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后,今年第三轮存款降息即将到来!
12月22日,《国际财经报》记者发现,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等均已在其官网更新存款挂牌利率。 记者注意到,本轮调整范围较9月1日第二轮下调范围更广,定期存款、协议存款、通知存款利率均有不同程度下调。
今年第三次降息。
根据各家银行最新公布的利率表,目前定期存款三个月挂牌利率为115% 为期 1 个月,持续 6 个月1年35%45% 和 1.两年65%, 195% 和 2 五年0%,调整方式延续了以往存款期限长、价格低得多的风格,本轮降息也在10个基点-25个基点之间。
值得注意的是,与9月1日的第二轮降息相比,本轮降息涉及的存款类型更多。 《国际财经报》记者梳理发现,协议存款和通知存款也在调整范围内,利率整体下调20个基点。 其中,7天期通知存款利率跌破1%至08%。此外,定期存款中,定期存款计息存存利率也整体下调10个基点。
纵观今年三轮存款降息,9月1日,两年期一次性存取利率下调20个基点至2%以下;经过这一轮调整,三年期一次性存款和一次性利率也进入了以“1”字开头的时代,目前只有五年期利率维持在2%。 整体降幅方面,3年期和5年期一次性存取利率较年初均下调65个基点。
刺激消费的信号。
今年以来,存款利率为何频频下调?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这与近年来我国经济复苏面临的复杂内外部环境、银行业经营压力加大、市场利率持续下降、存款市场供求结构等有关。
近年来存款利率快速下降的现象仍需处理,这与特殊的宏观经济环境有关。 随着经济逐步复苏,利率也将相对稳定。 周茂华说。
疫情前的中国货币政策已从小幅宽松转为温和正常,主要目的是减缓经济过热,防止硬着陆。 疫情期间,利率政策逐步放松,到今年疫情封控结束,降息越来越频繁。 上海交通大学金融学高级学院副教授李楠分析,“主要原因是市场预期的报复性消费没有出现,房地产风险暴露出来,社会需要刺激消费因素。 此时降息,从更大意义上说,是年底年初刺激消费的信号。 ”
李楠在采访中进一步指出,当前消费低迷的主要原因是供给侧不景气,导致就业不佳,社会居民未来获得持续稳定收入的信心不足。 消费者信心的恢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通过降低利率刺激消费的尝试有限,根本解决方案在于供给侧。
未来仍有下调空间。
临近年底,是银行迎接新年“开门红”的关键节点。 12月20日,12月LPR(贷款市场**利率)发布,1年期LPR为345%,5年以上LPR为420%,已经连续四个月“停滞不前”。
一般而言,LPR与存款利率的降低方向有关,但在时间和幅度上并不形成绝对的相关性。 LPR作为银行间拆借利率,与银行在短期敏感时期平衡资产负债的操作行为有关,长期与存款利率有关。 “李楠说。
周茂华指出,目前,国内经济尚未恢复到潜在水平,经济复苏存在一些失衡,海外需求不明朗,国内逆周期、跨周期调节将适度加大。 预计未来LPR仍将在一定程度上下调,主要是为了引导金融机构合理降低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降低消费和投资成本,进一步提振微观实体活力,助力经济加速复苏。
考虑到银行净息差压力缓解还需要一段时间,预计后续LPR利率将需要央行+**改革的支持,引导整个市场的利率中心进一步下行。 周茂华进一步分析道。
未来存款利率下调空间有多大?
李楠在采访中分析,整体来看,存款利率进一步下调的空间不大。 “首先,我国货币政策总体每3-4年从某个调整方向回归正常周期,我国自疫情以来已经降息3年,货币政策效果略有下降,应该回归正常,值得观察。 李楠分析,“其次,中国货币政策对GDP的贡献持续下降,因此小幅货币调整不适合经济低谷的刺激,大幅度的货币调整没有信心。 第三,在金融市场中,由于资产普遍短缺,不少地方利率出现倒挂,影响了金融机构的正常运作。 ”
最后,与定向国债等货币手段不同,降息是非定向增补货币,但房地产和**无法被当前市场吸收,降息可能导致CPI上升。 今年以来,消费需求疲软,CPI涨幅整体处于低位运行,再次降息是否会对CPI上涨产生刺激作用还有待观察。 “李楠进一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