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国内首个海上人工岛机场——大连锦州湾国际机场项目启动。
第一部分:老工业基地澎湃着新的激情
《半月》采访记者白永泉和孙仁斌。
辽宁中南部城市群是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领头羊。 板月潭记者走访辽中南部城市群发现,为打破“产业结构偏差困境”,这里的“老字号”和“原有”产业正在向“新”发展,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等行业正在乘势而上,市场化的数字经济产业由“盆景”向“山水”转变, 新兴产业不断点燃现代工业新引擎。
聚焦项目,优势产业集群强势崛起
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的号角声中,辽宁省沈阳市老工业基地正全力布局新能源动力和储能电池产业赛道,开启新发展阶段新能源产业“辽沈战役”。
今年3月,投资超过100亿元的亿纬锂能锂储能及动力电池项目在沈阳正式开工,该项目分两期建设,主要生产耐低温、高能量密度、高可靠性的储能和动力电池,计划于2024年建成投产。 “亿纬锂能深耕电池行业多年,沈阳大力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广纳企业盟友。 我们将在沈阳建设亿纬锂能东北生产基地,为建立全球服务体系拓展版图。 亿纬锂能总裁刘建华表示。
宝马总投资100亿元的第六代动力电池项目已全面开工。 华晨宝马汽车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戴大伟表示:“我们致力于将沈阳打造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枢纽,拥有电芯、电池、电驱动系统和电动汽车的全产业链。 ”
沈阳拥有宝马等全球领先的汽车品牌及其产业基地,正努力把握汽车电动化和能源结构转型的趋势,在电池龙头企业的带领下,吸引上下游产业链集聚发展,实现“大树下灌木、灌木下花草”, 着力打造东北新能源产业基地。
近年来,辽南中南部城市群聚焦该项目,提出加快建设先进装备制造、石油化工、冶金新材料等万亿元产业基地,做大做强集成电路、航空装备、数控机床、新能源汽车等22个重点产业集群。
走进盘锦辽东湾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塔吊一字排开,机器轰鸣,工程车辆来回穿梭,施工工人忙碌,总投资837亿元的华锦阿美精细化工及原材料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项目位于辽南中南部城市群主轴线上的重要节点,具有与大连、营口等沿海一线产业相呼应、协同发展的基础优势,交通便利,物流条件优越。
石油化工是辽宁的优势产业,但其发展一度面临“油头大、化工尾小”的结构性问题。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作为国家支持东北振兴的重点项目,对于加快辽宁省中南部城市群建设万亿级石化和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和现代化石化产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该项目将实现年营收1000亿元以上,利润总额超过100亿元,辽东湾畔将崛起世界级石化和精细化工产业基地。
辽宁省鞍山因钢铁而兴,素有“钢铁之都”之称。与沈阳一样,鞍山也在经历着艰难的转型,以构建现代化冶金工业体系。
在辽宁布顿科技特种金属制品生产基地项目施工现场,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公司负责人杨帅表示:“辽宁布屯的最终目标是打造东北地区最大的高端钢丝绳和钢绞线生产基地。 ”
发展产业,项目是立身之本。 今年秋季,辽宁开工工业项目580余个,主要集中在新能源、装备制造、冶金新材料、精细化工等领域,总投资近880亿元,将极大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在东软医疗系统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在生产CT机杨青。
专注创新,现代工业引擎强劲
在位于大连金浦新区的“大连舒谷”核心区1号位,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园已经雏形。 大连舒谷投资发展总经理陈晗介绍,“大连舒谷”致力于打造中国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示范区,汇聚了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信息技术创新、金融科技等领域的400多家知名企事业单位。
