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年前,中华大地迎来了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伟大转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实施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城市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总书记科学把握城市发展大势,深刻洞察城市发展规律,对城市工作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期城市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指导。
今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 站在新的历史关头,回顾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城市发展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既是对过去的致敬,也是对未来的宣言。
上海黄浦区人民路沿线的绿化景观秀丽,远处浦东陆家嘴地标壮观。 人们的愿景。
释放户籍改革澎湃动能
站在广州市天河区花城广场,放眼望去,高楼大厦林立,一字排开,现代大都市的气息扑面而来。 30多年前,这片富饶的土地上到处都是农田,人烟稀少。 广州市天河区发生的历史性变化,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一个缩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第一同志为核心,高度重视城镇化工作,召开了第一次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了推进城镇化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原则和重点任务,推动我国城镇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
历史进步的烙印在回顾和比较中更加清晰。
2024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仅为1792%,2024年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22%,增幅超过47个百分点,许多发达国家在同一阶段实现了两倍以上的城镇化率。
2024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仅为1.7245亿人,2024年全国城镇常住人口达到9.2071亿人,增加7.4826亿人。
2024年,中国有193个城市,到2024年,全国城市数量将达到691个,增加498个,增加2个58次。
2024年,中国城市建成区面积仅为74380平方公里,2024年全国城市建成区面积达636764平方公里,增加562384平方公里,增加756次。
一组数据从多个维度见证了中国城镇化的步伐。
中国城乡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沈驰表示:“改革开放45年来,中国走上了一条符合城镇化大规律、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中国城镇化取得的巨大成就得到了世界的认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发展与中国经济发展保持同步,避免了其他国家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贫富两极分化和大规模城市贫民窟现象。 ”
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理事长、国家发改委土地开发与区域经济研究所原所长肖金成在一篇关于城镇化与改革开放关系的文章中写道:“中国的城市化始于开放改革,几乎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全过程。 ”
事实也正是如此。 以户籍制度为例,它一方面与人口流动有关,另一方面与城市发展有关。 改革开放45年来,我国人口流动性高的特征越来越明显,户籍制度改革促进了人口、人才、城镇的“双向流动”。
2024年7月,《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出台,提出全面放宽建制城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宽中城市落户限制。
2024年4月,国家发改委印发《2024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提出,在此前取消城镇常住人口100万以下中小城镇和小城镇落户限制的基础上,全面取消城镇常住人口100万至300万的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300万至500万的大城市要放宽落户条件,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
2024年7月,国家发改委印发《新型城镇化实施“十四五”规划》,再次提到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具体涉及放宽除个别特大城市以外的落户限制、全面取消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落户限制、 全面放宽常住人口300万至500万的I.类城市落户条件,完善常住人口500万以上特大城市积分落户政策。鼓励取消每年的落户额度限制。
从上述政策文件中不难看出,我国户籍制度改革一直在稳步推进,从有组织的城镇和小城市到常住人口不足300万的城市,再到常住人口超过500万的超级特大城市。
沈驰认为,城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进程是相互促进的,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增加。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相应地,注重数量增长,转向数量积累与质提升并重,将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一大趋势。
在沈驰看来,未来城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仍然是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例如,通过技术进步,城市可以以更少的资源消耗服务更多的人,增强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
未来,我国城镇化进程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浙江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院长张伟文认为,按照世界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我国仍处于城镇化率30%至70%的快速发展区间,全国城镇化率仍有很大发展潜力。
临近年底,江苏省常州市新能源车企全力以赴抓生产、赶订单,力争向四季度冲刺。 图为理想汽车基地员工在车间流水线上组装新能源汽车。 人们的愿景。
增强经济发展综合实力
45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24年,中国的GDP只有3679亿元,到2024年,将达到1210207亿元。
45年来,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历史性跨越。 2024年,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11位。 2024年,它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024年,中国的GDP相当于123万亿美元,约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5%。
世界银行报告显示,2024年至2024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386%。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和稳定的支柱。
在全国经济总量不断跃升的同时,城市经济总量也在大幅度增长,成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2024年,全国城镇地区生产总值仅为7025亿元,约占全国总量的一半。 到2024年,中国城镇GDP占全国总量的80%以上。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尧表示,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量农业富余劳动力进入城镇,城市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不断扩大。
