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的九项原则1.自愿原则志愿服务必须是自愿的。 这种自愿性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是有意识的而不是强迫的。 志愿服务是志愿服务的本质特征之一。 志愿者可以有组织地动员起来,但每个志愿者都应该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自愿参加。 反之,如果一些志愿服务不是自愿参与的,而是受到某些组织或个人的强迫和压力,其社会意义就会大大降低。 被迫做志愿者的人并不是真正的志愿者,即使他们这样做了,他们也很难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志愿者的强制参与、强制“奉献”、收取摊款或变相摊款、单位化管理不符合公益活动自愿原则。 2、公益性唯一性原则志愿服务不应被看作是达到其他目的的手段。 志愿服务的非工具性包括两个方面:志愿者的非工具性和非服务组织者的非工具性。 就志愿者而言,志愿服务的基本目标应始终是利他主义和慈善事业。 志愿服务可以得到奖励,但不应该是获得奖励的基本目的,即使根本没有奖励,你也应该能够坚持志愿服务。 对于服务活动的组织者来说,这也是无助的,即志愿者的服务不应被大量用于实现服务以外的目标,无论是经济目标还是其他政治或社会目标,否则志愿者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损害。 公益的独特性还体现在志愿者不能私下为服务对象开展工作计划以外的服务。 例如,志愿者不被允许向他们的客户进行宗教传教工作活动期间不得宣传与公益活动无关的事情3.不牺牲原则“不牺牲原则”的内涵是,我们不要求志愿者或公益组织以牺牲和剥削自己的形式实现公益行为和目标。 根据他们所能提供的资源和服务,他们可以在不牺牲根本利益、从根本上影响自己的生活的情况下,做好社会服务和公益事业。 个人志愿者可以决定是否牺牲自己的利益,但非营利组织不能强迫或倡导志愿者牺牲自己的利益参与公益活动。 这种社会发展形式在提高社会整体效率和利益的同时,是社会进步最健康的模式,不牺牲一些人的利益和社会冲突。 四、力所能及的原则应当在公益组织自身人力、物力、财力允许的范围内开展工作。 在现实生活中,服务需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志愿服务必须从实际出发,从社会需求的实际出发,将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相结合,将社会需求与服务能力相结合,实事求是,尽其所能。 要区分现在能做什么,下一步能做什么,将来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我们不能什么都不做,也不能主宰世界。 社会需要关注的方面很多,志愿者可以在很多方面有所作为,但志愿者组织和志愿者的力量是有限的,不可能满足所有的需求,也不是所有的社会需求都适合志愿者来完成。 非营利组织和志愿者应该尽其所能,找清自己的定位,做点什么,不做点什么。 5. 尊重和平等对待服务使用者的原则在公益活动中,受惠者要有平等互帮互助的精神,不宜有“给予”的心态"救世主"态度;在活动中,您不应以高高在上的姿态与接收者交谈,尊重服务使用者的隐私,也不应随意泄露服务使用者的信息或信息不可以"善意做坏事"因此,志愿服务也应充分考虑服务对象的权益不被侵犯。 六、效率原则志愿服务应该是有效和高效的。 志愿者的贡献是一种非常稀缺而宝贵的公益资源,在公益活动中应该加以珍惜。 它不应该只是为了做事而行动,而不看行动的结果。 组织者应充分测度公益活动投入与产出的价值关系,并做出决策。 对志愿服务资源的无节制使用,会影响公益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挫伤志愿者的积极性。 因此,志愿服务也要高效,低投入,高产出。 将“强调行动本身而不强调行动后果”的行为模式转变为“既强调行动本身,又强调行动的后果”的模式。 合理调动志愿者的人力资源和其他公益资源,使其服务活动发挥最大效能。 7. 安全原则志愿服务是一种奉献的行为,但不需要牺牲,如果你有参与的力量,它就值得认可。 重大安全事故将对非营利组织的公信力、组织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产生重大影响。 它甚至可能引发非营利组织的生存危机。 因此,安全原则应是公益活动的第一原则,其他原则应服从安全原则,在组织公益活动时,组织者应认真评估活动的安全状况,在评估安全形势时遵循审慎的原则。 不得将志愿者置于危险境地,制定措施保障志愿者安全,对志愿者进行安全教育,制定安全纪律。 当安全与公益活动进行过程中发生冲突时,暂停活动比确保安全要好,绝不冒险。 同时,将公益组织和公益活动志愿者的财产安全保障纳入行动计划,制定严格的保障措施。 避免严重的财产损失。 8. 非商业原则在市场化资本盛行的社会中,公益活动很少与商业化的影响分开。 但是,公益活动必须严格把握商业化与公益活动的结合程度。 在市场募集公益资金的过程中,要保证公益主体性原则。 在社会效益第一的前提下,要实现公益组织与合作企业的双赢,就不能忽视公益利益和社会效益作为企业变相牟利的工具。 志愿者应该多多替换**,少替换个人,志愿者一般不能用于帮助企业盈利。 义工不得与服务使用者或其家属进行任何形式的金钱或物质交易,亦不得接受服务使用者的馈赠。 9. 尊重、宽容和包容的原则公益活动的参与者在将自己的爱从自己推到别人身上,洒在大众身上的同时,其实也应该把这样的爱奉献给同龄人。 每个人在活动中都应该相互理解和尊重。 坚持严于律己、宽大对待他人的原则,不做自己不想做的事。 志愿者的工作要得到充分尊重,组织者的辛苦要得到充分理解。 要理性看待当前活动存在的问题,不要太苛刻。 提问的方式和态度应尽可能理性、宽容,目的只为下人更好,不得对活动的参与者或组织者进行人身攻击。 不应因为活动中的错误而武断地对组织者或参与者进行负面评价。 活动参与者和组织者应谦虚对待同行的建议和批评,并应积极、善意地回应理性、公正的建议或批评。 你不能因为“我在做善事”、“别人不参与就没有发言权”等理由拒绝别人的批评,拒绝别人的监督。 志愿者要求同存异,不要把自己喜欢什么或不喜欢什么强加给别人。 在任何时候,你都应该尊重你在组织内的合作伙伴,不要用苛刻的想法来要求他们,你不应该用自以为是的道德优越感给他们一些不道德的压力。 这是一种基本的礼貌,也是一种真正有效的行为策略。 你可以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但你永远不应该对别人提出高于社会一般水平的道德要求。 这是一种真正善良和有益的行为模式。
志愿者---新时代文明的践行者
* |志愿者视角***
编辑 |周大志.
责任编辑 |贾锦绣.
主编 |苗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