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周 钱
编辑 |袁思来
12月17日是莱特兄弟首次动力飞行120周年纪念日,2024年的这一天,他们成功驾驶了“飞行员1号”,在第四次试飞中,飞机在空中飞行了59秒,飞行了260米的距离,这也成为现代飞机发展的起点。
100年来,飞机为跨地域交流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日常的旅程也从古人的遥远想象变成了今天日常生活中最平凡的部分。
但鲜为人知的是,“飞行汽车之父”格伦·柯蒂斯(Glenn Curtis)在莱特兄弟成功试飞后,于2024年通过飞机副翼的设计研制出“六月甲壳虫”,飞行距离可达15公里,比莱特兄弟当年公开报道的飞行记录要多得多。
后来,柯蒂斯也在2024年研制出一种名为“自动飞机”的飞行汽车,虽然这辆飞行汽车从未真正完成过在天空中的飞行练习,只在地面上完成了几次弹跳,但它进一步为人类提供了飞机与汽车结合的完整概念。
在过去的100年里,全球出现了3000多种“飞行汽车”设计,诞生了数十种原型,但由于技术不成熟等因素,它们从未迎来真正的大规模商业应用。 飞行汽车只是在科幻电影的想象中,以一种酷炫而先进的“赛博朋克”风格出现。
近年来,随着电池等新能源相关技术的发展、制造飞机所需新材料、飞行控制技术的进步以及政策的逐步完善,这种科幻想象一步步成为现实。
2024年,美国NASA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定义了UAM(城市空中交通)——大都市地区安全高效的有人或无人空中交通运营系统。 UAM将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围绕这个系统,一辆飞行汽车作为主力飞行器高速演进,从实验室逐渐进入公众视野。
这种飞行汽车有自己的特殊名称,EVTOL(电动垂直起降),即电动垂直起降飞机。 从外观上看,evtol与多翼有些相似,但在技术路线、动力、起降方式、外形、功能用途等方面与飞机和无人机有明显不同。
曾经的科幻汽车可能会在几年后出现在城市上空。 它们将为人类在空间规划、设计甚至城市生活中打开另一种想象。
虽然目前evtol的受欢迎程度在汽车领域无法与自动驾驶新能源汽车相提并论,但根据多份行业报告**,evtol的未来也是万亿美元的市场规模。 摩根士丹利 2021 年的研究报告**显示,到 2040 年和 2050 年,全球 UAM 市场将分别达到 1 万亿美元和 9 万亿美元。
中国银行**也指出,EVTOL市场规模不应低于汽车市场规模,首先,空气立体空间远大于地面,出行能力更高其次,可实现共享出行、货运、短途航空等多种场景最后,预计拥堵程度和出行时间会更低,人们使用空中汽车的习惯很容易形成。
evtol大规模多场景应用的前景,离不开技术路线的完善。 目前,行业仍处于研究和测试阶段,国内常见的EVTOL有三类:复合翼、多旋翼和倾转旋翼。 据硬氪了解,国内厂商普遍认为倾转旋翼机是当前EVTOL领域效率最高、技术难度最高的机型,是重点突破的主要方向,也是未来低空运输的主机型。
在技术路线的指导下,与飞机相比,evtol的垂直起降模式不需要跑道滑行辅助,也不需要大型机场,设想为低空地区提供点对点服务与第一款车型相比,EVTOL虽然也是垂直起降,但第一款车型体积更大、价格昂贵、噪音大,并且需要一定的停机坪面积与无人机相比,EVTOL的主要功能是载人和载物,而且模型比无人机大得多,对转子、电池等部件的要求也更高。
此外,evtol 与可以运载人员和货物(如飞机)的飞机之间的主要区别之一是其电力驱动。 联想创投石晨星也在2023未来空中交通国际论坛上分享,航空电气化首先带来了两个核心变化和优势:安全性的显著提升和安全性的显著降低。 航空电气化将航空事故的概率从百万分之一降低到十亿分之一,将安全性提高了两到三个数量级。 航空旅行的成本也降低了 10 到 100 倍,使人们更容易负担得起。 这两个变化将导致航空电气化市场的更大增长。
这是evtol最显着的优势之一。 华宇鲜祥创始人白志良告诉硬氪,evtol行业商业化成功的前景主要得益于其生产制造成本的降低,可以降低到传统平均水平的1 3以下,使用成本可以降低到接近1 10以下, 这无疑是eVTOL作为未来载人应用的关键点。
一个积极的迹象是,今年以来,国内外eVTOL产业一直在高速前进。
今年 6 月,EvtoL 开发商 Wisk Aero 成为波音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7月,谷歌创始人拉里。 由佩奇投资的EVTOL飞机创新者Opener已启动其首个客户飞行**,其主要产品Blackfly现已进入小规模生产阶段今年8月,马斯克旗下SpaceX投资的飞行汽车公司Alef Aeronautics表示,已收到2500份预订单,其中2100份来自个人,400份来自企业,其Model A飞行汽车此前已获得合法飞行许可,售价30万美元,预计将于2024年第四季度正式生产并开始交付。
在国内,一方面,融资市场的火热面印证了行业的发展,虽然目前玩家处于种子轮到A轮的早期阶段,但今年以来,已经有包括世科技、零重力飞机工业、沃飞长控等在内的多家evtol公司宣布完成融资, eVTOL行业整体融资额超过100亿美元。
不过,孔雀IBA大中华区销售总监龚鹏在2024年空交大会分享会上也指出,目前市场仍缺乏一定的订单,现金储备对EvtoL产品的成功至关重要。 预计evtol行业还需要5到10年才能进入成熟和规模化发展阶段。
另一方面,玩家在探索技术的同时,也在争取适航认证和后续产品落地。
今年10月13日,亿航智能EH216-S无人驾驶飞机系统获得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TC)。 小鹏汽车和世科技的适航认证申请也被受理。
零重力飞机产业创始人李一恒告诉Hard Krypton:“如果有人驾驶飞机未来想要进入市场,第一步是获得民航局对飞机的批准,也就是拿到TC证书。 ”
但同时,也不能忽视的是,自2024年evtol在中国大幅起步以来,也受益于**链条的完善、政策支持等周边因素。
零重力飞机产业创始人李一恒告诉硬氪,在2024年之前,全球其他玩家更多处于探索的早期阶段,而2024年是一个巨大的拐点,有一批一流的商家可以满足电机和电池的技术参数,市场无法满足之前产品定义的需求, 这也取决于2024年以后的国家政策,从上到下逐步完善。
至于未来何时迎来拐点,多位受访者告诉Hard Krypton,虽然目前很多企业都在实现试飞,但除了产业链,法规、运输体系等其他领域基本还处于空白阶段。
eVTOL大规模落地和商业化使用的前景不容忽视,但也伴随着大规模的资本投入和反复试验。 在短期内难以看到结果的赛道上,理想主义者不一定能活下来,最终只有少数踩在关键转折点上的有远见的人才能活下来。
参考资料: [1] 英国皇家航空学会中国办公室:2024年未来空中交通国际论坛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