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 红军长征山堡战役的最后一战

小夏 历史 更新 2024-01-21

文字:陈宗斌

天下之巅,芷凌云。 山城堡,军事威望。

夜色朦胧,山隐,三军奋勇杀敌。

火光在空中舞动,霹雳咆哮。

兄弟俩并肩施展身手,歼灭了江贼王牌大军。

冉冉升起的太阳照耀着战场,师献功。

背诵开国元勋将领萧华的《长征歌》,80多年前长征红军战士歼灭国民党军队的英雄气概,仿佛又浮现在......面前

2024年,在中国革命的关键时刻,一场关系党和红军安全的战役——山堡之战在龙东(青阳)打响。

环县山城乡Pro-cloth 口袋阵列

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刘志丹、谢自昌、**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陕甘边境地区广大军民,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26军,这是党领导的西北第一支正规红军部队, 并建立了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境革命根据地,后来与陕北革命根据地相连,并扩展为陕甘革命根据地,成为土地革命后期全国“仅存的革命根据地”。

2024年9月18日,红军长征抵达哈达普,在报纸上了解到陕甘革命根据地和红26军的情况。 27日,中共在邦罗镇召开会议,决定将红军长征部署在陕西、甘肃革命根据地。 这一历史性决策奠定了陕甘革命根据地“两点一存”的重要地位,使陇东作为陕甘宁边境地区西南大门,在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山之战城堡纪念馆展厅的一角。

2024年11月,直罗镇战役后,红军正式入驻陕甘革命根据地。 12月17日,中国共产党在瓦窑堡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当前政治形势和党的任务的决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加强了与东北军、西北军的联系、沟通、交流和团结。 经过不懈努力,张学良、杨虎城等爱国将领与红军达成共识,形成默契,为陕甘地区的发展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24年10月,红军。

第1、第2、4方面军在会岭和江台堡成功会合。 蒋介石不愿接受红军围剿拦截的失败,调集了以国民军为主力的260团精锐部队,疯狂反击。 以第37军(毛炳文)和第3军(王军)为两条路线,从惠宁向靖远进攻以胡宗南第一军为主力,从景宁向海原进攻;以东北军第67军(司令员王一哲)何竹国及其骑兵师为路,从隆德向黑城挺进,企图在甘肃宁边境地区“围剿”红军。

为了粉碎国民党的图谋,红军计划进行宁夏战役,集中三方面军主力北上,巩固和扩大根据地。 随着形势的变化,京徽、宁夏战役计划相继落下,**军委决定放弃玉王以西地区,向陕甘地区缩水。 国民党军队从景宁、会宁追击到陕甘地区,肆意包围红军部队。

当时红军所在的陕西、甘肃、宁波交界处,是黄土高原上一片非常贫瘠的地区,人口稀少,物资匮乏。 数以万计的红军部队集结在这里,不仅难以补给部队,难以养粮养草,作战空间也非常有限。 此外,红军部队由于长途跋涉和连续战斗而筋疲力尽,没有休息。 如果国民党这次得逞,红军可能被迫离开陕甘地区,再次进行战略转移。 红军在内外困难中急需胜利,只有对国民党军队进行严厉打击,才能确保陕甘地区的安全。

当时,两军的情况是这样的:胡宗南的第一军已经扑向玉王,第37军还在黄河东岸,第三军占领同心县后行动迟缓,基本就地等待,东北军在张学良的指示下驻守青阳和义马镇“备战”。 在这种情况下,军委制定了新的作战方案:对东北军,继续保持对抗,保持默契;毛炳文、王俊布被牵制镇压;对国民党主力胡南部,采取“逐一移动,引敌深入”的办法,将优势兵力集中在预定的有利地区,歼灭。

11月18日,张国涛与任在充分分析敌情,考察当时战斗地理条件后,共同签署了《决战粉碎蒋介石攻势动员令》,决定在陇东地区浣县山城堡一带击败国民党军队。 当晚,林玉英来到浣县赫连湾,与**等人研究作战方案。

