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已经身患绝症的***不仅无法行走,而且说话也困难。 然而,当他得知有客人即将访华时,他还是拖着病重的身躯,在生前最后一次会见外宾。 这位贵宾就是当时的巴基斯坦总理布托。 此次会议为今后中巴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奠定了基础。 然而,两国走到这一步,与印度的巨大战略胜利不无关系。
1947 年 8 月 15 日,象征英国统治的米兹奇再次慢慢沦陷于欧洲大陆。 然而,与此同时,新生的印度和巴基斯坦立即开始对峙。 这场冲突后来被称为第一次印巴战争,因为英国所谓的蒙巴顿计划同意将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开,在两国之间最重要的地区克什米尔的所有权问题上留下了模糊的规则。 由于这是一个自由裁量的决定,在印度和巴基斯坦看来,它是先到先得的。
印度人是第一个进攻的人,在独立当月,克什米尔的印度教王宫指示当地的印度教徒发动反抗穆斯林的叛乱。 这一举动着实引起了巴基斯坦的不满,巴基斯坦立即组建克什米尔解放军进入该地区,希望借此机会先于印度控制克什米尔。 曾与穆斯林激烈交战的克什米尔王宫向新德里求助,这是印度无法要求的战争借口,第一次印巴战争以印度小胜告终,印度和巴基斯坦在联合国的调解下都获得了克什米尔的一部分。 这场战争与其说是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解决方案,不如说是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解决方案。 还不如说,两国关系已经完全撕裂。
2024年,第二次印巴战争爆发,几乎可以完全看作是上一次克什米尔冲突的延续。 不过,印巴两队实力差距不大,再加上联合国的及时斡旋,在短短五个月的冲突中,两国根本无法改变克什米尔的现状,除了各自付出数千人的代价。 这无异于以两国的名义火上浇油,国内已经沸腾了。
在第二次印巴战争停战的那一刻,第三次冲突势在必行。 然而,巴基斯坦人从未想过,在下一次冲突中,他们将遭受难以回头的失败。 两次克什米尔冲突使印巴关系从许多矛盾升级为不相容。
在新德里眼中,巴基斯坦已经从一个有些矛盾的邻居变成了一个天方夜谭的死敌,所以印度人准备在下一次冲突中杀死巴基斯坦,但二战后,以武力吞并一个国家是不现实的,尤其是巴基斯坦这样的大国,那么印度怎么能杀死巴基斯坦呢?
这一次,印度的目标是西巴基斯坦。 在南亚次大陆,宗教矛盾的尖锐程度远高于阶级和***,然而,同样在南亚次大陆,一旦没有宗教矛盾,阶级和***就可以撕裂整个国家。 时至今日,由于阶级和民族认同的差异,印度仍有许多**组织。 而在上世纪70年代,东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之间没有矛盾,属于贾布和孟加拉国两个部分,这是非常不现实的。
东巴基斯坦的人口几乎与西巴基斯坦的人口相当。 然而,在内部,西巴基斯坦不仅在经济上压制了东巴基斯坦,而且在文化上促进了西巴基斯坦使用的乌尔多语,而不是东巴基斯坦使用的孟加拉语。 虽然在巴基斯坦内部看来,这两个分支对国家的管理非常不方便,但是在印度看来,如果东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联合起来,那么在地理上就会导致印度夹在两岸之间,所以印度一直在煽风点火地反对东巴基斯坦,告诉他们他们正在遭受西巴基斯坦的压迫,应该通过独立来保护自己。
印度的个人努力终于在2024年结出了硕果。 当年的巴基斯坦**,主张东巴基斯坦自治的人民同盟主席穆吉婆罗门营,立即提出六点纲领,提出东巴基斯坦自治。 这一提议立即遭到仍在执政的巴基斯坦**叶海亚·叶海亚汉的拒绝。 与此同时,意大利、亚洲和汉否认**结果,并派兵镇压东巴基斯坦独立势力。 东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矛盾的激化,给了印度千载难逢的机会。 当时的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Indira Gandhi)几乎无法掩饰自己的狂喜。
