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拆毁十座寺庙胜过毁一桩婚姻”这句话,来访者和亲戚往往倾向于劝说和平,而不是劝阻分离。 归根结底,我们害怕离婚的原因往往是出于维护家庭完整的愿望。
婚姻是两个人的事情,而离婚是一个人的事情。
只要一方在生活中拒绝合作,对方的一切努力都将是徒劳的。
然而,当亲密关系出现无法修复的裂痕时,还是会有很多人舍不得放手。
即使僵持的关系很遥远,一旦夫妻一方提出离婚,另一方也会产生自我厌恶和自我抛弃的感觉,同时将自己视为被抛弃的受害者。
因离婚而陷入情绪漩涡和头脑风暴的人,往往没有意识到,即使是有“决定”结束关系的另一方,在决定结束这段关系时,也往往会经历很多自我怀疑。 因为我们必然要投入婚姻,不管它有多重要,多重要,一段关系意味着双向付出,所以一旦我们决定分居,就意味着沉没成本。
因此,在开导经历过情感波折的朋友时,无论是离婚的一方还是离婚的一方,总会有一个问题成为最终的核心话题:
离婚对双方谁的伤害更大?也就是说,从决定一起生活一辈子一步步到离婚,哪一方应该更着急呢?
有两种常见的思维方式:
首先,“被抛弃”的一方更加焦虑。
不管男女,只要离婚了,没有主动性就意味着他们没有“找到好家”,然后就会成为最终的受害者,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与自己相处、流离失所并不容易,相反,只要有“决定权”, 他们可以在分离后让自己的生活更加舒适;
其次,“弱者”的一方更焦虑。
比如在一些家庭中,男性注重升职和加薪,而女性则出于生孩子、照顾家务等各种原因投入青春资本,所以只要离婚,女性一定比较着急。
从顾问的角度来看,我认为这两种方法都是有偏见的。
根据我的咨询经验,总是关系中的伴侣更焦虑,更担心离婚危机。
咱们先从第一种思维方式说起,是不是先提到离婚的人更爽、更冷漠,其余的人更伤心、更焦虑?
一个人离婚后受到的伤害有多大,是否焦虑,与谁做决定关系不大。 提出离婚的人看似下定决心,但实际上要承担起日后亲手结束这段关系的责任,所以经常陷入自我怀疑。
所以事实上,提出离婚的一方没有任何优势。
我们再来谈谈第二种思路,在离婚危机中看似弱势的一方是不是更焦虑?
从实际的角度来看,那些没有事业,全身心投入家庭的人,往往会更加焦虑,无法回归事业、不再年轻等想法的产生,会让他们不知所措。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男性和女性都有资格进入职场和选择职业,如果女性因为内心压力或自己对家庭的关注而选择退出职场做家庭主妇,那么婚姻生活的经济损失就要看男人了。 然后女人投入时间,男人投入金钱,双方都投入了同等数量的青春。
因此,从理性的角度来看,各取所需,没有一方占优势。
当然,即使离婚对夫妻双方来说大多是双输的局面,但从主观经验的角度来看难免会有一个人比较害怕夫妻离婚,也会有一个人离婚后比较着急。
因此,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离婚可能是一场艰苦的战斗。 你想成为一个幸存者,所以无论是通过足够的主动,还是通过保持经济实力或职场价值,你都会尽一切可能希望成为那个在不得不面对这场艰苦的战斗时不后悔或不急于求成的人。
那么,当一段关系即将结束时,如何让自己不陷入精神能量低下的循环呢?