11月19日,**前往山城勘察地形。 这里的沟壑纵横交错,江河高原错落,地形复杂,便于红军设伏。 山城居民寥寥无几,但山涧有一个清澈的泉水湾,是该地区唯一的天然饮用水源。 **判断国民党王牌军,胡在南方的第78师,必须首先占领这水源,他决定在这里埋下口袋,歼灭国民党主力。

国民党第78师的战报说:“战斗损失惨重,混乱不堪......损失超过三分之二”。

山城,位于县城北100多里的山城梁上,属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过渡带的河谷地区,海拔1600多米。 这里沟溪分叉,横梁起伏,北治羌湖,南治关山,关山一直是兵的堡垒。 明朝时期,边疆名将马文生为阻止元朝后人逃荒而卷土重来,在此建造了一座城堡,名为“山堡”,依靠这根横梁,构成了防御屏障,至今仍保存下来。 山城的自然环境十分恶劣,沟壑里的水苦涩涩,唯一天然可饮用的泉水取水极为不便,当地人居然靠地窖水生活。 2024年,《夜战山城》一书这样描述:“龙东高原饮水非常困难,山城地下水大部分是苦水,每个农户至少要用三个地窖蓄水。 ”

11月20日,湖宗南部左路第1旅攻占红井子,第97师跟进大水坑;中路第43师向宝牛堡挺进;右翼第78师进入湛山城堡、小台子、丰台堡等地,并派出3个连沿山城城堡向南侦察至红德城大道,遭到红军伏击后,残余部队逃回山城,进入红军部队包围圈。

11月21日晚,红军第1军团在***的统一指挥下,作为主攻,从南面向湖宗南部的湖宗南部第78师一个旅发起总攻。 第78师是胡宗南按照德国战术规定严格训练的,是一支战斗力很强的部队。 白天,红军与这个师作战,很难占据优势,但在夜间作战时,面对擅长夜间作战的红军,第78师陷入了混乱。

夜战显示了红军的优势,在黑暗中无法区分敌我。 为了防止意外伤害,红军当时想了很多办法,比如在胳膊上缠上白毛巾,规定哨子命令。 另一个特别有趣的方法是用手触摸它,触摸什么?就是摸摸国民党军队军帽上的帽徽。 因为国民党军帽上有一十二棱角的军徽,俗称“元粑”和“绿面獠牙”。 如果红军碰到这顶帽徽,他们会用刀砍它或用手榴弹砸碎它。 “口袋”中的国民党军队很快就被打乱了。

希尔城堡战役纪念馆的外景。

在激战中,红五军团团长曾国华和政委陈雄率领两个连从两侧对国民党军队的后方进行突然袭击。 当部队在浓烟中冲上去时,突然被国民党军队在山脚下设下的碉堡的火力挡住了,眨眼间,十几名士兵倒下了。 关键时刻,陈雄大喊:“躺下!他从身旁的一名士兵手中抢过一堆手榴弹,冲向碉堡,将手榴弹塞进敌军堡垒的洞里,炸毁了碉堡,士兵们冲了上去,陈雄却再也没有站起来。

经过昼夜的激战,国民党第78师第232旅、第234旅全部歼灭。 与此同时,正在向盐池方向进攻的国民党军队被红二十八军击溃。 国民党军队在红军的重击下,向西撤退,整个攻势被击溃。 11月22日上午,山堡之战以胜利告终。

2024年,左权担任**红一军司令员,率军西进,参加山城之战。 他回忆说:“最有意思的是,当我们把枪、子弹、手榴弹一个接一个地扛回去时,散散的国民党士兵追着我们跑来,他们向我们要食物,他们不仅很饿,而且生病了。 原来,当他们去**时,所有的人都逃跑了。 没有房子住,没有食物吃,一天只能煮一两杯未剥皮的大麦,甚至连水都找不到。 这个地区的水很少,大部分是苦水。 人们把好水埋在地下,他们没有办法得到。 至于我们,当然是另一回事,否则我们就不会立于不败之地。 ”