GDP超过万亿元,是一个城市经济能量水平的象征。 2024年,GDP突破万亿元的城市有24个,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苏州、成都、武汉、杭州、南京、天津、宁波、青岛、无锡、长沙、郑州、佛山、福州、泉州、济南、合肥、习、南通和东莞。
2024年,“万亿俱乐部”有望再次扩容。 2024年,烟台和常州GDP均突破9500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GDP增速明显跑赢全省全国。 仅前三季度,两市就集体突破7000亿元大关,为向“万亿俱乐部”的最后冲刺奠定了良好基础。
与此同时,城市创新驱动发展趋势日益明显。 不久前,华东师范大学全球创新与发展研究院发布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100强(2023)”显示,全球前100个城市中有23个来自中国,在前30名城市中占5个,仅次于美国。 北京的整体排名上升到第四位,超过日本的东京,在亚太地区排名第一。
从北京的中关村到上海的张江,再到深圳的南山;从杭州的互联网到武汉的光电信息,再到新能源......在常州当前,创新高地拔地而起,新兴产业集群蓬勃发展,创新正逐渐成为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的快速发展不仅是数字化增长,更是城市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
以城市基础设施为例,截至2024年底,全国城市道路长度超过55条20000公里,城市轨道交通建成和在建总长度达到144万公里,供水渗透率、燃气渗透率、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 11%,全国给排水管道总长度达到202万公里,共开工6655公里综合管廊。
就城镇住房而言,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到36户52平方米,4229平方米,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增加7平方米4平方米,103平方米。 中国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住房保障体系,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安置房共计6300多万套5亿多人为实现安居乐业梦想而欢欣鼓舞,生活费补贴、住房困难家庭基本认识到要得到充分保障。
在生态建设中实现绿色发展
茅州河是深圳最大的河流,也是深圳与东莞的分界河,蜿蜒313公里后,汇入珠江,最后流入伶仃洋。 20世纪90年代,随着两岸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流域水质恶化,河水淤积,黑臭水体被称为“深圳脸上的一道伤疤”。
在深圳茅州河展览馆,共和村国检段的一组2002-2024年氨氮指数数据揭示了当年茅州河污染的严重程度:当年最高氨氮指数达到3370毫升,远高于8毫升的黑臭标准。
2024年,茅州河开始治理全流域污染。 但铺设污水干线、治理污染企业、分流雨水、污水分流、泥沙污染处理、交界处......协调困难深圳和东莞这是摆在掌控茅州河水的人们面前的难题。
面对这些问题,深圳率先在茅洲河流域推行全流域治理、规模化兵团作战的建设模式,设立专门的流域管理中心,统一厂、网、河调度,解决不同行政区划之间职责不明确、调度不力、多头管理等问题。 盆地内不同层次、不同单位。
经过几年的努力,茅洲河水质持续改善,生态红利正在加速释放。 共和村国考段氨氮指数由2024年的23上升3 毫克,2020 年最多 1 毫克15 毫克升,是自 1992 年以来的最佳水平。
茅洲河治理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的一个缩影。 改革开放45年来,我国环境保护事业逐步起步,环保理念逐步树立,一系列环保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相继出台,环保投入大幅增加,环境污染治理不断推进,生态环保建设不断加强,城乡居民居住环境持续改善。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确立了以易同志为核心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绿色发展作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
2024年,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良好的天数比例达到86天5%;县级市黑臭水体淘汰比例达40%以上,地级以上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持续巩固,居民区垃圾分类平均覆盖率达到825%;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和绿地率分别超过250万公顷和3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529 平方米 ......一组数据证明了当前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
在文化传承中培育都市气质
位于海口市龙华区的骑楼老街,凝聚了海口的集市文化、建筑艺术文化、南洋文化、红色文化、海洋文化等,因其独特的风格,也形成了海口的靓丽风景线,吸引着众多年轻游客前来“打卡”。
整个街区的海口拱廊老街由12条街道组成,占地1820亩,拱廊老街也是当今我国保存规模最大的拱廊建筑群,基本保存的拱廊建筑群,街区内约有600座拱廊建筑,还包括五层楼,钟楼、海口总商会、 夫人仙庙等历史文化建筑。
2024年以来,各级各部门陆续出台了多项老牌拱街修复管理措施。 在改造过程中,当地特别保留了拱廊独特的烟火气息,如东门市场的喧嚣、麻辣汤饭的味道,挖掘当地特色文化,恢复了众人巡游、仙夫人庙等节日活动,在尊重原貌的基础上修复基地。
在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是不可或缺的灵魂。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关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并就此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为我们正确对待历史文化遗产、更好地融入城乡建设指明了方向。
202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共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意见》强调,要“建立科学分类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 有力保护、有效管理“,并明确提出”到2024年,初步构建多层次、多要素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体系“和”到2024年,全面完成系统完备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体系”。
近年来,在改造旧城、开发新城的过程中,不少城市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在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不要搞大规模拆迁建设,做刺绣。 通过协商、共建、共享,南京小溪湖实行了小规模、渐进式的微更新模式,为民生融合促进而对老城进行了保护和改善,既保留了明清时期小溪湖的建筑风格和街道肌理,又改善了原住民的生活条件。
技术赋能保护,提供创新体验。 广州永庆坊采用历史建筑材料病理诊断、修复与监测的前沿技术,基于现场病害调查与诊断的方案设计,实验评估后的修复与实施,修复后的连续监测、评估与维护。
多方参与,充分发挥。 北京、上海、成都、广州等地积极调动高校和科研设计机构专家担任社区规划师,全面提升保护、修复、活化利用、文化展示等专业水平。
目前,全国有142座历史文化名城,312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487座中国历史文化村落,1200多座历史文化街区,6座历史建筑35万个名额,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全面、最完整、最系统的载体。
时间,镌刻着这座城市的壮丽历史;时间将见证这座城市的美好未来。 站在改革开放新的重要时间节点,放眼未来,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篇章正在缓缓开启。
《中国城市报》记者邢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