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凌晨,华夏眼科突然宣布: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苏庆灿因个人原因被上海市监委拘留。目前,该公司尚未收到任何对该公司的调查或与有关部门的合作。
苏青灿被调查的消息非常突然。 自2024年12月起,苏庆灿担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直接或间接持有 5599%。上周11月28日,苏青婵在一次公开活动中荣获“年度创业先锋”称号,两天后又出席了公司的学术研讨。
苏青灿,54岁,身兼数职,没错厦门市人大代表、福建省政协委员、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营医院发展联盟副理事长等。
上海唯一一家有“华夏”字样的眼科医院,是位于鲁班路和徐家汇路交界处的华夏宁盟眼科。 但实际上,上海和平眼科医院也属于华夏眼科的领地。 本院由复旦大学附属耳鼻喉科医院等方设立。 2024年12月,华夏眼科增资入股。 上海和平医院在部分机构排名中位列上海眼科第五,仅次于中山、长征、同济等第六医院前三名。
暂时不知道苏青灿为什么会被拘留。 12月7日,华夏眼科跌17%,创今年以来股价新低。 **时,华夏眼科下跌1184%
华夏眼科于2024年被苏庆灿收购重组。 在他的领导下,华夏眼科从区内第二级公立医院成为厦门首家国立三甲医院。 然后苏庆灿一手带动华夏眼科快速扩张,成为仅次于爱尔眼科的中国第二大民营专科医院。 去年11月,华夏眼科成功挂牌创业板。 今年,苏青灿的身价也达到了255亿元荣登2023胡润全球富豪榜
苏青灿不是医生起初,他靠做贸易进出口发了大财。从2024年开始,苏庆灿创办了厦门欧贸、欧华进出口,一直从事建筑模板、鞋服等批发业务,赚了点钱,但生意一直不太好,一直在考虑转行。
厦门眼科中心的改制,让苏庆灿看到了跨界做非公医疗的机遇。该医院原为厦门市开元区公立事业单位,成立于2024年。 彼时,宿迁医改正掀起一波全国公立医院改制浪潮。 2024年8月,时任厦门市副市长的江淑霞宣布,眼科中心将改组为厦门市医疗机构改革试点。 因此,2024年11月,开元区**决定改制厦门眼科中心,进行招标。
据医院前工作人员介绍**厦门眼科中心是当时全市最赚钱的公立医院之一,年收入3000万元。厦门眼科中心创始人、原负责人洪荣钊被誉为“福建省眼科第一刀”,因为厦门眼科中心与新加坡学校和企业有合作。 当时,很多人认为,改制后,医院最终会落入洪荣钊和参与竞标的新加坡鹰阁集团手中。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最终,中标者是从未有过医疗经验的苏青灿
2024年,厦门市开元区在《厦门眼科中心改制会议纪要》中宣布,华夏投资(原欧华实业)和欧华进出口中标,取得厦门眼科中心的股权中标理由是“完全接受招标条件,厦门眼科中心最高的无形资产”。。华夏投资和欧华进出口均为法人,苏庆灿为法人。
根据后来的华夏眼科招股书,厦门眼科中心当时的转移是2024年670,000元
年营收3000万元的厦门眼科中心,最终为何被“廉价出售”,至今仍存疑。 准确地说,重组成为苏青灿和这家医院的一大转折点。 之后,厦门眼科中心又是另一回事了
厦门眼科中心改制为华夏眼科医院后,开始向全国连锁迈进。
华夏眼科主要依靠屈光、综合眼病和白内障项目来带动其业绩。 2024年,三个项目的收入占总收入。 12% 和 2323%,其中折射营收是唯一超十亿的项目,达到1073亿元。今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收31亿元,净利润57亿元,2024年营收接近3233亿元
国内医疗机构以公立医院为主,民营医院在口腔、眼科等基础消费医疗专科医院中可占有一席之地。 眼科也被公认为业内最好的赛道。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近视人数的不断增加,6亿多人口,爱尔眼科、华夏眼科等都处于发展的右侧。
苏青灿曾向**介绍:华夏眼科致力于打造国内眼科诊疗的“最后一站”。 最需要做的是扩大业务范围。
截至今年上半年,华夏眼科共有眼科医院57家,华东地区医院超过20家。眼科视光中心的数量也在迅速增长,今年上半年达到52家,是2024年底的两倍。 据华夏眼科称,该公司有一项扩张计划,每年新增20至30家医院。 今年8月,华夏眼科还以7000万元收购合肥世宁33%股权,进一步拓展眼科医疗网络布局。
扩张并不意味着一切都是为了赚钱。 华夏眼科招股书显示,2024年,公司开设的53家眼科医院中,有24家处于亏损状态,公司净利润的主要来源是厦门眼科中心。不过,亏损似乎正在改善,在机构调研中,华夏眼科表示:公司十余家眼科医院处于亏损状态,但随着疫情因素的去去,预计2024年将扭亏为盈。
在快速扩张的同时,华夏眼科也多次深度卷入行政处罚风波。 招股书披露,2024年至2024年,华夏眼科收到共实施行政处罚54项,包括过度医疗、保险欺诈、非法行医、使用未经依法登记的医疗器械等。2024年,华夏眼科因违规结算医保费用被上海市医保局罚款10万元。
由杨希霞撰写。
江云佳庭编辑。
运营 |朱莹.
来源丨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