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台积电在高通设厂,引起了高雄市民的不少不满,据台湾《华夏电子报》报道,台积电的投资遭到了不少当地人的批评,甚至导致一些人走上街头**,要求台积电尽快回应公众的担忧。
按理说,这么大的芯片厂在当地投资,当地居民还要鸣叫放鞭炮,毕竟台积电这么大的体量,落户高雄势必会给当地带来税收和就业方面的各种好处,但现在,为什么高雄市民如此讨厌台积电的投资呢?
原来,近两年来,全球罕见出现“缺芯潮”,台积电作为各大晶圆代工厂,一下子成了“香包子”。 于是,台积电开始投资在世界各地扩产,岛上的高雄是新划定的“风水宝地”。
然而,由于市场环境不景气的影响,台积电不得不减少产能投资,原定在高雄成立的7nm晶圆厂被推迟,而近日,台积电再次宣布原定的28nm晶圆厂计划也被取消,原定收购ASML光刻机订单的计划也被炸毁。
对于这种倒退的投资者,高雄人自然是不满意的,更何况,因为台积电来了,当地的房价一直“蹭”到顶,但现在台积电不来了,房价早就“回不去了”。 还没来得及趁机,许多相信台积电的普通市民和***市长陈启迈,最终成为这场闹剧的最大受害者。
高雄市民负有责任,台积电美日建厂计划不变
按照一般的投资逻辑,对于台积电来说,如果建厂成本较低的高雄难以为继,那么其海外建厂的步伐就应该尽快停止。 毕竟,与高雄相比,台积电投资的美国亚利桑那州工厂和日本熊本工厂的建设和运营成本更高。
然而,台积电却在行业不景气的背景下对外界表示:“只有美国新工厂和日本熊本工厂的进展不变”,而面对当地企业的奉承和伤害当地人民的做法,**的高雄市长陈启迈却无所作为, 而只用了一句“尊重台积电布局与市场考量”,敷衍了不满的民众和各种新闻**。
2024年5月,台积电在美国的种种压力和美国的推动下,正式启动了在美国的建厂计划。 然而,作为外国投资者,台积电在美国的处境可谓是十分委屈。 首先是投资金额,原本台积电决定投资120亿美元,但美国不做,强行要求台积电提高到400亿美元。
当工厂的原型完成时,台积电要求美国补贴建厂,美国人再次“变脸”,要求台积电将机密的客户信息和相关工艺技术交给美国。
就在台积电将台湾工程师连同家人、飞机陆续拖到美国后,拜登虽然亲自出席了搬迁仪式,但随后,台积电与当地**、社会组织的矛盾就凸显出来了。 由于台积电持续派台湾经验专家参加员工培训,美国对此不满,认为这是台积电变相引入底薪工人,剥夺美国当地民众的就业机会,甚至BCTC以此为借口,要求联邦立法者阻止台湾赴美签证。
台积电在日本熊本县的建设进程也充满了曲折。 要知道,日本熊本县菊阳町这样一个人口小镇,突然挤进了这样一个芯片巨头,一下子引发了当地的交通拥堵,房地产和人才竞争飙升,而台积电要面对的主要问题就是“缺工”,当地企业本来就存在缺工人的问题, 而现在台积电一来,当地的“人口短缺”将进一步加剧。
然而,即使海外接连碰壁,台积电也不愿意回到岛内和大陆扩大生产,而是抱着美国和日本等国家的大腿越来越远。
三星也“选边站”,但中国不买账
和台积电一样,韩国的三星在中美**摩擦刚出现时也想“在鸡蛋上跳舞”,三星在中美两国都有工厂,一方面在美国销售手机和电器,另一方面为中国企业提供半导体芯片。
不过,虽然三星的算盘打得不错,但现实却很瘦,就在三星的洗衣机被美国征收50%的进口关税后,三星完全站在了美国一边,毕竟作为美国的“小追随者”,韩国的前途和命运都掌握在美国手中, 三星如何摆脱美国的桎梏?
美国“芯片”禁令一出台,台积电和三星就开始控制中国的芯片,台积电直接切断了华为等公司的芯片代工业务,三星也禁止向中国销售高端芯片。 此外,两大芯片厂商,也趁美国建厂,和台积电一样,三星也没能摆脱在美国“翻槽”的厄运。
去美国建厂,切断对中国的芯片供应,台积电和三星不仅没有赚到什么好东西,反而投入了数百亿美元,还不得不承担失去中国大陆市场的共同损失,以三星为例,芯片卖不出去, 库存持续未售出,三星财务营收减少,占比高达96%。而台积电也因为大陆市场的下滑,面临着市场需求的大下滑,不然也不会砍掉岛内高雄工厂项目,引起舆怨沸腾,内外都不是人。
如今,这两大芯片厂商只记得在大陆市场一帆风顺的“好日子”,但当他们与美国站在一起,帮助限制和打压中国半导体产业时,他们应该会想到自己会有今天的这一步。 更重要的是,随着中国国内芯片和半导体产业链的崛起,中国芯片的自给率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