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邀请 |黑铁
为什么A股多头做空,空头做多?如果看一下M2 GDP占**市值GDP的比值走势,超发货币拉动经济增长和经济增长的边际效用已大大降低,这可能是2024年年中以来易跌难升的最大宏观因素。
从巴菲特指标看中国和美国**
截至12月21日,上证综指和道琼斯指数年内分别上涨-525% 和 +119%,两者的跷跷板效应加剧。 高盛(Goldman Sachs)将明年的标准普尔目标上调至5,100点,比第20点高出8点56%。然而,巴菲特似乎更加谨慎。 其伯克希尔第三季度报告显示,该公司的总现金达到15724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
为什么中美两国的表现如此不同?利用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指标。 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曾经说过,总市值占GDP的百分比“可能是在任何特定时刻评估估值的最佳单一指标”。 根据价值大师**的估算,截至本月19日,被称为“全市场指数”的威尔逊5000指数的市值是以美国去年GDP总量计算的,比例为1746%,高于 2009 年 2 月的 51 个8%。
同样,截至12月21日,中国大陆总市值**与上年GDP总额的比率为553%,2005 年 12 月为 %,2007 年 10 月为 %,2015 年 5 月为 92 %1%。如果按未来8年的年化收益率计算,中国和美国**为1059% 和 11%,中国**被严重低估,美国股票被严重高估。
增加回购和取消比例有望推动增长
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在中美的指标差距在收入方面如此巨大,另一种解释是中国企业专注于收入而忽略了利润。 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和光伏板块为外贸“新三”,年初为机构增仓和重仓,今年前三季度,累计出口增加41个7%,年内相应行业指数下跌。 6% 和 106%。
日前,高层制定了明年宏观战略:“要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稳定增长的重要支撑。 “再者,即使是新三大产业也不应该过度投资,否则将面临增产不增利的局面。 从宏观指标看,M2 GDP占比为081 次, 143 次和 22倍,超发货币拉动经济增长的边际效用急剧下降。
当量化宽松未能刺激经济时,日本央行选择转向蓝筹股,日经225指数在过去12年中上涨了2%92倍的主要原因。 美联储的回应是降低实际利率,并为美国公司回购提供低成本的融资环境。 据彭博社数据显示,去年A股回购规模相当于120家6亿美元,股息30296亿美元;美股回购规模为1.16万亿美元,分红规模为7108亿美元,回购成为美股牛市的最大驱动力。 根据标准普尔道琼斯指数,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了83% 和 -365%,本季度回购总额分别为1749亿美元和1856亿美元,且有越来越多的买入趋势。
如果A股蓝筹股想要效仿美股**,最简单的策略就是提高回购和撤销比例。 目前的情况是,回购的规模不仅远低于现金分红,而且90%以上用于股权激励,并没有增加每股净资产收益率。 据中证建投统计,2024年A股、港股、美股回购占当年归母公司净利润的比例分别为。 69% 和 643%。
从A股的历史来看,2005-2024年是股改牛市,2014-2024年是杠杆牛市,有人开始期待未来注销回购牛市。 从可行性来看,央企蓝筹国企和国资委高度控制的国有企业可能成为长期企业,或有两种方式:一是大股东实施分红再投资策略。 二是公司回购注销**,以取代部分现金分红。
2024年,中石油以167元的**发行了40亿A股(此后一直没有进行过股本扩张),现在股价是1063元,依旧是破门的概念。 中石油今年已支付约787亿元(含税),如果将股息的一半以上用于回购和注销,股价翻倍不是梦。 一旦类似的情况延伸到中国前缀板块,可以预期A股将上涨。
从美股蓝筹牛市的特点来看,重量级股取消回购的规模远大于机构甚至股东的净卖出金额。 据统计,12月8日当周,美国银行客户**资金净流出10亿美元,为10月以来首次,机构投资者和套期保值者外流突出。 与此同时,企业客户回购在本周加速,为14年来第二大资金流入。
从这个角度来看,A股投资者之所以在听到差异时变色,是因为公司上市后,无意取消回购,而是退出高位抛售。 本周,有专家学者建议暂停IPO。 笔者认为,A股IPO的问题不在于供应过多,而在于定价太贵,买方容错率低。 例如,美股的巴菲特指标是316倍,表明A**值和融资规模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目前,新股“高发行估值+高募资超额+高上市首增”现象频发,成为打击市场情绪的罪魁祸首。 根据Choice数据,截至12月19日,今年共有304只新股登陆A股,比去年减少121只首期募资总额3496亿元,同比下降40%42%。今年下半年,9月份只有11只新股被接受,其余月份都没有被接受。 这表明“分阶段受理IPO”已经落实。 **仍未上涨,或期待新IPO定价政策,即一级市场将向二级市场带来利润。
(本文刊登于12月23日出版的《市场周刊》)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 文章中提到的**仅供参考,并不构成买卖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