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寒冬寒意,医药行业基本上每天都充斥着裁员、清算、断管、破产的消息。
然而,一个“异常”现象是,与去年相比,BD交易和并购的数量有所增加。 就在刚刚过去的12月26日,传来一则重磅消息:阿斯利康正式收购Gracell Biologics,交易总额约12亿美元。
这说明中国生物技术管线质量越来越好,前沿、IP实力或科研质量都达到了行业前列!对于此次并购,有从业者乐于评论。
除了感受到行业的积极变化外,梳理后发现,今年的TOP10并购与去年相比有以下新趋势:
跨国公司大幅加强了并购,直观体现在金额的增加上,去年TOP10的进入门槛是143亿美元,今年翻了好几倍,达到41亿美元;第一名从278亿美元飙升至430亿美元。
去年优胜、住友制药、INCYTE等中型企业作为收购方进入前10名,今年,除渤健、安斯泰来外,其余收购方均为市值超过1000亿美元的巨头。
今年TOP10收购的适应症更加集中,主要分为肿瘤学、免疫学和神经科学三个领域。
过去,外资公司以BD管线资产和股权投资的形式赴华寻找标的,但随着阿斯利康正式收购Gracella,标志着第一家被跨国公司公开收购的中国生物技术公司的出现。
谁是2024年最聪明的“男孩”
今年,全球研发最热门、最广押的领域,一定是ADC这个名字。 虽然在前10名中只占了两个席位,但占了近一半的份额。
今年3月,辉瑞已经宣布同意以430亿美元收购Seagen,并于12月正式完成交易。 辉瑞表示,Seagen预计到2024年将实现77亿美元的收入,复合年增长率为28%。
上个月底,艾伯维宣布以101亿美元收购Immunogen,这是今年ADC领域的又一笔重磅交易。 对此,艾伯维指出,此次收购的主要理由是利用阻燃ADC药物帮助艾伯维加速进入实体瘤领域,并在未来十年为艾伯维贡献有意义的收入增长。
数据显示,这两项收购完成后,2024年商业化的15款ADC药物中,有13款已归MNC所有,牢牢控制了市场份额。
神经病学领域的收购占据了三个席位。 这些是BMS收购Karuna,艾伯维收购Cereve和Biogen收购Reata Pharmaceuticals。
Karuna最重的管线称为“Karxt”,是一种口服的、在研的M1 M4毒蕈碱激动剂,是治疗精神和神经系统疾病的首选药物,包括精神病和阿尔茨海默病的精神症状。 FDA已经接受了其NDA,如果获得批准,KARXT将成为几十年来第一个具有新药理机制的方法,即**精神病**。
Cerlevel正在开发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癫痫和其他精神疾病的药物。 Cerevel用于治疗精神疾病的实验性药物emraclidine目前正处于中期试验阶段。 根据艾伯维发布的新闻稿,Cereve将特别加强艾伯维在精神和神经系统疾病领域的产品组合。 “这些领域仍有大量未满足的市场需求,”该公司表示。 ”
渤健以59%的溢价**收购了Reata Pharmaceuticals,走的是罕见病路线。 今年3月,Reata的NRF2激动剂OM**eloxolone被FDA批准作为FIC药物上市。 经过9年的开发,该药物适用于超级罕见疾病“Friedreich共济失调”。 但更重要的是,NRF2激动剂可以改善细胞线粒体的功能,这是对抗阿尔茨海默氏症和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等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因素,这与渤健对阿尔茨海默氏症的长期关注不谋而合。
免疫相关在前10名中的比例也相当高。 默克公司以 108 亿美元收购了普罗米修斯,罗氏支付了 71 亿美元的首付款和 1 美元近期的里程碑付款为5亿美元,收购了Tel**Ant,这两家公司都针对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的两种适应症的TL1A。
在新技术手段方面,核医学是一个仍处于蓝海的领域,通过对瑞泽生物的100%溢价收购,BMS已经率先占据了一席之地。数据显示,瑞泽生物进展最快的管线是“RYZ101”,旨在将合成放射性同位素锕-225递送至肿瘤,评估药物**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EP-NETs)的进程已进入期临床试验,如果期临床试验能够成功,有望成为首个获批的锕-225放射性药物**。
为什么MNC在寒冷的冬天经常拍摄?
