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是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但人们已经探索了它数千年。 一代又一代的人兴高采烈地研究它,对它充满了无限的遐想。
我们从物理课上学到,光是一种没有物质的自然现象。
虽然随处可见,却散发着迷人的气质。
它是地球上万物的生命之源,它给我们带来温暖,它为天气提供动力,它触发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它是物质的粘合剂,甚至可能是通往时间的唯一途径。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狭义相对论是由电磁相互作用形成的电磁波。
正如塞缪尔·约翰逊所说我们都知道什么是光,但要说清楚并不容易。
但它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人们在探索它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
本著作《光的故事:探索人类对光的持久迷恋》试图追溯人类探索光的过程和不断被颠覆的认知。
作者布莱恩·克莱格(Brian Clegg)拥有剑桥大学自然科学硕士学位,是著名的科普作家。 在书中,他以平易近人的写作风格,用幽默有趣的轶事,呈现了人类探索光的历史,以及围绕光的科学发展和思想创新的演变。
古埃及人认为太阳是拉神的眼睛,拉神是所有生命和创造的源头,神和光在宗教中总是结合在一起,认为光是神圣的,不能被亵渎,这也反映了早期人对光的崇拜。
后来,人们开始用好奇心去认识世界,用逻辑来解释世界,去思考光的本质。
中国哲学家墨子和他的**发现了小孔成像技术,这是现代摄影设备的基础。
欧几里得认为光是直线传播的,视觉取决于阳光与眼睛发出的光的相互作用。 罗马托梅勒通过实验发现了光的折射并进行了测量。
而哥白尼的“日心说”颠覆了人们的认知,他为此献出了生命。
牛顿用三角透镜将一束白光分解成彩虹色谱,首次描述了光的颜色组成,并提出了光束由粒子组成的想法,颠覆了人们的认知,引发了关于光是粒子还是波的争论。
直到2024年法拉第在一次公开演讲中提出光与电磁的关系,他才指出光的本质是电磁波。 此前,他只敢把这个假设写在信封里,希望别人在他死后发现。
后来,麦克斯韦、赫兹、爱迪生、普朗克、爱因斯坦、费曼等一批科学家相继追寻光的本质,望远镜、灯泡、液晶显示器、激光笔、全息图等,都是追求光的道路上的一系列发明。
现在,人们已经发现了可以减缓光传播的慢速半透明眼镜,并试图控制光的传播速度。 如果未来的人们在实验室中传输信息的速度比光还快,他们也许能够回到过去。 想想看,是不是很神奇?
查里德·费曼曾经说过,用眼睛可以直接检测到的东西并不是世界上唯一的东西。
自从人类学会用火,发明了电灯以来,人类探索光的每一步都代表着一个时代的进步。
光不仅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关键,也是人类的精神和希望。
这是一本非常好的科普书,语言生动有趣,读起来通俗易懂,内容丰富,如果你对这方面感兴趣,不妨去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