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财经记者卜文娟
临近年底,是手机厂商“冲刺”的时候了。
继 11 月推出小米 14 机型后,小米旗舰机型搭载了第三代骁龙 8 芯片,每家公司都将在今年年底推出其最新的旗舰产品Realme GT5 Pro、OnePlus 12、魅族 21 和中端手机也不甘示弱,厂商纷纷推出自己的杀手级功能,iQOO Neo9、OnePlus Ace 3 和 Vivo S18。
作为手机市场销售的主力军,中端手机自然成为手机厂商的“战场”,无论是手机厂商还是手机芯片厂商,都开始将更多目光投向中端市场。 这些中端手机能否在中端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是各家手机厂商的考验。
争进中档机市场
从整个市场来看,手机市场有复苏的迹象。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研究,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总产量约为38亿,环比增长13%,虽然没有疫情前水平高,但与2024年同期相比,年增约64%,结束了长达八个季度的年度衰退周期。
对于国内市场,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近期数据显示,2024年10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为2916部20,000台,同比增长19台7%,其中,5G手机2643部5万台,同比增长35台5%,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90%6%。2024年1-10月,国内市场手机整体出货量累计230亿台,同比增长42%。
新的增长来之不易,厂家如何抢占市场?
BCI数据显示,2024年11月(W44-W48),中国市场新智能手机激活量达到2871万台,同比增长12台7%。其中,小米占183%,排名高于国产品牌。
第一,行业第二,激活数量同比增长44%1% 至 52430,000台。
小米的定价策略也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除了小米旗下的Redmi品牌,OPPO、荣耀、华为、vivo等也纷纷发布了面向中端市场的产品。 中端手机市场的“复苏之战”即将打响。
进入2024年后,一加将率先降价。 Redmi K60系列紧随其后,日前,realme GT Neo5决定推出全新的16GB+512GB大内存版本。 各大手机厂商争夺中端机抢占市场份额的局面愈演愈烈。
据悉,vivo S18系列在12月14日的发布会上亮相。 性能方面,vivo S18标准版将搭载高通第三代骁龙7,超高分100万,而vivo S18 Pro将直接搭载旗舰级天玑9200处理器,可实现超158万的超高分。
据悉,华为新一代中端旗舰手机nova12系列目前正在进一步上线,将于12月26日正式亮相。 目前,nova 12的标准版和Ultra版已经接入网络,后者支持100W快充。 Nova 12 系列已确认拥有麒麟 5G 平台版本。
手机厂商也毫不掩饰自己对中端市场的“野心”。 realme副总裁、全球营销总裁、中国区总裁徐琦曾表示,今年中国线上市场的产能约为7500万台,2000元至3000元价位的市场容量约为1200万台,realme的目标是在这一价位段赢得30%的线上市场份额。
小米集团合伙人、集团总裁、Redmi品牌总经理卢伟兵表示中间的“中间”不是中庸之道,而是中流砥柱Turbo的出现,就是为了让旗舰体验超级流行,引领中端新格局。
从性价比到质价比
过去,中端手机市场强调“性价比”,但现在随着用户对手机性能的要求和行业营销战的升级,他们开始强调“性价比”。
顾名思义,质价比不仅是产品质量与产品的比较,而且是产品的设计、服务和产品质量的比较。 这是对手机厂商的考验。
为了抢占市场,厂商不得不在改进产品设计的同时,展开大规模的降价大动作,尤其是一些旗舰手机,已经跌到了中端机的水平。
例如,vivo X90s 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这款3999元的手机主要靠颜值来吸引消费者,目前8GB+256GB的标准版**已经降到了2958元,直接从高端市场转向了中端市场,12GB+512GB的顶级版**目前是3564元。
此外,realme GT5的**大幅**主要是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厂商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不得不减少**。 Realme GT5搭载高通骁龙888处理器,还配备了120Hz刷新率屏幕,让刷卡和游戏体验更加流畅。
realme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徐琦在发布会上表示,虽然realme的全球销量已经超过2亿台,但中国市场仍然很小。 中国市场永远是真我的战略市场和大本营。 未来,Realme将聚焦GT和数字两大王牌系列,将GT系列打造成性能之王,打造同档性能天花板,将数字系列打造成中端颠覆者,以旗舰标准定义数字系列,为用户带来更超凡的体验。 我真的很想超越同级别的产品力,超越预期,做中国手机质价比之王。
此外,一加、红米、魅族也加入了降价阵营。 如何让你的手机更具吸引力,正在考验各大手机厂商。
大模型加载到手机中
此前,手机行业的创新长期集中在摄像头、屏幕、通讯、材料、芯片等领域,在全球手机市场疲软的当下,难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ChatGPT爆发后,AI成为用户未来换手机、选择手机品牌的重要考量。 IDC 预计AI模型在手机上的应用有望打破手机市场多年来创新不足的局面对更高性能硬件的需求也有利于推动部分用户更换手机。 然而,AI大模型的实际使用场景尚未明确语音助手它仍然是着陆的主要方式。
今年6月底,在MWC上海移动通信大会上,荣耀CEO赵明表示,将率先将AI大模型引入设备端。 8月初,在华为开发者大会上,华为执行董事俞承东表示,鸿蒙40系统将迎来全新的语音助手“小艺”,包括知识获取、逻辑推理、任务规划、记忆扩展、工具调用、生产辅助等功能。 8月,小米CEO雷军表示,小米全面拥抱大模型,并在4月成立了小米AI大模型团队。 11月16日,OPPO正式推出安第斯大模ANDEAN车型,具有自主训练和专属个性。 11月,vivo新款X100系列智能手机率先搭载vivo自主研发的AI模型。
截至目前,华为、小米、OPPO、vivo四大国产手机头部企业均已投入到自主研发的大机型上。
据了解,目前自研的大模型主要包括端侧大模型和云大模型。
所谓的设备侧大模型,在很多场景下更高效、更便宜、更安全。 此外,轻量级、无网络的设备侧大模型在响应速度、算力要求、信息保护等方面具有先天优势,但在模型能力上无法与云大模型相媲美。
大型云模型需要转移服务器算力和数据传输,因此也存在成本和安全问题。 vivo 副总裁曾表示,目前调用云大模型的平均成本为 12 分 - 15美分。 考虑到每个手机厂商至少有数亿用户,如果每人每天打10个电话,每年的成本将达到数百甚至数百亿元。 厂商长期承担这部分成本是不现实的,但也会降低用户体验和为此买单的意愿。
为了在大模型体验和手机性能之间取得平衡,目前,厂商普遍采用“端云协同”的策略。部署设备端和云端两种模型,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进行选择。
例如,vivo正式推出自研通用大模型矩阵,共包含5个模型,分别是亿、百亿、千亿三个参数级别。 70亿蓝心模型7b是面向手机打造的端云两用模型,在语言理解、文本创作等场景上表现良好。 10亿蓝心大模型1b,面向设备端场景打造的专业文本模型,具有本地化的文本汇总和汇总能力,处理过程准确安全。 700亿蓝心模型70b是云服务的主要模型,在角色扮演、知识测验等场景中表现良好。 其中,vivo S18系列将搭载AI蓝心大模型,成为首批AI大模型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