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作者名单
我的朋友小佳最近遇到了一些育儿困惑,她问我是否应该推迟给孩子满足
原来,小佳上周末带孩子去超市买东西,路过一家玩具店时,孩子突然停下了脚步,只好带小佳进去看看。 进去后,孩子看到了自己喜欢的玩具,就求小佳给她买,但小佳不同意,孩子哭了。 小佳有些无奈,告诉孩子下次给她买,可是孩子根本就不买,哭得更厉害了,气得小贾直接把孩子拽到一边。
周围的人见孩子哭得这么厉害,就劝小佳说:“你给孩子买一个就行了,看孩子哭得可怜兮兮的!小佳有些不好意思,只好拖着孩子赶紧逃离现场。
我问小佳,以前孩子要求买玩具的时候,是不是总是告诉她下次再买。
小佳点了点头,她说不是没给孩子买,只是想让孩子知道,家里的玩具够多了,看到自己喜欢的玩具,不用买回家。
但在经历过这场风波之后,她也在反思,是否真的有必要培养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但同时,她也隐隐约约地担心,如果她马上满足了孩子,会不会宠坏了孩子,孩子长大后会不会不知道该等了?
好友小佳的迷茫,也是很多家长在育儿中经常面临的两难境地:他们为孩子感到难过,但也担心无条件的满足会宠坏孩子。
这么多父母之所以如此为难,主要原因是他们对延迟满足有着深刻的误解。
延迟满足的基本定义是指人们愿意为了长期结果而放弃暂时满足的价值取向。延迟满足的研究是棉花糖实验中最熟悉的。 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在斯坦福大学幼儿园做过一个棉花糖实验,这个实验只给了一群年龄在一粒棉花糖左右的孩子,说你可以随时吃,但如果你能吃到我回来, 你会得到两块糖果。之后,研究人员对孩子进行了跟踪,直到他们高中毕业,发现能够在年龄等待两块糖果的孩子具有更强的竞争力、更高的效率和更强的自信心,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挫折和压力,并且他们有责任感和自信, 并普遍赢得了他人的信任。而那些没有反抗**的孩子,有看错的能力,自制力差,面对压力不知所措,工作效率低下,自信心和责任心较弱。
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心理实验,且不说实验结果与延迟满足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还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成立。 但断章取义,带有错误的误读,简单理解为让孩子学会等待,不断压抑自己的欲望,培养孩子先苦后甜的美好品质,但大人没有想到的是,误用延迟满足的最坏结果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事实上,真正的延迟满足需要建立在充分满足的基础上。 只有当孩子享受到充分的满足感,与父母建立了良好的亲子关系,才能逐渐发展出延迟满足的能力。
1.不宜过早培养
延迟满足的能力并不总是越早培养越好。
作为新一代的父母,我们都知道,在孩子的婴儿期,只要孩子想拥抱,想喝牛奶,我们就会第一时间冲到孩子身边,满足孩子的所有需求,让孩子更有安全感。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我们不得不延迟给予孩子这些基本需求,孩子很难接受为什么他年轻时能得到的即时安全感需要在他长大后延迟。
我们都知道,孩子还小的时候,尤其是3岁之前,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关键时刻,如果这个时候延迟满足,就意味着他们永远不会得到满足,会让孩子失去安全感和对父母的信任。
我一直相信一句话:从小就能得到满足的孩子,更容易获得长期的安全感,更有信心去等待和拒绝。
2.给孩子选择权
父母不应该强迫孩子有延迟满足,而是在孩子获得延迟满足的每一刻,都能及时肯定他。
我们可以试着把主动权交给孩子,让孩子决定是否等待,以及等待多长时间,而我们要做的就是陪孩子“学会等待”。
3.及时满足和响应
心理学家李雪在《当我遇见一个人》中提到,延迟满足能力的形成,来自于父母从小就经常及时回应和满足孩子。 孩子越是得到及时的回应和满足,他们长大后就越有能力延迟满足。及时满足的真正含义,就是在孩子表达需求时,及时回应和肯定。
孩子小的时候,越要及时满足他的“急需”:哭的时候抱他,饿的时候喂他,累的时候陪他。
当这些基本的安全感得到充分满足时,孩子就会学会等待,学会管理自己的需求,从而发展出延迟满足的能力。
当然,及时满足并不等同于无条件满足。 在现实生活中,并非所有孩子的需求都必须得到满足。 当孩子的要求不合理,或者我们没有办法满足孩子的需求时,我们无法哄骗孩子,而是先倾听孩子的想法,然后如实告诉孩子原因。
*来自互联网,入侵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