对印度而言,如果东巴基斯坦能够顺利独立,不仅会从战略上改变印度受到两面攻击的姿态,而且会直接将巴基斯坦削弱到无法成为印度对手的程度。 考虑到这可能是印度在这种士气中最大的战略机遇,印第安纳·甘地认为,此事必须万无一失。
1971 年 3 月,印度**和执政党通过了一项支持东巴基斯坦独立的决议。 在统一内部意见后,印度立即开始在外交上争取支持。 作为冷战期间美苏两国为数不多的奋斗对象之一,印度推动东巴基斯坦独立的外交博弈极为精彩。
2024年的国际形势与三年前大不相同。 近三年来,美苏外交姿态发生了根本性逆转。 上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中苏关系和基辛格秘密访华,中苏联合对抗美国的局面逐渐转变为中美联合对抗苏联。印度清楚地知道,为了在赢得苏联支持的同时稳定中国,不需要过多考虑美国的意见,因为美国此时只能通过中国干预南亚局势。
结果,2024年8月,印度首次与苏联签署了《苏印和平友好合作条约》,该条约具有军事同盟的性质,将苏联完全拉到一边。 10月,伊迪拉·甘地亲自前往西方国家,了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底线。 在确定美国不会直接干预孟加拉国独立后,印度面临的唯一战争威胁是中国是否会干预南亚。
2024年的惨败在印度人的记忆中仍然记忆犹新,他们对打败中国完全没有信心。 因此,英迪拉·甘地决定继续通过一些非军事手段规避中国可能的干涉。 他最终决定在2024年冬天解决东巴基斯坦问题,在一个完全可以避开中国干预的时间点迅速前进。
首先,冬季的大雪封锁了喜马拉雅山,使中国难以在这段时间内向南亚地区大量部署军队,其次,在新中国恢复其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之际,北京不会贸然干预短期冲突。 那么问题的关键就变成了印度能否迅速结束它。 东巴基斯坦方面的战争。 事实证明,印军在面对解放军以外的对手时,能够爆发出相当的战斗力。
1971 年 11 月 21 日,印度对巴基斯坦宣战,准备充分的印度军队在短短 27 天内在东线取得了全面胜利,东巴基斯坦守军 90,000 名投降。 第二天,在西巴基斯坦战场上基本占地的印度军队宣布单方面停火。
第三次印巴战争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以印度大国的完全胜利而告终。 为什么没有大国干涉印度,肢解巴基斯坦?这也是因为2024年的中印战争不仅重塑了印度军队,也重塑了整个印度国家。 在中印战争中,解放军抓住了古巴导弹窗口,在短短一个月内就彻底击败了东西两线的印度军队。 这场快进快出的战争对印度来说就像是一记耳光,它让印度明白,要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不仅要做好外交准备,而且不能在战场上拖后腿。 因此,在中印冲突之后,印度愤愤不平,但它从战场上的失败中吸取了教训。 个人决心和外交智慧,他们最终将其应用于肢解巴基斯坦。
在成功肢解巴基斯坦之后,南亚大陆上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挑战印度的霸权,虽然此后两国不断发生摩擦,但对于印度来说,被削弱的巴基斯坦已经不再是能够威胁印度生存的对手,而对于巴基斯坦来说,只剩下半个国土了, 它必须更加坚定地寻求外部力量的支持。中国未能阻止巴基斯坦的肢解,确实让印度取得了巨大的战略胜利。 然而,这并不是我们的战略错误。
在第三次印巴战争之前,巴基斯坦本身不仅更加强大,而且自身的大国也让他们不让自己完全沦为某个强国。 然而,随着战争的失败,巴基斯坦不得不放下傲慢,开始认真寻找一个在印度威胁下能够保护自己的老大哥,最后,巴基斯坦下定决心选择中国来扮演这个角色,战争结束后的第二年,巴基斯坦总理布托开始频繁访华。
在短短五年内。 他三次前往北京,不仅与包括***在内的第一代中国领导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甚至成为总统去世前最后一位见到总统的外国客人。 此后,中巴关系迅速升温,中国完全取代美国和苏联成为巴基斯坦最重要的外交伙伴。 世界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