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从事职业足球的国家来说,职业联赛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的足球发展水平。 最成功的职业联赛是前五大联赛,除了前五大联赛之外,欧洲没有一个国家赢得过世界杯。 日本足球的成功也始于职业精神。 中国实施职业联赛已有30年,但为什么收效甚微?在当前条件下,如何推动中国职业联赛高质量发展?
一先天性缺陷
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从一开始就没有彻底进行,也没有完全按照市场规律运作。 当时,A队之所以能够生存下来,一半是靠“吃皇帝的食物”,一半靠“拉赞助”。 换句话说,职业化名义上得到了实施,但它并没有解决职业俱乐部所依赖的资金问题**。
另一个先天性缺陷是格式。 原来的16支A联赛球队被拆分并扩大为A-A和A-B,只有12支A-A球队参加顶级联赛。 12支球队的双循环联赛意味着每支球队在一个赛季中只打22场联赛。 这么少的比赛,怎么能保证球员的竞技状态呢?又如何获得俱乐部运营维护所需的门票收入呢?比如,如果德云社一年只进行20场相声,那么郭德纲早就喝了西北风了。
因此,在顶层设计方面,我们的专业性并不“专业”。
2. 发育畸形
在中国超级联赛时代,由于当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企业投资足球的积极性也比较高,金源足球开始占了上风。 然而,由于跟不上制度设计的步伐,职业足球并没有按照自己的逻辑变得更加规范和成熟,反而形成了很多足球乱象。 一是一是一意孤行,就连本土球员的转会也被炒到了天价,甚至很少有年轻球员愿意留在国外;二是俱乐部易手频繁,名称一换再拖,球迷们3年不看比赛,可能都不知道现在熟悉的球队是什么三是用钱铺路,滋生腐败,连足协主席都坐牢;四是退出将退出,江苏苏宁夺得中超冠军,昆山队成功但陆续解散,职业联赛的稳定性受到了极大的干扰,每年级别的球队数量都只够用,职业联赛的门槛越来越低。
三、来源清晰
所谓“清源”,就是让职业联赛和职业俱乐部回归原貌,适当提高准入门槛,而不是缺母,保证参加职业联赛的球队基本稳定,同时大力发展青少年足球和业余足球,夯实职业联赛基础。 具体建议如下:
首先,将现有的**职业联赛调整为两个级别,将现有的48支职业球队压缩为38支,即中超联赛18支,中超联赛20支。 职业联赛之所以要保持18支球队以上的规模,主要是为了保证比赛数量符合职业联赛的一般标准,避免因长期中断和外援不归而导致竞技地位下降。
二是中国乙级联赛退出职业联赛,将中国冠军联赛更名为中国丙级联赛,完善二级业余联赛机制。 目前,中国乙级联赛基本没有职业联赛特色,如非双循环赛、无外援、无电视转播分成、基本无门票收入等,不如回归业余联赛。 这不仅减轻了俱乐部的负担,也有助于保持业余联赛的活力。 欧冠这个名字不起眼,很容易被误解为二级联赛(英冠是介于英超和甲级联赛之间的联赛),或者委婉一点,叫做中国丙级联赛。
三、中超联赛和中超联赛将继续实行主客场制第二联赛实行赛制,分为4个阶段进行双循环赛;中国C联赛首先采用分区赛制,参赛队伍实行赛制,确定最终排名。
一家人的话,扔砖头领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