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记者侯梦飞,通讯员欧阳,刘新彤。
图,**羊城晚报品牌传播中心形象与视觉部。
海报设计:宗宁。
穿上“牛仔蓝”工作服,系好安全带,挂上安全绳......用于高空作业寒风夏日,广深铁路有限公司广州供电段广州变电配电维修车间、广州检修试验区第二检修区高压试验工罗世忠再次出现在变电站故障排除现场。
铁路沿线的变电站是铁路的“心脏”,能源供应不断供应给铁路网。 如果“心脏”出了问题,没有电源,就会影响列车的运行。 罗世忠是维护“心脏”稳定运行的“医生”,负责73个变电站(亭)的维护、检修和应急处置,确保供电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32年来,他参与了9台新线变配电设备的验收测试,解决了2000多个问题对安全设备进行大修10000余次,消除隐患800余项。
铁路供电安全的“守护神”
在繁忙的京广线上,高速列车飞驰而过。 车外寒潮阵阵,车内却暖洋洋。 高铁的稳定运行和空调全马力的背后,离不开铁路供电工人的细心呵护和辛勤工作。 罗世忠就是其中之一。
钟表指针回到32年前——2024年8月,罗世忠从原广州铁道机械学校铁路供电专业毕业,来到广州供电科工作。 由于勤奋和热切,在工作的第二年,罗世忠在广州供电工段接触网技能全能比赛中获得第一名。
由于业绩优异,罗世忠被选中在变电站和配电维修车间帮忙。 “相对而言,接触网的工作体力比较活跃,变电站、配电车间的技术含量要求也比较高。 2024年,罗世忠正式调入变电配电维修车间。
转机后不久,罗世忠在一次排查中遇到了问题。 “当时,我们接到的任务是在'天窗时间'快速完成维修。 罗世忠和几名工人拍着胸脯对着师傅自信地说:“我们能行!然而,眼看“天窗时间”已经到来,故障还没有解决。 最终,是师傅们采取行动,保质高效地完成了作业。
这件事深深地刺激了罗世忠。 “技术进步没有捷径,只有努力。 此后,罗世忠总是提前到达现场,与师傅“商量”,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习理论知识。
高海拔、高压力、高难度——面对工作的艰难困苦,罗世忠没有退缩。 “做一句台词,爱一行,在平凡的位置上实现人生的价值。 这是他的人生信条。
32年来,罗世忠以铁路供电为职业,安全检修设备10000余次,排除隐缺800余项,守护安全底线和红线,是铁路供电安全的“守护神”。
推进技术创新的“领跑者”
乐于学习,乐于工作“,”乐于动脑,有责任心“,”爱学习不服输“......这是同事们对罗世忠的评价。 由于他业务精湛,敢于创新,同事们称他为“罗师傅”。
2024年,全球一次性建设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高的武广高铁开通。 由于工期紧张,施工单位制作的电缆头存在很多问题。 接到任务后,罗世忠与设备厂家、施工单位人员一起,利用“天窗”时间,每天对电缆进行修复。 经过三个多月的连续工作,他们终于对整段电缆进行了彻底的翻新。 到目前为止,管道中的电缆问题很少发生。
同时,他带领调研团队开展技术攻关创新,不仅解决了武广铁路在线道岔非晶缺陷问题,还解决了电缆故障监测问题,保证了变电站设备的安全稳定。
这个阀盖早就应该了。 2024年,罗世忠发现变电站泄压阀盖不耐用,渗水后容易跳闸。 于是,他和几个熟练的工人商量,做了一个不锈钢阀盖。 经过几个月的测试,发现它经久耐用,可以防止以前的问题。 在推广整个部分后,结果具有有效的成本效益。
作为技术创新的“领头羊”,他带领的研究团队被评为“全国铁路行业优秀质量管理团队”。 多年来,他的团队没有发生过一次设备故障或安全事故。
做好青年职工成长的“引路”
罗工,变电站存在安全隐患,请组织人员排查......马上“万一紧急情况,罗世忠的**总是第一时间响起。 无论白天还是黑夜,无论刮风还是下雨,只要接到上级的应急命令,他都会立即赶赴现场处理。
罗世忠有个习:每次下班,都会和员工一起总结当天的工作,发现问题,总结经验。 “光是纸上谈兵是不够的,维修技术要边做边学,在实践中改进。 为了更好地让青年职工成长,罗世忠担任领班,大胆聘请青年担任工作带头人,制定实施建设方案,并作为“守护者”,全方位检查,帮助青年职工提高职业素养。
同时,他坚持言行传教,毫无保留地与员工分享业务知识和实践技能,授课50余次,培训学员1600余人次,帮助多人在技能竞赛中夺冠,成长为技术骨干,为铁路供电安全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技术力量。
今年,罗世忠因其出色的表现被授予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这是一个沉重的信任,我要立足岗位,做好工作,把自己的经验和技术传授给身边的员工,在工作中起到表率作用。 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