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华居社区附近的户外工作者服务站,为周边居民和户外工作者提供免费充电场所。
位于芦淞区绍兴城区工会户外工作者服务站。
天元区铁西建宁驿站的户外劳务站,是周边外卖工人休息的好去处。 记者吴静文 摄。
株洲晚报 荣**记者 吴静文.
人们常说,株洲是一座充满爱的城市。 比如今年夏天,本报报道了几位外卖兄弟在建宁站户外劳务站享受清凉夏日的故事。
时光荏苒,爱情故事开启了冬天的新篇章。 前不久,中华全国总工会发布了2024年度“最美工会户外工作者服务场所”名单,株洲有7家“最美驿站”上榜。 依托全市建宁站、社区服务中心等资源,对这些站进行升级改造,服务户外工作者,让外卖兄弟、快递员等群体在辛勤劳作之余有个好地方休息。
截至目前,全市共建立工会户外工作者服务站358个,服务职工70多万人次。 在冬天,我们还会去一些“驿站”参观,感受一个城市的温暖。
冬天,“进屋”吃饭休息。
忙碌的派送员找到了归属感。
12月16日下午2时,一阵寒风袭来。
送完最后一份快餐后,外卖员老陈找了个合适的地方停放自己的小电动车,走进了泰山路铁西建宁驿站。
这是我市的户外工作者服务站之一,任何人都可以满足他们免费热餐、充电、阅读习、休息等需求。
老陈是这里的常客,只见他从带来的袋子里拿出一个饭盒,放进微波炉里加热。 在等待的过程中,他给自己拿了一个装满温水的大水壶,找了一把椅子坐下。
今年37岁的老陈,以前在一家夜宵店打工,去年开始做外卖员,补贴家务。
既然我们有了这些加油站,我们都有了一个休息和停留的地方。 老陈说,每个服务站的家用电器都可以自己使用,给他一种像家一样的归属感。
送货员经常要在“错误的时间”休息,而老陈每次下班,基本上都要在下午2点左右,此时体力已经有些“掏空”。
休息时,他经常去建宁邮站“充电”——无论是手机还是自己。 “我们经常要玩**,手机的电量消耗得很快,每次来这里,我们都要尽快给手机充电。 陈先生说,他偶尔会打个盹,或者和其他同伴聊天。
株洲市有很多这样的户外工作者服务站,我们走得很近很方便。 “老陈说。
据悉,截至目前,全市共建立工会户外工作者服务场所358个,其中中华全国总工会“最美站”12个,服务职工70多万人次。
在各服务场所建设过程中,本市还根据各服务场所的条件和户外工作者的需求,提供免费诊疗、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
例如,株洲市第二职工文化宫的户外工作者服务站,除了方便户外工作者的日常休息外,还为市民提供免费的羽毛球、硬笔书法、太极健身等公益性培训芦淞区绍兴城工会户外工作者服务站还定期组织开展纠纷调解、就业培训、交流等服务。
充分利用未使用的空间。
量身定制的服务站点。
曾经,如何让环卫工人在短暂的休息时间里吃得好、休息得好,是我市城管部门一直想解决的一大课题。 当时,在城市里找到一些闲置的资源空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如今,全市依托环卫工人休息点、公交总站、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等资源,因地制宜设立环卫工人、司机等群体户外工人专用服务站。
每天早上6点到8点30分,在禄口区环卫工会户外工人服务站,身着工作服的环卫工人陆续进进出出,不时有谈笑风生。
推开门,服务站内香气四溢,辖区80余名环卫工人可免费享用米粉、面条等各式爱心早餐。
在这个主要为环卫工人提供针对性服务的站点,不仅有直饮水、充电、热餐等免费服务,还配备了空调、无线网络、急救药箱等设施设备,解决了环卫工人的休息、充电、就餐等问题。
在城市外围,为解决货运司机洗澡吃饭难的问题,该市还因地制宜,在沪昆高速公路株洲段醴陵服务区等车站建设了“司机之家”。
在天元区荣花居社区附近的户外劳务服务站,门前一排排的座位,是周边忙碌的外卖员、快递员最常休息的地方之一。
其所在的太原社区是天原区最早的居民社区之一,人口密度高,附近有学校、医院等机构。
该加油站由空置的杂物间改建而成。 为了使该服务站更好地满足居民和户外工作者的“需求和要求”,在施工初期,工作人员就项目的选址和设施充分征求各方意见,并在这里设置了电动车免费充电区,并在服务点设置了公共厕所, 既满足了户外工作者的需求,也造福了周边居民。
为户外工作者服务。
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有没有可能建几个24小时服务站,让我们晚上小睡一会儿?在采访中,一些外卖小哥也表示,有时候半夜很忙,比起出租屋,他们也希望一些服务站能实现临时过夜,也可以通过租床上用品和床铺来运营。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市绝大多数户外劳务站的开放时间各不相同,少数开放到晚上11点左右。 然而,随着网约车司机、外卖员等群体的壮大,如何让服务“不关门”24小时,也是这些群体越来越重视的需求之一。
目前,一些城市正在通过共建共享、“数字邮站”等方式推进24小时服务站建设。 例如,在湖北省武汉市,通过与街头商贩等共建云帆爱心驿站,为户外工作者提供奶粉、被褥、急救药箱等物资,满足周边小商贩和值班民警就近休息的需求江苏省台州市通过推进服务站信息化改造,户外工作者注册手机后扫码“进站”,实现24小时运营。
据悉,从去年6月开始,全市计划在3年左右内为新就业形态的职工建造1000套住房,更精准、更高效地满足各类职工的服务需求。
编辑:青琦。
二审:戴平、唐建华。
第三次审判:叶新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