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五部委联合发布联合跟单,“轻微酒驾”不能作为犯罪处理

小夏 社会 更新 2024-01-30

12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发布《关于办理醉酒危险驾驶刑事案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规定了酒驾、酒驾等15个加重情节具体规定了一般不适用缓刑的十种情形发生交通事故,行为危险,主观恶性较深的,从重处理;酒后驾车同时构成交通事故罪或者其他犯罪的,依照罪重处罚,依法定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意见》很明确酒后驾车情节轻微的,可以不起诉或者定罪判刑;情节明显轻微、危害不大的,不得作为犯罪处理行政处罚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执行。 《意见》建立健全酒后驾车案件管理机制,完善刑事司法与行政执法衔接、递进的酒驾、酒驾治理体系,有利于更好地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饮用含酒精的饮料或食物,以及服用某些药物,会导致嗜睡、头晕、反应迟钝、视力模糊和运动协调性差,这可能会降低驾驶安全性。

根据现行交通法规,如果驾驶员血液酒精含量达到20mg 100ml,则视为饮酒驾驶机动车。 如果酒精含量超过80mg 100ml,则视为酒后驾驶机动车。

一旦发现醉酒驾驶者,吊销驾驶执照的期限将延长至六个月,并处以不少于1,000元但不超过2,000元的罚款。 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酒后驾驶商用机动车的,处行政拘留十五日、罚款五千元,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补发机动车驾驶证。

有些人可能因其他原因被怀疑酒后驾驶。 例如,某些药物或化学物质可能具有类似于酒精对人体的影响,而含糖量高的食物在储存过程中会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导致它们在驾驶时出现类似于酒后驾驶的迹象。

此外,有些人可能会在体内酒精的自然产生或代谢方面出现缺陷,即使不饮酒,他们也会在呼气测试或血液测试中显示过量的酒精含量。

当然,一些“通宵饮酒”酒后驾车现在比较普遍。 一般情况下,体内酒精在饮酒后24小时内就可以排出体外,但不排除有些人有身体问题,导致血液酒精含量长期超标。

当然,关于减轻酒后驾车处罚的想法存在一些争议。 一方面,有人认为严厉处罚可以起到震慑作用,减少酒后驾车事故的发生。 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过度惩罚可能会导致司法审判过程中的叛逆,甚至可能导致极端行为。

需要注意的是,减轻处罚并不意味着纵容酒后驾车。 酒后驾车事关公共安全,严格执法处罚有助于维护道路交通安全,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酒后不开车,酒后驾车不仅仅是为了惩罚。

相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