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洞察一个问题:我们的学生将生活在什么样的未来?我们至少要想想他们10年或15年后会生活在什么样的世界里。 如果你不做这种**和洞察力,也许今天所有的教育手段都是徒劳的,而且会让学生付出巨大的机会成本。 对于未来的学生将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我们有以下三个判断。
判决1:学生将生活在一个信息**和信息茧之间的冲突加剧的未来在2024年,所有的数学知识都可以写进1000本书。 100 年后,需要 100,000 本书才能容纳所有的数学知识。 同样,在 1992 年,每天产生 100GB 的数据,可以放入 U 盘。 到 2025 年,每天将产生 163 亿 GB 的数据。
YouTube 平台上每天有 720,000 小时的简短**更新。 而即使一个人活了100年,他也只有87万小时。 换句话说,我们一辈子都看不到一天的短暂**。
在信息时代,如果学生只是随机接触信息,他们可能一辈子都接触不到有用的核心信息。
但与此同时,学生可能会被困在数据和算法的茧中。 在当今算法主导的世界中,大数据可以准确地将不同的信息传递给具有不同偏好的人。 一开始,我们只会看到我们想看到的;以后,我们只会看到别人想为我们看到的东西。
很多年前,有一部电影叫《杜鲁门的世界》,真相是残酷的:我们以为真实的东西,只是纵了。 杜鲁门的世界可能正在成为我们的世界。
由此,教育面临的第一个挑战是:我们有能力让学生破茧而出,成为信息世界的“采蜜者”吗?
判决2:学生将生活在一个机器越来越智能的未来,人类大脑可能会倒退在 11 月举行的 OpenAI 开发者大会上,Sam Altman 表示:2023 年可能是人类走出非洲大陆以来最重要的一年。 我们今天看到的人工智能的所有应用,只不过是人工智能希望我们看到的“奇迹”。 就像《三体》中所写的那样,所有最先出现的变化,都只是在警告我们,一些“奇迹”即将到来。 而这些“奇迹”仅仅是个开始。
另一方面,在过去的30002024年中,人类的大脑体积下降了约10%,并且随着外部信息存储的出现而缩小。 自工业革命以来,机器解放了我们的四肢,代替我们奔跑和工作。 然而,似乎机器也“浪费”了我们的四肢,我们现在不得不绕着操场转圈走,以保持行走的能力。 未来,机器将越来越多地解放人类的大脑,代替我们思考,帮助我们做出决定。 然而,机器似乎也“浪费”了我们的大脑。
这就引出了教育的第二个挑战:我们能保证学生将来拒绝人类的机械化,让大脑不停地前进吗?
判决3:学生将生活在一个更加虚无主义的未来,这是由于物质过度满足和缺乏价值感造成的未来,当物质需求容易满足、过度满足时,消费主义和娱乐主义将共同制造“浅层舒适区陷阱”。 在这个陷阱里,我们会愉快地享受它。 我们喜欢快餐,享受预制菜,思考浅,社交浅,追求多巴胺快感。 我们深陷其中,以至于我们不愿意也无法自拔。
因此,熟悉的马斯洛需要改变模型。
按理说,当下层的需求得到满足时,自然会转移到上层;满足下一级的需求是追求上一级需求的基础。 然而,在未来,学生可能会发现自己躲在下三层,不愿意走得更远,不愿意追求尊重和自我实现。 因此,学生可能会生活在一个因即时满足和缺乏价值感而产生的空虚的未来。 但是我们不深入思考,我们不太尊重知识,我们不相信崇高,我们不相信真善美,我们的权威消失了,我们的意义就消失了。
这就引出了教育的第三个挑战:学生如何走出娱乐和消费主义的“浅层舒适圈陷阱”,追求价值和意义?
面对茧、进化、价值实现三大挑战,我们需要思考: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什么样的后天习得,才能重新定义和赋能?
