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 2020 年的一份报告,中国父母将家庭年收入的 30% 到 50% 用于孩子的教育,这表明中国父母对教育的重视程度。
但随着以ChatGPT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的突然爆发,“教育”首当其冲,遭受了巨大的冲击。
纵观铺天盖地的报道,在**的喧嚣中,“失业”一词是与“人工智能”或“chatgpt”最相关的词。
过去,许多家长在孩子的表现焦虑中加入了一些新的焦虑
未来哪些工作不会被AI取代?
我的孩子应该选择什么专业才能得到这份工作?
AI会写字会画画,对孩子学这个还有用吗?
如何让孩子在AI时代不落伍?
无数的问题萦绕在父母的脑海中,每个人都感到焦虑甚至迷茫。
教育专家、学校组织变革专家沈祖云老师近日发表了一份教育报告,专门谈到了这个问题。
GPT的发布给教育系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原有的技术创新可能只会带来学习方式的改变,比如电脑、手机、搜索引擎等,但这个GPT直接影响了学习内容,教育者手中的最后一个位置也面临着被迷失的危险。
在传统教育中,几乎所有的课程体系和教科书都要求学生掌握几千年来沉淀下来的经典知识。
然而,有了人工智能,许多基本的学习任务都可以交给人工智能来完成。 过去,如果你不学习物理或会计,你必须上网自学,但现在,你只需要与人工智能合作即可完成物理或会计相关的任务。
知识不需要学习,那么学生在学校学到什么呢?
沈祖云老师从两个方面总结了当前的趋势:
一是以改造世界为核心的课程开始受到重视;
二是涉及思维素质和社会情感培养的内容,再也绕不开。
首先,让我们看第一个问题,什么是以改变世界为中心的课程?
其实学校的课程这么多,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种是科学和人文学科,如语文、数学、化学等,其主要功能是帮助我们认识世界但也有一大类是直接由世界的变革驱动的,比如工程、技术等需要实践的领域,以及地理、法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社会研究领域。
过去,学校教育更注重认识世界的课程,需要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来记忆和掌握,但在参与和改造世界的领域往往被忽视。 但现在,人工智能一到,就催促我们弥补这个短板。
现在让我们考虑第二个问题:要学什么?它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
决定什么更值得学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人们思维的质量,二是人们的社会情感。 这两点是使我们成为人类的关键品质。
那么如何理解思维质量的提高呢?如果我们想做一个产品,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我们画图,不断修改形状,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该如何定义问题呢?如何面对困境?如何提取信息,比较分析,归纳演绎,最后做出选择和决策,取决于人。 思维的素质只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培养出来。
什么是社会情感?你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人们相互交流和合作所必需的各种情感,如同理心、责任感、道德......对生活状态的关心和共情是机器难以感知的,只有社会情感的发展才能使人更加人性化。
AI时代“学习内容”重构的核心颠覆在于,它将终结一刀切的教育模式,迎来个性化教育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