过去,辽宁以“老字号”和“原创”产业“征服世界”,战略性新兴产业数量少,规模小,发展速度慢。 东北振兴研究院副院长李凯曾撰文称其为“产业结构偏差的困境”。
要“脱困”,就要把新兴产业的“盆景”变成“风景”。 近年来,辽宁结合自身产业基础优势,聚焦创新,推进增材制造、柔性电子、储能材料等未来产业布局,不断聚集新动能。
高端数控机床、**协作机器人、工业CT(工业计算机断层扫描)......不久前在沈阳举办的第21届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吸引了全球资源。 “辽宁省、沈阳市聚焦先进技术,扎实做好结构调整、补链、延链、升级链、建链,增强产业发展的连续性和竞争力。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说。
近日,高性能石墨烯薄膜产业化基地试生产启动仪式在沈阳浑南科技城举行。 该项目解决了制备大厚度、高品质石墨烯薄膜的技术难题,预计全面建成后年产值将超过6亿元。
科技成果供给为加快构建现代工业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 今年前三季度,辽宁省高校转化科技成果2000余项,全省认定登记技术合同700多亿元,同比增长598%。
针对乙胺技术“卡住”的局面,辽宁滨海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成功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乙胺清洁绿色生产全套技术。 依托拉胺主要用于生产绿色低毒农药、医药及水处理螯合剂。 目前,成果已在实验室小规模、中试、商业化生产改进等阶段完成研发。
优化环境,持续优化产业生态
走进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政务服务中心,电子大屏幕上的字幕快速滚动,数据实时更新,显示审批人姓名和完成相关行政事务的时间。
效率是企业的命脉。 “拿起厚厚的一摞批文报告,30多份**一一摊开,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行政审批局负责人表示,过去申报企业大部分看到这些**都一头雾水,加上人工填报,至少需要一周时间才能开工。
制度创新往往涉及系统性重构。 申抚示范区陆续推出面向创业企业的“一窗口受理一体化服务、点击智能申报、并行数据共享、全网办公自动流转、效率监控智能评价、服务管家及时跟踪”等一系列创新举措。 以创业为例,整个流程从原来的7个部门、33个物料减少到1个窗口、1个物料、0表单填写,实现了20分钟完成企业成立,2小时完成创业所需的7个环节,有效解决了痛点, 创业过程中的困难和障碍,如材料多、填表多、跑多。
营商环境曾经是东北地区的短板,但随着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的推进,企业主体对东北地区形势的评价明显改善。
近日,辽宁巨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在辽宁保税区营口片区审批局办理项目备案,审批局工作人员主动介入,为后续手续提供全程辅导服务,让企业员工感叹:“这么全的服务,真是贴心便捷!”
目前,营口地区有10000多家企业,企业的需求和问题各不相同。 为此,营口片区实施“三办五查”工作方式,打造“营商+法治”服务模式。 板月潭记者采访了解到,“五查”工作体系主要围绕监管领域,通过执法前自查、执法中互查、执法后回检、领导重点抽查、业务工作覆盖查等“五查”,以规范执法夯实主体责任,筑牢风险底线。 “三办”工作方式,立足于不求人做事的切口,对符合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的正常问题,对突破旧政策规定的个别问题,突破旧政策规定的共性问题,立即处理。
今年前10个月,辽宁省纪委分四批下达营商环境清理近万人次70,000,16,615 已得到监督和解决。
下一篇:蓝天碧水青山守护新辽宁
《半月》采访记者孙仁斌和白永泉。
辽宁中南部的城市群连接了辽宁的大部分城市,如沈阳、大连、鞍山、盘锦、营口、本溪和丹东。 通过采取区域联防联控、生态补偿机制、协同治理等措施,生态治理攻坚战不断取得胜利,建成“两山”生态文明实践基地,老工业基地生态持续改善。
11月7日,游客参观雪后的沈阳紫禁城 摄影:龙磊。
蓝天常在,区域联防联控破解“雾霾围城”。
白雪覆盖着红色的宫墙,在沈阳故宫前,蓝天白云的古建筑格外醒目。 “瞧瞧我们'大沈阳'的天空,典型的'辽宁蓝'!市民陶阳在朋友圈写道。
为了尽快发现污染源头,沈阳聘请了200名专业人员作为第三方管控团队,对全市下属县(市)区进行网格化管理,还开发上线了“沈阳生态环境”APP,并成立了13个微信群对抗雾霾。
除了专业团队,各种智能环保系统也不断投入到沈阳污染防治攻坚战中:秸秆焚烧指挥控制系统、空气复合污染立体监测超级站、大数据监测中心......市每季度对各县(市)区空气质量进行排名,对排名垫底的三县(市)区进行罚款,市领导约谈相关负责人。