未来,学生将生活在一个“多”的世界里,即信息更多、物质更多、价值观更多。 在“多”的世界里,学生需要有做减法的能力。 要获得这种能力,需要批判性思维、结构化思维和一定的人文基础。
当我们谈论学习或获得时,涉及三个层次:知识和技能、能力和思维、人的情感和审美。
如果我们应用弗洛伊德的潜意识模型,知识和技能是冰山的可见部分,属于意识和工具理性的范畴。 思想、能力、性格、情怀、三观、道德、审美都属于价值理性的范畴;未来,这部分冰山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因此,在未来评判学生时,人才的知识技能差异化正在减少,而最难评估、因而最被忽视的能力、思维、人文、审美、情操成为决定性因素评判一所学校,核心在于能否在无意识领域和价值理性领域实现价值最大化。
我们终于可以告别简单的知识和技能的转移,我们终于不再是简单的“工匠”;工匠精神虽好,但“工匠”不行。
基于这个逻辑,学习模型可能会发生变化(如下图所示)。
那么,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应该怎么做呢?对此,德普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基于学生习得的三个层次,我们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的三个层次的具体实践,通过层层分解,将抽象的教育洞察和宏观目标,分解成明确、可操作的任务。
注重实效,减少“投入”,放大“产出”。
在知识技能领域,学生的核心素养对应数智技能、跨文化交际、学科知识、常识。
在这方面,我们注重教学的有效性,减少“投入”,放大“输出”。 投入是指学生投入的精力和时间,产出是知识和技能转移的效率。 在有效性方面,人工智能将发挥最大的作用,能够减少多余的无效信息,减少投入的时间和精力。 总有一天,人工智能真的可以取代我们做这样的事情,因为人工智能比我们更擅长布置作业,并且知道学生缺乏什么知识。
我们尝试用愚蠢的方法,从时间维度(课前、课中、课后)和组织维度(教研组、备课组、个人)不断优化,将效率提高到极致。 通过对效率和有效性的研究,我们可以利用“少”的力量。
利用 CSC 思维和关键能力简化复杂性。
在能力与思维领域,学生的核心素养与CSC思维和关键能力相对应。 前者包括结构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后者包括学习、生活、沟通、协作和领导力。
我们提出用CSC思维和关键能力,打造一把剪刀,化繁为简,练小威力。 未来的学生,能做减法,能梳理逻辑联系,能把信息变成知识,分类成结构,就具备适应未来的能力。
我们以活动为载体,通过活动课程和课程活动,自觉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能力
中文辩论赛:要求学生真实地说话并表达自己的意见。 “职业的未来”活动:邀请世界500强企业创始人、人力资源总监到学校,与学生进行多轮实战模拟招聘。 国旗下讲话:我们要判断别人是否分心、疲惫,并相信别人是否听了他们的演讲。 业务挑战:学生走进真实的企业,扮演“企业经营顾问团队”的角色,通过分析、调查、研究等方式,针对企业当前的困难和痛点给出解决方案。 校长有预约:让学生分析当下网络上热议的新闻事件,思考“我想参与,但我不想遵守规则”背后的契约精神,围绕“小学要不要开小卖部”进行多轮讨论。
扫去尘埃,割断羁绊,与世界和谐相处。
在人文情感与美学领域,学生的核心素养对应于修身养性、善待他人、责任感三个维度。 这个领域就更难了,因为在价值的理性范围内,目前没有奇迹,需要长期才能见效。
我们提出:扫除尘埃,割断束缚,与自己、与他人、与世界和谐相处。 我们相信,这些能力将真正使学生终生受益。 让我们不要等到学生在30或40岁时开始感到沮丧和空虚,然后才开始回头寻找这方面的力量。
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很多需要探索的地方
周末幸福馅饼:让学生感受现实生活的烟火气息,让“活在当下”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学生的一种能力。 每周,学校都会推出“重庆周末”栏目,我们提出了一个口号,叫做“德普是一种生活方式”。
脱离:学生在12年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接受“脱节”教育。
中国寻根研究:让学生走出教室,在更真实的情境中体验、协作和**。
重庆研究:这个城市持续两个半月**,让你了解你所在城市的过去和现在,培养全球视野。
学生戏剧:每年,全剧都在大剧院上演,从《四代同堂》到《德凌与慈禧》,让你学会面对问题、感受生活、与他人产生共鸣,不占用课堂时间。
未来将是一个“多”的世界,会让学生的大脑疲惫不堪,心理压力大,甚至迷茫。 学生迫切需要学习“少”的力量和做减法的心态。 希望我们能用“少”的力量,让学生轻松“深入”到越来越“多”“重”的世界里。 丨基于作者在第十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上的演讲责任编辑丨张凯美国编辑丨张天宇执行主编丨Andy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