有趣的是,与去年相比,并购交易的价值大幅增加,而不是在寒冷的冬天下降,2024年11月中旬至2024年11月中旬的并购活动与前12个月相比增长了37%。
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难解决。 跨国公司基于自身产品和战略需求,不惜重金做强优势领域,应对专利悬崖。 以连续三次登上TOP10的BMS为例,早在2024年就提出了“珍珠串”计划,随后几年,通过不断收购和联合开发,获得了数十个在研品种,开启了多元化之路。
2024年8月,BMS以24亿美元收购抗体药物制造商Medarex,并收购Yervoy和Opdivo两条产品线,在肿瘤免疫领域创造了先发优势。
2024年11月,成功完成740亿美元收购新基,在血液学、免疫学、炎症学等领域获得多项高潜力产品管线,实现医药史上最大的企业收购。 这笔交易也很快得到了回报,多发性骨髓瘤的“重磅”药物来那度胺Revlimid在第二年的全年销售额达到了12160亿美元,迅速成长为BMS业绩的新支柱。
2020 年 10 月,该公司宣布以 131 亿美元收购 Myokardia,以进一步补充和扩大其心血管药物管线。
然而,在这一系列的资产剥离和并购中,总会有“绿黄”的窗口期。 随着2024年Revlimid专利到期,O药销售增长势头减弱,BMS营收出现一定下滑,今年第三季度营收约110亿美元,同比下降2%。
在第三季度财报会议上,BMS表示,包括CAR-T药物ABECMA、心脏药物Camzyos、贫血药物Reblozyl和牛皮癣药物Sotyktu在内的多款新药的推广时间比预期的要长,而达到100亿美元的新产品组合的销售不得不推迟一年。
在营收压力下,BMS亟需寻找下一个拳头产品。 10月,BMS以58亿美元收购了Mirati Therapeutics,收购了KRAS抑制剂并加强了其肿瘤产品组合12 月 22 日,它宣布以 140 亿美元收购 Karuna,大力押注精神病学市场12月26日,公司以41亿美元收购瑞泽生物,在核医学领域崭露头角。
除了并购之外,BMS今年也频繁进行BD动作,近期与百利天恒合作首付8亿美元,潜在总额达84亿美元,创下全球ADC领域最大BD交易纪录。
BMS并不是唯一一家应对类似压力的公司。 有分析人士计算,在美国和欧洲的19家大型生物制药公司中,百时美施贵宝、安进和辉瑞是受仿制药威胁最大的。 到 2030 年,BMS、安进和辉瑞预计将在 2025 年分别占两家公司总收入的 % 和 28%。 安进的9种明星产品将在2024年至2024年期间面临专利到期,到2024年,辉瑞将失去11种药物的专利独占权。
对此,所有跨国公司的反应都差不多:安进在2024年并购前10名中占据了两个位置,其以278亿美元收购Horizon Therapeutics在当年位居榜首辉瑞促成了今年最大的一笔合并,即以430亿美元收购Seagen,这是迄今为止ADC药物领域最大的一笔收购。
未来不断分化,强者更强
普华永道的一项研究将 2022 年 11 月中旬至 2023 年 11 月中旬的并购活动与前 12 个月的并购活动进行了比较,发现虽然交易价值增长了 37%,但交易数量下降了 8%。
这个结果似乎有悖常理。 因此,超过一半的生物科技公司没有足够的现金来维持超过18个月的运营,因此他们降低了知名度,提前了融资阶段,并为过冬储备了现金,整体并购环境偏向于买家。 按照这个逻辑,买方应该趁机降低**“扫”,使成交数量增加,平均成交金额减少。
但现实恰恰相反。 有分析认为,一个可能的原因是,虽然新冠疫情引发的波动性逐渐消退,但因长期加息、地缘政治危机和**链重塑,**链的经济脱钩和重塑仍在进行中。 面对一系列不确定因素,投资者变得更加务实。 这反映在具体的投资决策中,这些决策倾向于更确定的后期管道,并更多地关注并购的利润增长,而不是估值增长。
因此,临床数据较好、管线推进相对较晚、确定性较强的公司受到青睐,有能力利用机会提高保费,形成小规模卖方市场。
另一方面,优质资产的溢价较高,相对劣质的资产正在被剥离。 安永对过去 11 年中 7,000 笔交易的研究表明,在剥离和收购资产方面更活跃的公司比那些不那么激进的公司资本回报率 (ROCE) 高 67%。 该研究自 2018 年开始实施,每年更新一次,今年比前一年显示出更明显的差异。
可以看出,未来一年,大环境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行业仍将处于结构性分化状态。 强者永远强,弱者必淘汰。
普华永道还表示,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创新竞争依然激烈。 对于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突破、临床数据较强的企业,IPO窗口将在2024年逐步重新开放。 除了传统的IPO和并购形式外,该行业还将在资产互换、利润分配、创建合资企业等方面进行多种形式的金融创新。 目的是确保更多的研发资金注入到管道中,以便关键研发人员能够始终保持对研发过程的控制。
BMS与百利天恒的合作是形式创新的体现。 公告称,百利天恒将需要与百时美施贵宝分担BL-B01D1的全球开发成本,以及在美国市场的盈亏。 百时美施贵宝将获得中国大陆的销售份额,在美国和中国以外,百时美施贵宝将获得百时美施贵宝的销售份额。
这意味着此次交易已经形成了深度的利益绑定,百利天恒将与百时美施贵宝分担海外临床风险,如果该药未来能够成功获批上市,与传统的BD交易相比,百利天恒将能够分享更高的利润。
在具体适应症和技术方向上,肿瘤和免疫领域的精准医疗仍是风口,心血管领域将持续复苏,生物药将越来越多地取代小分子药物。 除了研发和创新,被投资企业还可能引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如机器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以推动商业模式的重塑,为患者提供更好的结果。
阿斯利康收购Gracell Biotech,为中国生物技术公司拉开了新的帷幕。 毫无疑问,中国将加入竞争,在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2024年翻开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