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 充分认识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是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的基础,也是研究乡村振兴项目投融资模式的关键。
12月17日,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乡村规划与产业振兴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2023乡村规划与产业振兴发展论坛召开。 本次论坛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中国建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指导,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承办,中国建筑政研(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协办。 论坛聚焦乡村规划高质量发展和产业振兴,共同制定乡村振兴标准化未来发展趋势,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建言献策。
在本次论坛上,中国建设政治研究会主席、智库研究院院长梁健以“乡村振兴+政策扶持、要素资金保障与产业发展”为主题发表演讲,对乡村振兴的政策、项目、资金、产业、方式等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梁健在接受环球网记者采访时指出,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扩大农业和农村有效投资,明确要求研究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扩大农业有效投资,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增强后劲。 梁健援引农业农村部初步测算,未来5至10年,高标准农田、设施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等农村建设投资近15万亿元。
梁健向记者强调:“天地人脉、沟通是做乡村振兴工程的关键”,并具体分析指出:“天”是指仰望天空,连接天线,了解和分析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文件“土地”是指项目的实施,项目背景、资金、资源、要素等应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人”是指事情由人来做,决策者、领导者、管理者、利益相关者需要参与协调、共事、共建共治“通”是指事务一体化,在处理实际问题时要注意方式、方法、过程。
此外,结合多年行业服务积累的实践经验,梁健还指出,在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有两个方面需要注意。
首先,要采取多重措施,确保土地用于农村发展。 2024年11月14日,自然资源部印发《乡村振兴用地政策指南(2023)》,指出“解决乡村振兴用地难问题,提高乡村发展用地保障,必须顺应乡村发展规律和乡村建设特色”。 对此,梁健认为,《指南》确立了“规划引导、盘活存量、加倾斜度、创新供给”的思路,有助于农业农村发展补短板、发力、促落实,能够有效为乡村振兴提供土地要素支撑。
二是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多元化基金,包括专项债券、财政补贴资金、财政补贴、金融机构贷款、涉农资金、预算投资、省专项资金、国债等,都是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资金。
据介绍,中国建设政研组作为智库研究机构,参与了农业农村部计划财政司关于进一步完善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重大建设项目规划储备的讨论。 项目规划-顶层设计-产业发展-金融服务-项目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