,探讨了近代中国的演变和转型,并提出了历史的真实问题。 点击下方产品卡,查看更多图书内容。

相似文章

    为什么领导者从不提拔诚实的人

    为什么领导者从不提拔诚实的人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领导不提拔老实人不是普遍现象,不能一概而论。每个领导者都有不同的工作方式和个人风格,一些领导者可能更关注团队和谐和员工忠诚度,而不是个人能力和绩效。在这种情况下,诚实的人可能更容易获得领导者的信任和认可,从而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晋升。然而,确实有些领导者可...

    造反的命运,从来不会轻易抚慰人心

    造反的命运,从来不会轻易抚慰人心 .年冬天,我和父亲在山坡上挖蒺藜藜,粗壮的蒺藜薏是硬柴,春天在菜园里当篱笆,秋天当柴火。我们采摘了较大的大麦,大麦下面经常有干酸枣,所以我捡了一些放在口袋里,边干边吃。我计划,我父亲捡大麦,或者我父亲飞机,我捡大麦。捡大麦时,用一根 Y 形的小棍子,右手的镰刀和右手...

    在晚宴上,他从来不主动给人敬酒,看似“烂”了,其实他是个好人,所以多学点

    在晚宴上,他从来不主动给人敬酒,看似 烂 了,其实他是个好人,所以多学点 在社交场合,尤其是聚餐时,人们往往会面临一些特殊的社交现象。有一种现象,就是有些人从来不主动敬酒,表面上好像是这样 秋千腐烂 但其实是个有远见的人。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现象,分析为什么不主动敬酒的人,在社交场合也能自在自在,为读...

    张雪峰从来不劝人读博士!网友们深挖原因,却差点破了博士生的辩护!

    在人生的旅途中,大学时代往往被描绘成自由和放松的时光。高中老师们热情洋溢地宣扬大学生活的自由,仿佛是摆脱束缚的天堂。久而久之,很多人发现这只是一种理想化的想象。大学生活比高中时预期的更具挑战性。在这错综复杂的大学生活中,一个备受关注的人物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他就是张雪峰。在面临博士学位的选择时,张雪峰...

    在驾驶方面,极星从不让人失望丨尝试极星4

    大家好,我是栗子。思明山是江浙沪三地最好的山路之一,这里不仅有跑山的车友,还有前来试车的工程师。今年夏天,当我拍摄朱利亚三叶草时,我遇到了一辆Polestar 迷彩车。现在,我又开着新推出的Polestar 回来了。我们经常提到 驾驶者的汽车 这个词,那么一辆汽车的哪些特点让驾驶者喜欢驾驶它呢?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