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琪:走进小学课本里的黄河古象景昊.
大约两百万年前的一天,天空万里无云,太阳灼烧着大地,艾蒿草似乎着火了。 远处,几棵橡树屹立不动,成群的羚羊和鸵鸟走来走去。 一条蜿蜒的小河缓缓向东南流淌,河岸上绽放着一簇簇美丽的花朵。
一群大象在一头年迈的公牛象的带领下,从远处俯冲而下,跺脚。 疲劳和口渴折磨着他们,以至于筋疲力尽。 他们一看到眼前有一条小河,就高兴地跑了起来。 老象跑在前面,先来到河边,伸长鼻子吸水。 但是这条河太低了,它无法到达它。 它想,如果它踏入水中,喝了一杯好酒,然后洗个澡,那该有多好所以它更进一步!没想到,它的右脚恰好踩到了一块椭圆形的石头,石头沉了下去,它抬起的左脚还没来得及走**,就踩进了河底的泥泞里,深深地沉了下去。 腐烂柔软的淤泥怎么能承受这么重的老象?老象在他身边挣扎,但他越挣扎,他就越沉下去。 它抬起头来呼救,但水立即涌入它的嘴里。 紧随其后的大象都停了下来,惊恐地看着在泥泞中挣扎的老象。 他们吓得懒得喝水,站在岸边发呆,无法......被困在泥泞中的老象终于动弹不得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头老象被河流的冲积沉积物覆盖。 它的尸体正在腐烂,它的骨头和尖牙正在慢慢变成像石头一样的东西。 2024年春天,在大溪河畔灵台县龙门小学五年级的教室里,我正在给学生们读《黄河象》课文。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悲惨而悲伤的故事,孩子们和我一样沉浸在文中描述的情况中。 然后呢?事情是这样的:“两百万年来,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的草原变成了高原,山峦拔地而起,在老象安息的地方——黄河,出现了一条新的大河。 我不知道已经过去了多少千年。 2024年春天,甘肃省几位农民在挖沙时,突然在沙子里发现了一块白色的象牙。 他们立即向上级报告。 后来的发掘是在考古学家的指挥下进行的。 化石全部暴露在外,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头大象的骨架斜立在沙子上,脚踩在砾石上。 从它站立的方式,你可以想象它掉进水里的那一刻。 从它的骨头相互连接的事实可以推断,它自死后就没有被移动到位,因此可以保存得如此完整。 这段文字是后人根据出土的黄河象化石推断出的场景的再现。 这个悲惨的故事震撼了当时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也感动了我这个没有深深涉足世界的小学老师。 文章称,这头大象的化石之所以被命名为“黄河象”,是因为它是黄河出土的。 其实,大象化石的发现地点并不是在黄河岸边,而是在青阳市河水县的马里河岸边。 2024年10月4日上午11点,我一路打听,驱车前往青阳市河水县板桥镇木栖村,在马里河西岸的一个平台上找到了发现黄河古象化石的地方。 从我第一次得知有黄河象化石开始,从2024年到2024年,整整37年,似乎有某种关系将我们和黄河象联系在一起。 令人高兴的是,黄河象的化石已经全部出土,并得到了妥善保存:“大象骨架高四米,长八米,除尾椎外,其他所有骨骼都是用化石骨骼安装的。 顶端是大象的象牙,长三米多,后面是头骨和下颚,甚至还有舌骨,很难找到。 在100多个指骨中,甚至连三四厘米长的末端指骨都没有丢失。 如今,这块大象化石在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古生物馆展出。 专家们感叹:“古代黄河象的骨架能保存得如此完整,这在大象化石发现史上是罕见的。 此刻,在我眼前,在发现黄河象化石的马里河西岸平台上,矗立着一座大理石黄河象石雕,按照原骨架的大小制作而成,高4米,长8米,石雕底座前是当代著名书法家杨晓阳写的五个大字: “黄河象化石”。基座后面是一段文字,描述了黄河象化石是如何在这里发现的。 正如文中所描述的,黄河石雕栩栩如生,“昂首挺胸地向前奔跑”。 高原高出河床约20米,马里河从遥远的北方流向这里,向西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转向东南,距离发现黄河象化石的地方至少200米。 正午时分,阳光暖和,被黄土浸泡的马里河,像是充满质感的红铜,静静地流向远方。 200多万年过去了,如今,我们无法想象,大象家族在马里河畔遭遇灾难的那一刻,会成为黄土高原古老记忆的珍贵片段。 近年来,在甘肃省博物馆和青羊市博物馆,我不止一次看到过黄河古象化石标本的复制品,也不止一次听到不同的讲解员向我们讲述黄河古象化石的发现过程。 2024年,河水县拨出专项资金建设黄河古象陈列馆。 这一次,在这个展厅里,我再次听到了黄河象的故事,终于还原了47年前冬天发生在河水县板桥镇木旗村马岸边的马连河的真实故事: 马里河流经青城县后, 它向南行驶 20 英里到达板桥镇。板桥镇是河水河和马里河的交汇处,也是山西平凉、青阳至资乌岭、延安、临汾的唯一途经之地。 