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7日,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北海道函馆市海岸突然出现大量沙丁鱼尸体,并沿着整个海岸绵延约100米,震惊了见惯了强风大浪的渔民!
不少当地居民表示,这是他们第一次看到这么多沙丁鱼尸体这么大被冲上岸,不少居民赶紧捡起沙丁鱼尸体带回去做饭吃。
大多数网友看到这个消息后的第一反应是怀疑日本是否肆意排放核污染水,造成大面积海洋生物
沙丁鱼是鲱鱼纲鲱鱼的总称,外观呈银色,体长为15 30厘米,体重为85 175克,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
沙丁鱼属于海洋自然生态链的底端,单体缺乏攻防能力,容易被鲸类、海豚、鲨鱼、金枪鱼等捕食,所以在进化的过程中,沙丁鱼进化出了群居的能力,虽然在绝对的权力面前,沙丁鱼还是逃不掉被吃掉的命运, 但也不是一点没用。
当天敌逼近时,沙丁鱼会展开防御阵型,形成球形,而一些弱小的天敌在找不到机会进食后会考虑其他食物,而一些强大的天敌则不会后退,会直接冲进去,这时沙丁鱼群会突然改变阵型, 而天敌只能吃一小部分。
正如所谓的福祸潜伏,沙丁鱼的习也导致了它们在被人类抓到时的“湮灭”,人类也喜欢抓群居的沙丁鱼。
最受关注的问题是核污染水,日本不顾全球反对,决定公开排放到海洋中,迄今为止已经排放了超过 230,000吨。
按照正常的传播速度,估计日本周边海域大部分已经受到核污染水的影响,所以在这次大规模沙丁鱼死亡事件中,大家的第一反应一定是朝着“核污染水”的方向思考。
我个人的看法是,虽然有可能,但可能性不大,因为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核辐射会引起基因突变,超过一定剂量会导致死亡,而且判断是否是核辐射致死很简单,肉眼看沙丁鱼是否变形就足够了, 当然,沙丁鱼也可以被带到该机构进行测试。
我之所以认为核污水不太可能,是因为核污水的污染是持续的,除了沙丁鱼之外,肯定还有其他大面积死亡的海洋生物,而这次事件除了沙丁鱼之外,很少有其他鱼类大量死亡,而且不是连续的,而是突然的。
那么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呢?让我们从另外两个案例开始。
2024年2月,日本陆奥湾东侧青森县横滨町附近的海岸上出现了大量沙丁鱼尸体,在海岸上绵延200多米,完全无法下身。
2024年10月,在日本熊本县天草市的一个渔港附近发现了大量沙丁鱼尸体,据当地清理,重达90吨。
为什么沙丁鱼是许多鱼类大规模死亡的主角?
这是因为沙丁鱼对水温的要求非常高,再高一点就不够,再低一点就不够,而且它们很脆弱,动不动就死了,所以沙丁鱼往往成群结队地生活在较冷的深水和保持恒定盐度的水域中。
如果把沙丁鱼看作是海洋中的食草动物,那么它们必然会被大量的食肉动物猎杀,总之,沙丁鱼是海洋中捕食者的口粮,每天都有大量的沙丁鱼被吃掉。
面对天敌,沙丁鱼除了会以圆形防御阵型的形式惊慌失措地逃跑,万一这群沙丁鱼逃到温度不合适的水中,就会出现集体死亡,而一旦沙丁鱼数量过多,还可能因为耗氧过快而造成缺氧死亡。
从历年沙丁鱼大规模死亡案例的分析中,不难知道沙丁鱼对水温和生存环境相当挑剔,当然,除了天敌的追捕和捕猎,导致沙丁鱼在其他不适宜水域集体死亡外,自然温度的变化也会是一样的。
在冬季和夏季,一旦气温骤降或上升,沙丁鱼也会大面积死亡,尤其是在寒潮断断续续的冬季。
因此,从综合分析来看,核污染水的概率是不能保证的,但概率很低,冬季气温骤降导致沙丁鱼死亡的概率更大,如果有天敌捕猎,概率就更大了。
目前还没有对这一事件做出官方回应,但日本不应该将污水排放到海洋中,无论沙丁鱼的死亡是否与受污染的水有关。
在这起大规模的沙丁鱼死亡事件中,有报道称当地居民去海滩捡了很多沙丁鱼,并计划回去做饭吃
答案无疑是否定的。
日本周围的海水充满了核废水,即使被海水稀释,许多有害物质仍然被高度超标,沙丁鱼体内一定有残留物。
此外,沙丁鱼死亡后,细菌和微生物会疯狂繁殖,并通过水流传播,因此即使有些沙丁鱼表面没有明显的腐烂迹象,仍然不建议食用,应由专业人员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