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对每个中国人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我们几乎都有用笔写字的经验,而陌生是因为书法作为一门艺术不仅仅是书写那么简单。 因为书法不只是书写,体现在**上,总有一种难以形容的感觉。 方建勋的《中国书法十五讲》从专业的角度对这个问题做了通俗易懂的解读,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审美与实践、法与道的关系上。
《中国书法十五讲》,方建勋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只要会写字,就算是有书法实践经验,但审美能力是写不来提升的,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文化素养作为支撑。 方建勋的著作从美学入手,从书法的前世今生到精神、气、骨、血肉,将经典作品一一讲述,在欣赏经典的过程中,总结出美学中书法的一些核心精髓。 艺术与工艺的区别在于美学,对于学习书法来说,最好是“眼好,手低”,而眼力(美学)决定了手下笔墨的上限,否则再怎么练习也只能沦为机械的重复。
学习书法的人可能已经体会到,在书写的过程中,会逐渐学到很多关于传统文化的其他东西:阴阳的平衡、存在与不存在的运用、虚实的共存、......文人的乐趣写作就像一艘渡船,载着我们走向传统文化的更深处。 “内在力量”和“书外工作”的概念在本书中被多次提及。 方建勋曾引用苏轼的“退笔成山不光,读千卷开始通灵”为证,阐明学习书法不足以磨练技法(“字内功”),还需要培养气质和灵性,最好的方法就是读书。 这个理念也贯穿全书,不仅涉及结构、笔法、点绘,还强调了笔墨所传达的个人气质、传统审美和时代时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较为全面视角看待书法艺术的良好窗口, 也能更深刻地体会到传统文化艺术的全息本质。
在大多数情况下,“书法”和“书法”这两个词很常见,但如果仔细区分它们,你会发现两者之间还是有一些区别的,反映出对“书法”的不同认知。 法是多元的,而道是统一的。 在这本书中,方建勋不仅阐释了各种“规律”,还从“规律”中提炼出千变万化的“道”。
俗话说“词条必正”,现在写书法的人很多,市面上各种书法课程,所谓“正道”是什么?每个书法老师和学习者大概都会有自己的看法,而本书试图**这个问题。
首先,本书所用的插图大多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作品,最后在学习指南和**上附上一些经典题词,多读书,参观这些经典作品,有助于培养基本判断力——只有当你的基本稳定稳定时,你才不会在各种观念和墨水面前迷失方向。
其次,基本的稳定性很容易导致偏见,偏见会遮蔽我们的眼睛去欣赏更美好的事物,而方建勋在阐述一些“规律”时则比较克制,充分尊重书法的偶然性和敏捷性,比如在第五讲“结构”中,说字的“精神结”的位置如下: “精神结——视觉中心,它可能在'真实的地方',也就是一幅小小的画,也可能在'虚拟的地方',也就是在空白处。” ”
总之,“灵结”因字而异,我们可以掌握一些基本的“法”,但如果坚持下去,就会在更终极的意义上偏离“道”。 按照老庄的观点,“会说话的,也是粗的;能感兴趣的人,也是事物的本质”。 “法”是一种可以说是肤浅的真理,而“道”只能说不出来,是含蓄的,而为了粗而舍弃本质,就是舍弃原著,追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死”。 书法是一门反设计的艺术,一本好的书法教科书应该是去中心化的,对能说的“法”了如指掌,对不可言说的“道”保持敬畏,把想象和创作的权利还给读者。
读完这本书,一方面可以增加一些必要的书法知识,另一方面可以让读者意识到书法不仅仅是书写,更是可以深入研究和领悟的东西。
作者:吴蛮。
文:吴蛮 编辑:周一谦 编辑:朱子芬。
*请注明本文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