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萍(照片由主办方提供)。
本报(中国时报)net.CN)记者刘世萌北京报道。
2024年,在防疫政策转变和经济复苏的第一年,中国城市也将重新开放,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这一年,人们想起了因烧烤而走红的山东小城淄博里“卑微的权貌”,见证了杭州“办好会、完善一座城”的努力,在杭州,桂花的芬芳,被热情所感动......炎炎夏日的天津“潜水大叔”和“潘头阿姨”你和我一起唱歌登台的网红城,是城市“人间烟火”回归后重新崛起的文化软实力的一个缩影。
12月26日,在“城市高质量发展、高质量生活与高效治理学术研讨会暨2023中国城市品牌影响力报告结果发布会”上,国土开发研究院研究员黄正学对华夏记者表示,一个城市最根本的就是文化软实力,不想听自己讲的故事, 很难说你的文化软实力很强。文化不是虚拟的东西,它是一个非常真实的东西,它确实能给人带来很多体验和感受。
文化品牌影响力明显反弹
会上,中国社科院金融战略研究所《城市品牌影响力报告》课题组发布《中国城市品牌影响力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选取内地地级以上286个城市,以及港澳共288个城市作为样本,从城市文化品牌、城市旅游品牌、城市投资品牌、城市宜居品牌、城市品牌传播五个维度构建城市品牌影响力指数(CBII)。
与2024年全市品牌影响力指数平均值对比(来源:报告)。
报告指出,2024年纳入考核的288个城市的CBII指数有所回升,城市品牌影响力指数平均值为0316人,比2024年增加5人69%。疫情结束后,我国城市品牌发展在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仍在取得新进展,这主要得益于今年城市文化品牌影响力、城市旅游品牌影响力、城市宜居品牌影响力和城市传播品牌影响力指数的回升。 其中,都市文化品牌取得9大幅反弹6%。
这是文化韧性或城市韧性的体现,因为它可以在衰落后恢复。 中国社科院金融战略研究所研究员、报告主编刘艳平告诉《华夏时报》,文化是城市的立身之本和灵魂,近年来,城市加强文化体系建设,扩大文化服务供给,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推动遗产保护,显著提升文化潜力和文化协同效应,也高度重视文化的韧性。
他介绍,近十年来,在《中国城市品牌影响力报告》中,投资品牌、传播品牌、旅游品牌影响力是传统优势,而文化品牌、宜居品牌一直是短板。 今年,除了文化品牌明显反弹外,宜居品牌也首次成为城市品牌的重要支撑维度之一。 2024年全市宜居品牌影响力指数同比提升9%79%。其中,民生质量指标同比上升948%,居民对城市宜居性的主观感知明显反弹。
在传统优势的三个维度中,从投资品牌来看,2024年整体城市投资品牌影响力指数略有下降,但投资活力指数同比上升189倍,基本经济指标同比增长149次,虽然受疫情影响和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变化略有下调,但中国城市经济复苏和长期向好的趋势并未改变传播品牌方面,2024年城市品牌传播指数上升453%,继续占据城市品牌指数领跑位置。 今年以来,全国各地国际国内交流迅速恢复,成都“世界大运会”杭州“亚运会”等国际盛会相继举办旅游品牌影响力指数在2024年也将呈现复苏态势,同比增长1156%。随着国内旅游限制放宽,居民旅游需求集中释放,文旅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供给不断涌现,各城市主要旅游目的地和热门景区消费持续增长,淄博烧烤、特种军旅等旅游热点频发。
还有一半以上的城市群没有形成品牌效应
从区域协调来看,2024年我国城市品牌影响力区域分布格局呈现均衡态势,但部分地区品牌影响力增长仍较弱。 华东、华南地区在区位优势、人才优势、产业集聚优势的叠加下,依然处于领先地位。 东北和西北地区城市品牌影响力增长还比较弱,区域内城市大多处于中低水平。
城市群品牌影响力指数得分显示,2024年城市群品牌影响力指数较2024年呈现反向分化趋势,头部城市群品牌影响力下降,尾部城市群品牌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增加。 粤港澳大湾区在品牌效应方面遥遥领先,其次是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
在20个城市群样本中,品牌影响力指数(ABII)指数得分显著高于该组城市平均CBII的城市群数量为9个,粤港澳大湾区的“金招牌”效应远超城市群中城市品牌指数的平均水平, 其次是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体现了区域品牌发展与城市群协同合作的密切关系。据测算,在20个城市群中,目前只有9个城市群发挥了城市群的品牌效应,这也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积极理由,而其余11个城市群尚未形成品牌背书、支撑和带动作用。
2024年城市群品牌影响力指数(ABII)与城市品牌影响力指数平均值的比较(来源:《报告》)。
在都市圈品牌协同度方面,报告选取了30个都市圈样本进行对比观察,发现我国都市圈品牌协同水平总体上仍然不高,但与2024年和2024年相比,大部分都市圈的品牌协同水平保持了持续稳步提升的态势。 其中,上海都市圈和深圳都市圈在品牌协同效应方面表现最好,城市品牌影响力指数平均值为0502 和 0501是中国都市圈品牌协同发展的示范区。
此外,报告还考察了国家中心城市的品牌影响力。 截至2024年,中国共指定了9个国家中心城市,即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成都、武汉、郑州和习,以及青岛、厦门、长沙、南京、杭州、济南、沈阳、合肥和福州,明确提出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规划。 结果表明:2024年全国中心城市平均指数为0692个,高于全国288个城市的平均指数0.376点,而9个规划申报城市的平均CBII为0614,明显低于全国中心城市平均水平。 因此,可以说,国家中心城市的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处于城市品牌发展的绝对领先水平,计划申报的城市也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其中杭州、南京的品牌表现显著,杭州仅次于北京、上海, 而南京也进入了18个城市的前9名。
2024年全国中心城市品牌影响力指数得分及拟申报城市(来源:报告)。
责任编辑:徐云谦 主编:龚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