从板桥镇出发,沿马里河西岸向南4公里处是木祁村。 2024年底,为有效利用马里河水,灌溉附近数千亩土地,河水县规划兴建火口水电站,选址为板桥公社马里河岸木祺生产队。 该项目的总司令是时任河水县粮食局局长的江登攀,他是一位老革命家,2024年加入陕甘甬游击队。 按照水利专家的建设要求,江登攀会同板桥公社领导,发动群众,组织建设力量。 当时,工程是一大堆战术,没有现代化的挖掘机和推土机,最重要的土方工具是框架卡车。 人人都有农具,挖肩采摘,开山开坝,昼夜奋战,风雪无阻,虽然是冬天,但人们的劳动热情却很高。 转眼间,2024年元旦过去了,工程依旧如火如荼。 1月20日下午两点左右,在河岸西坡的工地上,突然有人喊道:“龙骨被挖好了!正在和人群打交道的江登潘冲了过来,出现在他面前的是一个像石头骨头一样厚厚的碗,很光滑,很硬。 虽然他不知道那是什么,但他觉得它已经在公共土地上挖出来了,应该交给国家。 江登攀让听到消息后赶来现场打理的制作组长,同时指派两名民兵提着龙骨赶到15公里外的县城,向县文化中心报到。 他组织群众在现场种了一圈树枝,作为保护现场的标志。 次日凌晨,合水县文化馆工作人员徐俊臣首先赶到施工现场,经过现场检查,以为是一块不知名的古生物化石。 3月10日,甘肃省博物馆谢俊毅与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教师顾祖刚赶赴合水县,与徐俊辰组成三人联合调查组,3月18日、19日,经过两天的实地调查,初步认定这是一具保存完好的大象骨架。 消息电报到中科院古脊椎动物古人类研究所后,4月1日晚,中科院古脊椎动物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赵菊发抵达西峰镇。 随后,发掘团队由中科院赵菊发、甘肃省博物馆谢俊毅、青羊地区文化中心韩天宝、徐俊臣组成。 挖掘工作从4月5日开始,到5月17日结束,历时35天,不包括下雨。 采用揭顶的方法,以大象化石裸露的地方为基点,根据山坡地形,每边延伸2米,向内延伸4米,自上而下逐层挖掘。 这是一项庞大而艰巨的工程,问题接踵而至,首先是大象头部的挖掘。 大象的大脑内部是一个蜂窝状的结构,如果挖出来,头部可能会碎成碎片。 他们决定用箱子法整体挖掘,先按照象头的大小做一个木箱,去掉底盖,在象头周围开槽,放进木箱里,再倒入石膏里面,把顶盖密封起来。 然后将木箱慢慢推下,底部向上翻,然后浇筑石膏加固,并密封底盖,使象头成为一个整体,便于运输。 其次是风化。 埋藏的化石在刚出土时非常松散,一不小心就会自然风化散开,所以在干燥时都会用药液渗入加固。 最后,还有化石的运输。 根据中科院古脊柱研究所的要求,这些化石将被运往北京进行观察和研究。 经过分拣,大象各个部位的骨头被挖出来,装进12个大箱子里。 为了保证象骨的绝对完整性,专家们用厚厚的木板将周边固定在现场,用石膏密封,上下覆盖。 虽然从挖掘现场到公路的距离只有500米,但将3000公斤重的大象头骨从山路运送到公路上是当时的一大挑战。 没有机械,只能用人力,19个人用绳子拉,42个人拉,还是不能干活。 后来,他被一辆3吨重的训练车拖了一整天,只移动了5米。 经过研究,决定必须依靠大型机械,为了方便拖拉机的运行,在县内动员了数百人,从5月20日开始,在三天内修建了一条宽3米,长500米的简单道路。 县拖拉机站派出一辆东方红履带式拖拉机现场作业,最后将巨大的大象头骨拉到路边。 长庆油田派出两辆货车负责装运,装货时挖出一条与货车车厢高度相同的土槽,将货车开进去,用东方红拖拉机一一推12箱。 直到5月28日,化石全部装上火车,当天连夜出发,30日从习西站货场装车运往北京。 大象化石运抵北京后,中科院古脊椎动物古人类研究所组建专业团队,投入30余人对大象进行修复、修复和装裱。 古象高4米,长8米,303米。 它的大小、早期的年龄和保存完好的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的,令人叹为观止。 虽然古象化石出土于马里河岸边,但之所以命名为黄河象,是因为马里河所在的泾河流域可以追溯到黄河水系。 黄河象化石骨架能保存得如此完整,这在世界象化石发现史上是非常罕见的。 不仅为古生物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也为研究龙洞黄土高原形成前后的生态环境提供了难得的科学依据。 2024年10月,黄河象化石首次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展出,引起全世界轰动。 后来,作为中国人民的友好使节,又漂洋过海,在日本、新加坡等地展出,受到海内外朋友的热烈欢迎。 此后,上海、天津、兰州等城市也纷纷复制展出黄河象化石。 后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小学教科书里有那篇优美的短文《黄河象》,黄河象走进了几代中国人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