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覆盖山川,玉带环绕村落,琼志爬鸟,红旗磕磕珑......然而,莽莽的宏伟与和平安宁的静谧之美交融闪耀,风雪中的济南南部山区诗意如画,梦幻如歌。
沿着由布江岸边走,在大寨山顶转身,高高低低的山坳和灰白相间的村落映入眼帘,这就是石谷沟村。
石鼓沟村又名石鼓村,位于石中区十六里河街最南端,东临大寨山,南临于渝布河,四周山水林、林木、古道驿站、崖壁雕刻,具有独特的代谷地貌和厚重的文化底蕴,该村被评为“省级风景名胜村”、“碧水青山是金山无穷之宝”实践创新基地, “热情好客的山东乡村好季”优秀案例“乡村旅游新地”。
经过20多年对荒山的不懈绿化,才有了今天山林绿意盎然的美景,溪流穿过森林。 石谷沟村第一书记邓燕明介绍,石谷沟村森林覆盖率85%,荒山绿化率95%,植被覆盖率98%以上,空气负氧离子含量是市区的300倍。
过去,村子贫瘠,靠天吃饭,年轻人外出打工,从没想过守着碧水青山,就能振兴致富。 村支部书记吴宝友表示,乡村振兴战略和“三变”改革成为村里加快发展的强大引擎,村党支部充分利用“省级风景名村”这个金招牌,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文化旅游促进人民富裕。
探索石鼓村,梦想玉布河,石谷沟村统筹推动“农业+文化+旅游”产业融合,与企业共同谋划旅游发展,开发个性鲜明、体验互动感强、文化内涵丰富的乡村旅游项目,助推乡村旅游一路走来。 目前,该村和石谷寨景区每年接待游客54万余人次,旅游收入超过2500万元。
沿着村头蜿蜒的小路步行约2公里,即到达石鼓村风景区——石鼓都市农业生态公园,生态公园建在山上,占地5000亩,公园内到处都是巍峨的山峰,茂密的森林,徒步探险,玻璃栈道, 民俗文化、娱乐设施、瓜果采摘、民宿餐饮一应俱全,吸引着五湖四海游客携亲朋好友游玩忘返。
我们在景区脚下的由布江宽阔河床上搭建了乡村文化大舞台,在石鼓好季节举办了“歌唱由布河——四季乡村之夜”系列演出,为乡村旅游增添了民俗时尚元素,单场2000余名游客与周边村民互动。 谈及村里文旅的繁荣,邓言辞雄辩。
巧合。 在市中区、十六里河街的大力支持下,依托石谷沟村开展济南玉府河文化旅游节、农民丰收节、农运会、民俗文化展销等系列活动,并举办了《山东浩寒》5D大型光影实景演出,在当地引起不小轰动, 而石谷沟村的“古香园”文化品牌也越来越响亮。
汗水浇灌了幸福的花朵,村党支部带领村民们创造了幸福美好的生活,硬化了村里的街道和小巷,修整了河道,绿化了道路两旁,修建了20多公里的鸿福路、旅游路、环山路成立乡村巡警队、护河队、志愿服务队,乡村文明与旅游经济齐头并进盘活闲置农舍地块,引进资金改造基础设施,改善村庄面貌。
村企合作发展特色民宿40余家,孵化首个区域共享乡村振兴品牌——渝水园乡,创办“渝水园乡”乡村酒店,共建1000余亩特色采摘果园和草莓蔬菜大棚,“农业+文化+旅游”产业融合互促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邓燕明说。
人气聚富,村民趁势开办农家乐、小旅馆,在家门口卖土特产,分享旅游大餐。
这是一种甜美的草莓,果肉鲜嫩,甜美多汁,很受游客欢迎。 你不用去市场,游客采摘供不应求。 石谷沟村种植户李春玲说,他种了5个草莓大棚,年收入超过20万元。
突如其来的乡村文旅热潮,让龙头合作社热情洋溢。
将废弃的养猪场改造成“石鼓手工非遗工坊”,建立手作学校、手作市场、手作调研、手工直播,激活藤编、面塑、泉水扎染等村落传统优势资源,重塑“石鼓手工”非遗品牌合作社庭院绘有绿水青山,建筑内连廊、闲置仓库打造手工、书画艺术长廊,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参观体验。
同时,该村充分挖掘吉泰古道、东汉崖石刻、古村落遗迹、鹿泉等历史文化资源,强化于布江文化遗产廊道节点和“吉泰曲”中华文化支轴特色村落还通过村企建设民俗科普教育馆、农耕文化展示馆、环保科普教育馆,并建设石中区首家乡村美术馆——石鼓乡村美术馆,为乡村文化旅游做大做强积蓄力量。
碧水绿树成荫的山脉是无价之宝。 “下一步,我们还将打造以乡村文旅为主线的乡村市场和流动市场,带动周边11个村庄的发展。” 能看山、见水、记乡,相信“城南明珠”石谷沟村,一定会在乡村振兴新征程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彩!(贾少华,马俊伟)。
由李岳阳制作。
*由济南市市中区十六里河街道石谷沟村提供。
从 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