今天,我们将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你是如何一步步深入地卷入一段婚姻的,以及离婚后如何成为幸存者。
1.潜意识地将婚姻的成败与自己的全部价值进行比较。
平等的人,在面对离婚时会因为。
灾难性思维会导致焦虑和抑郁。
首先,我需要澄清的是,灾难性思维并不等同于灾难,就像你认为灾难会发生一样,并不意味着灾难会发生。
灾难化思维是指在面对任何事情时,不断思考最坏的结果,并在思考过程中无限放大负面影响,预料到灾难性后果的小概率,并假设它必然会发生,导致严重的恐慌心理。
举一个最常见的例子,一个学生在高二的期中考试中意外得了低分,因为距离高考只剩下一年的时间,他以为自己在高考中肯定会有异常的表现,然后就进不了理想的大学了, 最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于是他一辈子都郁闷不堪。
你看,虽然灾难性思维是不健康和不现实的,但回想起来,我相信你在学生时代也有过这样的想法。
然后回到离婚,其实,真正让人害怕离婚的是,很多人在想到离婚的时候,都会想到接下来的一切。
例如,一旦你和你的丈夫或妻子分开,你将无法找到另一个合适的家,然后你将度过余生离开工作,独自回家,独自吃饭。 年老体弱的时候,你不会有伴侣照顾你,更别说有知己作伴了。
诚然,以上所有情况都是可能发生的。 但之所以是灾难性思维,是因为它只是一种可能性,而不是必然性。
然而,在交感神经系统的影响下,有些人会不由自主地将其视为不可避免的事件,导致大脑无缘无故地进入极度消极的状态,为尚未发生的事情而担忧。
因此,用灾难性思维来考虑离婚的人更有可能过于消极,无法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们的另一半,并为了维持婚姻而维持婚姻。输给这样的思维方式,是离婚焦虑的最终原因。
2.当一个人面临婚姻决定时。
陷入焦虑和内耗的罪魁祸首。
这通常是由于反刍造成的
无论婚姻走向何种结局,关系中的双方难免会有得有失,相处太久难免会有悲欢离合,没有矛盾的夫妻。
婚姻本来就是两个人共同消耗青春和激情的结果,如果说离婚,无异于一瞬间多年的努力。 因此,沉没成本会导致许多人陷入混乱状态,无法接受离婚,而无法为已经破裂的关系支付更多费用。
事实上,在考虑离婚时,使沉没成本变得极其困难和无法克服的是反刍。
在心理学中,反刍是指当一个人被动地、反复地回顾记忆中的负面经历,以及当前情况的消极部分,使大脑在短时间内无法想出解决方案,而是不断剖析负面事件的最初原因以及预定的结果。
因为冲突的起因无法改变,离婚的预定结果也无法推翻,反刍会导致大脑中的一种精神疲惫,对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是无济于事的。
处于离婚状态的人可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在这段失败的关系中浪费时间,或者他们可能不知道如何补救,这样才能让多年赢得的婚姻不会分崩离析。 因此,他们一般不注意,每当想到过去和未来的结局时,他们只会选择性地思考消极的部分。
思考反刍是一种被动的心理行为,最终会让人感到疲惫不堪,难以计划解决方案,甚至更难将解决方案付诸行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精神疲惫。
也许你一开始就不是那个“该着急”的人,但因为这种内耗,一想到离婚,你就忍不住焦虑起来。
然而,过去真的有过这样的失败吗?接下来的窗口期真的有那么可怕吗?
事实上,当陷入精神疲惫时,你就会被自己的精神消耗注意力系统欺骗。
首先,一个面临离婚的人之所以会和曾经的情人一起走进婚姻殿堂,是因为他在这段感情中获得了幸福。 而所有的努力,哪怕没有得到同样的回报,也是心甘情愿的,没有必要后悔。
这不是商业领域的投资失败,也不是事业上的错误选择,而是人生的一次经历。
其次,离婚并不一定意味着幸福的终结。 结束一段让你感到不快乐的关系对身心健康都是一件好事。
处于反刍状态的大脑可能会一遍又一遍地重播“如果”
如果你当年没有嫁给这个人,你就不会有现在的成就。
如果你更注意管理你的关系,这段婚姻可能会有机会得到改善。
如果这次离婚,以后会怎么对待家人和朋友?
如果一个人只关注这些“如果”,那么一个人就会太自己,也会说再见的另一半。 但严厉的批评只会带来更深的内耗,让精神状态进入恶性循环,让自己越来越“焦虑”。
而这些“如果”只是大脑在焦虑状态下选择性注意的片面错觉。 它们可能存在,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将来能不能快乐。
3.只有那些处理好坏情绪的人。
才能掌握主动权,重新获得幸福感。
你可能不理解焦虑和抑郁,但我知道离婚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开始。
在任何时候,只有掌握自己的生活,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很多人会说,身为女性,经济独立是最重要的,只要物质条件充足,无论如何,都能掌握足够的主权让自己快乐,所以这些年来,无数心理学期刊都主张女性专注于事业而不是家庭。
我想说清楚,物质的东西很重要,但作为一个家庭主妇,会让你对离婚更加焦虑和害怕。 但大多数女性不知道的是说到离婚,一个能赚钱的男人可能没有更多的主权。
在离婚问题上,男女之间不存在不平等的关系。
你可能不知道,即使是那些财务稳定的人,如果他们在分居期间无法处理灾难性思维或无法跳出框框思考,他们仍然会陷入抑郁。
在这个物质主义的世界里,离婚本质上是理想主义的。
撇开现在的伴侣完全没有收入的情况不谈**,大多数现代人并不是因为钱而无法接受离婚的。 我们更害怕未知,无法应对灾难性的思考和反刍。
因此,如果你急于离婚,现在最重要的是调整你的情绪,并将这段经历视为成长的机会。 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情绪负责,应该学会对自己的幸福负责。
什么是幸福?
简单地说,就是大脑中多巴胺的分泌。 更复杂地说,就是要有感知幸福和希望的能力。
当你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你仍然可以在没有钱的情况下吃一碗冰淇淋和郊游。
真正的幸福与你的财力不成正比,它只需要你有积极的态度,相信未来会更好。 而即使你最终选择继续婚姻,掌握自己的幸福也是人生必备的技能。
停止挣扎的最好方法,就是勇敢地面对一段关系的终结,规划未来的生活,获得幸福。
-end-
本文首发于知乎平台:陈曼、王晓、张妍
侵权行为必须被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