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人物**海外版。
2024年11月,位于中国江苏省的洪泽古灌区被列入第十批世界遗产灌溉工程名录。
千年灌区润江淮
记者 尹晓宇.
《人物**》海外版(2024年12月27日09版)。
始建于东汉,也曾被抚养长大。
洪泽湖的旧称是“宝壶池”。 东汉建安四年(公元199年),陈邓修缮水壶池灌溉农田,洪泽古灌区于此启动。 东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陈邓修建汉淮堰,又称“高家堰”,奠定了洪泽湖堤岸的基础,是洪泽古灌区渠源工程建设的开端。
三国魏元年(公元241年),邓在淮河中下游开辟屯田。 据《太平环宇记》记载,“白水陂位于县城西八十五里处,邓与盱眙县破水池相连,开八道水闸,设一万二千公顷灌溉田。 此后,洪泽古灌区进入以白水池为主要灌溉水源的时期。 唐代,白水池面积扩大,在水闸下开通了五条干渠,分别是青州井、徐州井、大府井、朱子井和塘里井。
黄河夺取淮河后,严重冲击了淮河下游的出洪口,影响了曹云命脉大运河的安全运行。 明清两代为解决水运防洪问题,在高家岩的基础上,多次加高、加厚、延长洪泽湖堤防,洪泽湖不断扩大,淹没破水池、白水池至今。 明清时期,堤坝上修建水闸、水坝、涵洞,白水塘时期的输水通道与底部相连。 输水河的灌溉和排水同时使用,通过在河道上修建水坝蓄水排水,在河堤上修建水闸涵,引水灌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洪泽古灌区进入了综合利用的新时期。 为修复淮河流域,充分利用洪泽湖,应按照“蓄排”的原则进行洪泽湖的综合开发利用。 加固洪泽湖堤防,建设三河门、高梁剑门、二河门、舟桥洞、洪津洞等泄水引水工程,开凿苏北主要灌溉渠、怀曙新河等输水工程,建设淮河航道和淮河航道。 通过这些工程,洪泽古灌区的灌防汛蓄水能力大大提高,形成了新的灌排系统,产生了灌溉、防洪、供水、养殖等巨大的综合效益。
工程技术一批领先。
河海大学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陈静表示,洪泽湖作为洪泽古灌区的水源工程,蓄水规模大、工程技术高、历史悠久,在世界上是罕见的。 洪泽湖堤岸砌体墙体使用了270多万块千斤顶石,明代洪泽湖的蓄水量超过10亿立方米。 堤防直条砌筑墙、开阔边坡防浪、水闸、坝坝泄洪、三向土防冲刷等是古代的重大发明和创造,是水库式灌溉遗产的杰出代表。
洪泽古灌区项目现场的洪泽湖堤、舟桥池、高梁涧段砌筑墙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这些废墟提供了当时工程水平的一瞥。
洪泽湖堤岸砌体墙体的结构设计非常巧妙,一般由墙体、砖柜、桩基组成。 砖柜是用河砖贴近石墙后,以缓解工程材料性质中土石的矛盾为目的。 由于土石的压缩变形等力学性能差异较大,且“砖不坚固”,刚度介于土石之间,形成了现代民学中典型的“弹性模态过渡带”,在当时具有开创性和引领性。
三重土层一般附着在砖柜的背面,形成大有小底的梯形截面,埋得很深。 通过石墙进入土堤的湖水容易侵蚀土层,浸泡过的土堤容易松动,因为三层土是粘土和石灰和糯米汁的混合物,所以在砌体墙的设计中,砖柜后面使用三层土, 且夯土致密牢固,对路堤防渗效果好。砌体墙体厚度只有两层,正面朝水或空气,背面持水,受力状态复杂,容易导致地基变形,造成墙体倒塌。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砌体墙体采用了特殊的桩基技术。
早期洪泽湖堤岸以土坝为主,随着湖泊的逐渐扩大,防浪问题尤为突出。 明万历六年(公元2024年),在水深较大的高家岩段做“桩工”,又称“篱笆工”,以防浪。 清代的金甫创造性地为洪泽湖堤岸建造了棕褐色的坡,以防浪。
在明清时期,灌区蓄水工程是保证水运的关键,受到朝廷的高度重视。 为保证蓄水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有效运行,形成了责任明确的“工运”制度、“民军结合”、“政民结合”的堤防管理制度、严格的水闸、水坝开通标准等完整的项目建设和运营管理体系。 这些系统有效地保证了洪泽湖堤岸的施工质量和正常运行,其中不少至今仍用于现代水利工程的管理。
在现存的堤防砌筑墙上,有许多“交工”的遗迹,如“高岩地石宝”的石刻记载,即分公司承接,工段工头为道光石年六月,明确了施工主体、施工地点、施工时间等。 而在这块砌体的两端,有“工头”、“尾巴”和“工教”等字样。
文物丰富,生态改善。
除遗址外,还有铁牛、碑刻、石刻、治水经典等非工程文物,以及形成的文化风情。 洪泽湖堤岸上刻有明清两代各代石刻300余件。
俗话说,“吃水”。洪泽湖一带的渔业一度兴旺发达。 自2024年10月10日起,江苏省辖海域洪泽湖内已停止捕捞作业。 经过餐饮船、家用船整治、禁渔退渔、平归湖、生态修复等,洪泽湖河道和湖体水质总体稳定好转。
依托洪泽湖堤岸,三合闸国家水利风景区、洪泽湖古堰风景区、洪泽湖洪津洞水利风景区、高梁涧门水利风景区成为当地重要的旅游资源。 例如,三合闸国家水利风景区包括洪泽湖堤岸、淮河第一闸、三河门等水利风景名胜资源。 景区面积约800公顷,景区内有国家生态公益林,林草覆盖率100%,种植水杉、枫杨、垂柳等100多个林木植物品种,并建有天然植物科学园, 形成“春桃梅、夏柳荷、秋桂花、冬暖梅”的景观效果。
洪泽区水利局副局长徐健表示,为合理开发利用灌区旅游资源,实现灌区管理、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统一,未来将建设灌区展厅, 加强遗产价值研究,创新资金投入模式,制定《洪泽古灌区水利工程遗产保护条例》,进一步明确洪泽古灌区相关水利工程遗产的管理和保护。
延伸阅读: 洪泽古灌区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中国洪泽湖东侧。 灌区西临洪泽湖堤,东临白马湖,北临苏北主要灌溉渠,南临淮河。 灌区现状为48130,000英亩。
东汉以来,古人就将水引到这里灌溉耕作,历朝都修建了水利设施。 灌区一直延续至今,已成为江淮平原重要的粮食产区。 近年来,洪泽古灌区粮食年产量稳定在10亿斤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