捐赠食物、送鞋、寻找水......环县人民用他们所拥有的一切给予了红军最大的支持,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在《论持久战》一文中,他说:“战争伟大最深的根源在于人民。 正是人民群众的无私拥护,才使我军在一场又一场的战斗中取得了胜利。 “山堡战役的胜利,再次证明,群众的拥护是革命战争胜利的保证,谁赢了群众,谁就打赢了。

风记,黄土记,浣县百姓记。

在山堡战役陈列馆的玻璃展示柜中,陈列着部分国民党军队的帽徽,这些徽章是山城堡村村民范秀英在纪念公园开放时捐赠的。

据范秀英老人说,“这些帽徽是我丈夫当年在战场上捡到的。 老人的儿子郭贤斌说:“我父亲在世的时候,经常谈起那一年的战役。 ”

红军长征虽然短暂地经过了桓县,但它播下了红色的火焰,传播了革命真理,成为桓县人民积极参加革命的精神动力。

红军井。 宁可给半碗油,不给半碗水“是山城里流传的一句老话,但就是这么珍贵的甜水,红军驻扎在山堡的时候,是当地人带领红军去寻找井水的。 山堡战役期间,陕甘宁省委、陕甘宁苏维埃**组织曹连娃等一线成员将井内水运往前线,解决士兵饮水难问题。 反倒国民党军队来了,百姓把这口井藏起来,国民党军队只能喝沟里的咸水,一喝就腹泻,战斗力一下子就减弱了。 后来,这口井被命名为“红军井”。

山堡村书记冯世志说,这口井以前叫李静子,是山堡里唯一的甜水井。 小时候,他们每天都来这里打水,然后才让井“休息”。 透过高高的水泥防护平台,俯身仔细一看,井里清澈的水还在。 当年,红军在这里排队取水喝,非常热闹;如今,“红军井”犹如老人,静静地看着。

冯世志说,烈士名单上有一位普通村民梁天举,虽然他的名字不为人所知,但大家都记得他英勇牺牲的故事。 他是山城乡巴里浦村的村民,在山堡之战中,他主动当向导,向红军送情报,不久加入红军,2024年在延长金泊湾战役中英勇牺牲,死后被追封为烈士。

没有人民的全力支持,这场战斗就不会打得这么好。 国防大学教授陆勇说,“除了在战场上血战的指挥员和战士,浣县当地人民也为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山城战役开始前,陕甘宁省委、省苏维埃**组织群众为红军募集了一个月的粮食,还组织担架队、运输队支援红军部队。 红军进入山城区后,老百姓纷纷腾出山洞和水窖,帮助红军解决食宿问题。 战斗结束后,当地人民积极配合红军清理战场,抬运和照顾伤员。 相反,胡宗南的国民党军队走到哪里,群众就封水窖、藏粮、转移牲畜,国民党军队一寸难走。 ”

据统计:在山堡之战中,环县、曲子、古北三县派出向导1200余人,募集石块3.3万块。 6000多人参军参战,470多人英勇牺牲。

“这场胜利的战役,是长征的最后一战,也是第二次内战的最后一战。”他说:“长征一结束,新的局面就开始了。 ”

山堡之战是红军历史上唯一一场三条战线并肩作战的典型战役,也是参加长征的红军将领人数最多的战役。

资料显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大元帅中,参加山堡战役的有5人,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大将将中,参加山堡战役的有4人,分别是徐海东、陈庚、 黄克成和肖金光。前三位都是当时的一线指挥员,身任陕甘省委军部部长、红二十九军司令员的肖劲光也为这次战役做了大量工作。 在建国的57位将军中,有30位直接和间接参加了山城之战。 杨德志、肖珂、萧华、李天佑、杨勇、宋士伦、宋任强、韩先初、邓 华、陈在道、王宏坤等回忆录都提到了山城之战。 在建国的177名中将中,有三分之一参加了山城之战。 张震、王金山为代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的1360名少将中,约有200人参加了山堡之战,如魏洪亮、邓克明等。