近年来,沈阳已拆除了4000多台小型燃煤锅炉,以控制空气污染。 “智慧+铁腕”治理,为城市带来了越来越多的蓝天白云。 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迅速下降,重污染天数大幅减少。
今年4月,沈阳、鞍山、抚顺、本溪、阜新、辽阳、铁岭、沈抚示范区等“七城一区”联合签署《沈阳现代都市圈大气环境联合防控合作框架协议》。 在此框架下,交流相关城市大气环境治理政策和工作进展信息,共享专家、培训、科技等资源,实施应急联动,推进低点源、臭氧、秸秆焚烧、烟花爆竹、机动车等重点源协同管理,建立联合协商等机制, 实行闭环管理,实行工作通知。
制定辽中城市群预警预报和联防联控工作方案,每日发布环境空气质量信息。 建立健全都市圈城市污染天气应对机制,减少区域污染物排放。 沈阳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裴希燕说。
与2024年相比,2024年沈阳市核心污染物PM25. 治理取得重大进展,累计减少 555%,好天数达到320天,占87天7%。
3月25日,在辽宁省盘锦市的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视觉中国)。
保护清水清流,攻克生态协同治理“母亲河保卫战”
盘锦、辽河口、海天同色,海鸥鸟云集。 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盘锦湿地的鸟类数量已从269只增加到现在的302只。 10,000多只黑嘴鸥、300只丹顶鹤、3000只东方白鹳和其他候鸟在这里停留觅食或繁殖。 这里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黑嘴鸥繁殖地和丹顶鹤南北迁徙的重要中转站,被誉为中国“黑嘴鸥之乡”。
为了保护万千生的家园,当地政府近年来启动了“养湿”工程。 辖区598户沿海养殖户养殖设施全部依法拆除,海域养殖池塘清理8个590,000英亩,17条新的自然海岸线6公里。 54岁的渔民张芳看到了她眼中的生态变化:“现在鸟多了,鱼多了,小时候经常看到的辽河口特有的大黄鱼、辽河秋刀鱼又回来了!”
辽江是辽宁1550万人的重要饮用水源和258万公顷耕地灌溉的重要水源,被誉为辽宁的“母亲河”。 20世纪80年代,这条母亲河曾一度伤痕累累。 “最糟糕的时候,辽河80%以上的水质被列为5级,农民甚至不敢用河水浇灌庄稼。 辽宁省生态环境厅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张铮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开展了保卫辽河的“战役”。 河水不清,水脏兮兮的,根在岸上。 为进一步推进辽河流域综合治理,辽宁省生态环境、发展改革、国土、农业、公安、住建等30多个部门开展“集团军”攻坚战,攻克水污染顽疾。
今年1-10月,辽宁省150项国考地表水段优良水体占比为847%,继续保持断面为零状态的下五类水体。
青山成金山,好生态留乡情
冬日暖阳笼罩着辽宁省凤城市大里树村,静谧祥和。 下午,送走食客,坐在自家餐厅里,村民徐洪超悠闲地喝着茶。 “在我们村里,只要你想打工,就永远不会失业,就连周边城市的大学生都来我们村找工作!他自豪地说。 如今,徐洪超的年收入超过10万元,生意繁忙之时,父母、家人纷纷上阵,他家门口富足,幸福感满满。
徐洪超的幸福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近年来大力树村植树造林和生态旅游的快速发展。 在原村委书记毛凤梅的带领下,大梨树人民辛勤耕耘、勤劳精湛,把万亩荒山变成了“花果山”。 2024年老书记去世后,两村委会新班子继续努力,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之路。 近年来,大力树村年接待游客40多万人次,村集体固定资产超过5亿元。
良好的生态就像一座绿色银行,带给我们更多的财富和希望!大力树村党委书记毛正新说。
今年10月28日,在济南举行的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年会上,本溪被授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
桐江峪村是本溪市满族自治县的一个小镇,山山秀丽,水清澈。 在县、镇党委的大力支持下,通江峪村开始建设具有满族特色的乡村,吸引了国家4A级休闲旅游度假区“小城一村”入驻。 据了解,“小石亦庄”现有员工近300人,周边及联盟企业直接、间接聘用员工2000余人。
近年来,辽宁省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省共创建美丽示范村和美丽宜居村3486个,越来越多的村实现产业繁荣和宜居环境。 碧水青山,给人们带来了金山银山,也保留了美好的乡愁。
振兴辽宁新突破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