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源于中国实践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概念,也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生动体现。 无论是从观念上,还是内涵的丰富,以及实践的推动,都蕴含在总书记对人民民主全过程的原创成果中。 **总书记指出的“四个统一”、“三个全部”、“三个最”蕴含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内涵和特点,引导我们从观念、制度、时空四个维度解码全过程人民民主。
关键词:全过程人民民主; 想法; 系统; 时间; 空间。
一是从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上追求价值。
**总书记提出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在吸收和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民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人民理论基础上形成的中国特色民主,既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理论和实践的最新诠释,也是对西方式民主理论和实践的超越。
全过程人民民主吸收和借鉴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以人为本的思想。 吸收和学习以人为本的政治思想。 无论是《商书》中的“人民是国家,国家是稳固的”,还是朱习《四书章句笔记》中的“国家是以人为本,社会也是为人民而建的”,这些都诠释了以人为本的深刻哲学和真理,中国共产党, 作为习方向的政党,在社会治理中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正如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的那样:“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人民的意志,维护人民群众的权益,激发人民的创造活力。 “吸收和学习人民至上的政治思想。 从古至今,人民为贵的思想已成为社会共识,深深地烙印在治国理政理念中,正如《孟子》所倡导的“百姓珍贵、社会次、君轻”,充分体现了“百姓高贵”、“王者轻”的核心以人为本理念。 正如总书记在全国人大工作会议上强调的那样:“一个国家民主与否,关键在于人民是否真正当家作主,人民有没有选举权,人民有没有广泛参与的权利。 “吸收和学习以人民为镜子的政治思想。 只有以百姓为镜子,才能展现未来,无论是《商书》中的“人不在水牢,应该在人民牢里”; 又或在《唐太宗藏:自评录》中,“船胜于人,水胜于溧树”。 水能载舟,也能翻船“,这些都像一面镜子一样时刻激励着人民,正如总书记所强调的,”时代是写论文的人,我们是答辩人,人民是读报纸的人”。
全过程人民民主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理论。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总书记和全国各族人民在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列宁民主思想、列宁思想指导下,在实践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开创的人民民主新时代。 首先,它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以人为本的理论的真正内涵。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理论的核心内涵是为绝大多数人民谋利益,这就要求“人民民主”必须以满足绝大多数人民的民主需要为导向,进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初衷。 正如全过程人民民主体现了“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特点。 二是抓住了列宁以人为本思想的核心精髓。 列宁的以人为本的思想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明确强调了“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经典论断,既体现了民主既是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手段又是目的,而且为完善人民民主的全过程提供了指导。
二是从制度上实现了完整的制度和程序安排。
从制度安排上看,党的领导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类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共同为人民民主发展全过程提供了完整的制度保障体系, 真正有机地统一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统一法治。
党的领导制度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制度保证。 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前提是完善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党掌握一切。 我们吸取了苏联的教训,通过完善党章和党章,完善了党的领导制度。 只有确保党的全面领导,民粹主义、金钱游戏、社会动荡才能带来一些无法消除的负面影响,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代表人民整体利益、走群众路线的政治力量,通过形成最广泛的社会共识,确保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目标。 相反,如果没有代表全体人民利益的政治力量来协调这一切,一旦民粹主义、金钱政治、民族**、颜色革命出现,人民对国家的所有权就可能化为乌有。
“一基三基”政治制度为人民民主全过程提供了基本政治制度载体。 “一根本三基”的政治制度,就是要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足够的营养,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现代化。 人大制度肩负着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的顶层设计、全覆盖的任务,既能倾听人民呼声,了解人民诉求,又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的工作积极性; 它也可以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对人民负责、保证人民有序参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意志。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根据各自不同的政治立场,在“领导、合作”的政治框架下分享政治权力,为人民服务。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合理处理民族事务、促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促进了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幸福感。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主要扎根基层,借助村民(居民)自治制度和职代会制度服务基层,为人民群众参与基层公共事务提供渠道。
三是从时间上保证了民主的全天候、可持续运行。
从时间上看,全过程人民民主吸收和借鉴了程序顺从、选民活跃的“选举民主”的可取做法,避免了“选举民主”一时局限于单行的弊端,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植入民主选举的五个环节, 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确保人民民主全过程全天候、可持续运行。
全过程人民民主昼夜不停地嵌入民主的方方面面,超越了西方式的选举民主。 在选举年,政客们非常活跃,许多选民都很兴奋,一旦选举后生意恢复如常,选民将不得不等待下一次选举才有机会表达他们的诉求。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植根于中国土壤的民主,人民不仅可以通过民主选举参政、表达利益,而且通过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参与民主实践。 在人大、政协、基层组织等单位的支持下,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基层工作者的积极推动下,人民民主全过程在时间上不断向前推进。 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既能发挥各自的独特优势,又能优势互补,从根本上为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必要条件。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可持续的方式满足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超越了西方式的竞争性民主。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而不是沉溺于过去的民主成就。 **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总书记指出,“借鉴历史,开创未来,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这表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正在不断发展。 同时,这种发展和可持续性是建立在过去成就的基础上的,而我们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正是在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其中民主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之一。全过程人民民主彻底打破了西方民主所鼓吹的“政党政治”或“竞争性民主”,这种民主是零碎的、非连续的,他们所谓的民主是竞选的口号,而不是延续的目标。 综上所述,全过程人民民主追求的是全民共同的目标,既不谋求党和政府自身的利益,也不牺牲其他政党的利益,而是通过一代又一代的奋斗,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四是空间体现在党和国家的各个方面、不同层次。
从空间上看,人民民主的全过程要体现在党和国家的各个方面、不同层次上,正如总书记所强调的,要继续发展人民民主发展的全过程,确保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治国理政中去, 在党和国家工作的方方面面。
横向上,人民民主的全过程落实到党委、人大、政协工作的方方面面。 党委作为我国的领导机关,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广泛吸收广大人民群众的建议,确保人民利益最大化,为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树立了典范。 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实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主要渠道,是宪法赋予的,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作为国家权力的执行机关,其权力属于人民,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公共政策时,必须履行“我是谁、为谁服务”的承诺,借助协商、听证、政治会议等多种沟通渠道,让人民真正参与其中。 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必须始终遵循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新定位,不断拓宽政治协商渠道,把满足人民需求、促进民生作为重点突破口, 帮助党和人民改善民生。
纵向上,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国家、地方、社会、基层各级实施。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方位民主的新形式,从上到下到党和国家的各个层面,从宏观到微观到党和国家的各个方面,确保人民当家作主。 在实践中,人民民主的全过程实现了上下联动,既能充分发挥一流制度的优势,又能因地制宜。例如,在制定和完善法律时,国家层面可以依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地方层面可以依靠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在基层,可以依靠城乡社区自治制度来确保上下层的联系。 同时,为使法律法规制定更加扎实,全国人大在全国32个省级单位设立了基层立法联络点,实现了立法直通车。 作为独具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它自上而下贯穿全国各级、各地方,为确保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参与的平台。
作者:梁浩,中共河南省委党校公共管理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