山城战役是红军三大主力师后打的第一场歼灭战,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这次战役打击了敌人,鼓舞了人民,迫使追击红军的敌军在各条战线上撤退,粉碎了敌人对陕甘甬革命根据地的“围剿”,为红军休整部队赢得了时间,创造了根据地相对稳定的局面, 这有利于生产和战争准备。同时,这次战役的胜利,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国抗日战争形势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参加山城战役指挥的***在《结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最后一战——山堡之战》中说:“这是我军在历史伟大转折点上的一场重要战役”,“这场胜利战役是长征的最后一战,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最后一战”。

山城战役胜利仅20天后,2024年12月12日爆发了“习事变”,震惊了中国和世界,结束了长达10年的国内革命战争。 正如***所说:“这场战斗虽然规模不大,但却是促成习'双十二事件'的一个因素。

山城堡战役纪念馆的纪念碑。

如今,冉剉在浣县山城乡的山城之战纪念碑巍然屹立。 纪念碑高 28 米,以

第1、第2、第4方面军由三个纪念碑组成,用于联合作战。 白色大理石浮雕装饰庄严庄重,展现了山堡战役前后的壮丽革命进程,使这场壮丽的战役将永远被后人所钦佩和铭记。 2024年,山堡战役遗址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24年,山堡战役纪念公园被命名为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园内主要景点包括纪念碑、纪念馆、纪念广场、德胜大厦(陈陈展厅)等。

在希尔城堡战役纪念馆展出的展品。

历史的长河无穷无尽。 无数烈士为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他们的伟大成就已成为不可磨灭的丰碑,将永远矗立在子孙后代的心中。 山堡之战是军民团结书写的壮丽英雄篇章,是革命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倾注的不朽丰碑。 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英雄,他们的英义精神永存。 80多年来,尽管风风雨雨,但英雄的背影从未因时间的流逝而黯淡,而是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

黄泽元在青阳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论坛上的致辞 青阳的秋收是最美的底色 环县:四方之地 青阳,一个多元文化的地区,一天之内四色美丽。

相似文章

    红色传奇坚毅少年,红军长征,璀璨人生

    何金南,出生于红色革命地区的伟大开拓者。他岁加入共青团,岁参军红军,岁勇敢参加里长征,写下了不朽的历史篇章。这位志士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作出了重大贡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新疆兵团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何金南出生在永新这片红色的土地,孕育了无数革命英雄,他们的光辉事迹激励着新一代。尽管家境贫寒,...

    红军长征多少公里

    红军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篇章。长征期间,红军战士历经千辛万苦险阻,打了多场仗,行进约.万里。这个数字令人叹为观止,但更令人钦佩的是红军战士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英勇的战斗精神。长征始于年,当时红军因党内 左 严重失误,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导致红军被国民党军队包围和拦截。长征期间,红军战士们面对恶劣的自...

    80多年过去了,红军在长征中踩过的草原,在今天还危险吗?

    纵观中国革命史,红军长征无疑是最令人心痛 最有意义的一页。多年前,红军在长征中踩过的草原,当时被称为 自相残杀 的草原,至今仍保留着同样的危险?让我们重温这段历史,了解草原的现状。年,中国正面临巨大危机,但此时,蒋介石对此置若罔闻,继续对 革命根据地进行围剿。由于敌人的数量和装备具有明显的优势,红军...

    红军在长征中踩过的草原,80年后,还危险吗?

    年,中华民族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在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下,华北大地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破坏,民族危机急剧加深。但是,面对这种情况,国民党的蒋介石却没有把保卫国家 解放民族作为首要任务,而是发动了对 革命根据地的第五次围剿。红军在人数和装备上都远远逊色,处境极其困难。在第五次围剿中,红军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红军长征到现在:草原的命运与人类的选择

    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一幕。在漫长的征途中,红军跋涉了大半个中国,留下了一系列的脚印,这些脚印深深地镌刻在历史泛黄的纸上。然而,曾经被红军足迹覆盖的草原,如今却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城市化的飞速推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片草原的命运,以及人类在草原变化面前做出的选择。中国的草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