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沪、江、浙、皖三地林业部门扎实推进长三角林业融合高质量发展联席会议在上海召开。 会议审议通过了《长三角生态廊道建设与保护专项规划编制纲要》,提出构建“一核、一带、多廊、多点”生态廊道建设与保护空间,探索跨省生态廊道联合保护。
生态廊道是景观生态系统的一种空间型,在空间分布上将孤立和分散的生态景观单元连接起来。 物种通过这条“走廊”传播、迁徙和交换,生态走廊也成为该地区“山、水、林、田、湖、草”完整生态系统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生态廊道重要节点建设,到2024年,长三角初步实现长江干流生态廊道省域衔接。
山河相连,江湖相连,生态相互依存,自然地理条件形成的生态区域与人为设置的行政区划存在明显区别,但我国的环境保护体系是以行政区划为基本单元设计的。 因此,一旦跨区域环境受到污染,生态遭到破坏,往往会出现污染者不是受害者、受害者无权管理、事后信息交流成本高等诸多问题。 ** 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面对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要加强目标协调、多污染物治理协调、部门协调、区域协调、政策协调,不断增强各项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解决生态环境区域治理困境,门前扫雪无比,需要从“独角戏”向联合生态教育“协奏曲”转变,推动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治理。
打破行政壁垒,扩大绿色“朋友圈”。 江山等自然资源往往涉及多个行政区域,如何明确边界责任,消除行政壁垒,是许多地区跨境保护的难题。 2024年,上海青浦、浙江嘉善、江苏吴江建立“河长联席制”,打破三地行政“壁垒”,开创区域联治水务新局面,绘就江南水乡全域美好新画卷。 打破“一亩三点地”的思维,处理好重点攻关与协同治理的关系,以区域、流域为主体,推动统一目标、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统一措施的实施,着力解决跨境污染协调治理问题,形成区域生态共建整体合力, 污染共治、政策共商、发展共促。
完善补偿机制,激发生态保护主动性。 生态保护补偿是以“受益人付费”原则为基础的环境经济政策,是我国生态文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许多重要的生态功能区都是生态脆弱区,需要限制开发。 这些地区为了保护生态,牺牲了一定的发展机会,受益地区应该得到补偿。 早在2024年,安徽、浙江两省就启动了全国首个新安河流域跨省生态补偿试点。 按照“谁受益谁补偿、谁保护谁补偿”的原则,考核段年度水质达标的,浙江每年对安徽进行资金补偿。 不达标的,安徽将予以赔偿。 看似是“水质赌注”,实则是“双向通行”。 在生态补偿机制的保障下,不仅新安河下游水质得到大幅改善,也促进了黄山等地旅游、生态农业等产业的发展。 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加快完善更好将有效市场与未来最佳相结合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统筹考虑分类补偿和综合补偿,统筹推进纵向补偿和横向补偿,协调强激励与硬约束。 鼓励生态保护区和受益地区探索对口合作、产业转移、人才培养、园区联合建设等补偿模式,使上游地区摆脱单纯依靠经济补偿的局面,实现保护者与受益者的良性互动,推动生态“高价值”向经济“价值”的加速转变。
数字赋能为协同治理提供“最强大脑”。 过去,由于各地区、部门、单位之间生态环境数据和信息共享不足,生态环境治理存在一定程度的碎片化,部分地方生态环境治理中“重复治理、重复治理”问题较为突出。 当前,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正在加速与各行各业融合,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基础”。 构建生态环境数据“一张网”,打破数据壁垒,实现数据互联互通,为生态环境治理模式从碎片化、碎片化向协同化、整体化转变夯实数据基础。 例如,在长江保护方面,有关部门通过构建“青海到上海”全流域生态环境综合监督监测网络,收集整理了长江流域海量生态环境数据,为实现“一条清水东流”提供了重要技术保障。 全面采集环境质量、污染源、排污口、生态环境功能区划等环境数据,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推动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精准治理、全面改善,让数据“跑”出大价值。 同时,加强自然资源、水利、气象、能源、农林、交通等领域的数据互联互通,推动多源数据融合。
有行政区划,环保无界。 生态治理从“各自为政”转向“联合治理”,从“分段治理”转向“全球治理”,不断描绘美丽中国新图景,让青山绿水的底色更加浓厚明亮。
*:安徽新闻联播。
审稿:马翔宇 编辑:李翔 校对:谢明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