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如何打造世界一流品牌? 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品牌“出海”。

小夏 财经 更新 2024-01-28

根据今年8月2日公布的2024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共有142家中国企业上榜,其中不乏台湾企业。 中国大陆(含香港)企业数量为135家,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的国有企业数量为46家,共有97家国有企业上榜。

央企是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名片,是世界关注中国的重要窗口。 近年来,国有央企不断推进世界一流企业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 要进入国际市场,就必须要有国际化企业,而国际化企业需要有国际品牌。 中央企业要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需要能够在国际资源配置中占据主导地位,引领全球产业的技术发展,在全球产业发展中拥有话语权和影响力。 沃尔玛连续第十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公司。 榜单前10名企业中,美国企业有5家,分别是沃尔玛、亚马逊、埃克森美孚、苹果、联合健康集团; 国家电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Interbrand与美国《商业周刊》合作发布2024年全球最佳品牌100强榜单,中国工商银行、中国移动、中国平安等3家央企上榜。 从历年世界500强企业榜单来看,榜单上的欧美企业往往都是世界级品牌,出口的产品也面向全球市场。 相比之下,国家电网、中石油、中石化等世界500强央企,以及全球品牌100强都在央企榜单上,这些企业的市场基本都是国内。 这让我想起了王健林曾经说过的话,国有企业不叫企业,叫产业。 进退两难的原因在《财富》世界500强中国企业中,国有企业是主力军。 中国虽然是世界500强中的第二大国家,但总体上还是大不强。 由大变强已成为国有企业的新目标。 2024年至2024年,国资委监管的企业数量从2024年的185家减少到2024年的98家。 通过重组整合,国有资本向关系国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重点领域集中。 在“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品牌建设已成为央企开展世界一流企业建设的必要环节。 品牌是企业开拓市场的“垫脚石”和“护城河”。 央企品牌也是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 从企业定位来看,央企不是垄断型竞争型企业。 央企通常具有行政垄断的特点,如军工、石油、电信、电力等行业,企业不能自由进入。 2024年以前,一些央企甚至承担起了行业管理责任。 这种垄断企业缺乏竞争力,缺乏做品牌的动力。 从产权上看,央企都是国有企业。 **企业有三大责任,第一责任是经济责任,第二责任是社会责任,第三责任是政治责任。 如果央企继续坚持三大责任,“走出去”成为世界一流品牌将面临诸多挑战。 在当前的世界政治经济环境下,如果我们的央企去美国或世界其他国家谈自己的政治责任,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如果我们在国内而不是国外谈论政治责任,显然不可能以这种方式“分离”。 从跨品牌品牌评价模式的要素来看,央企在品牌化方面也存在不足。 Interbrand品牌评价模型为:V P S。 其中:V——品牌价值 P——品牌净利润 S——品牌实力 Interbrand。 评价模型强调三个核心内容:第一,品牌未来收入是品牌评价的核心指标。 二是财务分析、市场分析、产品分析相结合。 三是将贴现率与品牌实力挂钩,从而估算品牌未来收益转化为实际收益的风险。 提升品牌价值需要大量投资。 这些投资包括广告、公共关系、展览、研讨会、论坛、营销、企业社会责任支出等。 从央企“一利五率”经营指标体系出发,企业可能认为这些投资是一种负担。 由于种种原因,央企“出海”在国际上的品牌认知度不高,企业理念语言陈旧相似,宣传语境更适合中国,品牌文化建设和传播目标不明确,方法途径不明确。 菲利普·科特勒教授在《B2B品牌管理》一书中说,品牌建设远非为公司创造知名度或有前途的客户那么简单,而是一个构建公司灵魂并将其传播给公司内外所有合作伙伴的过程,让客户真正获得品牌所承诺的所有价值。 凯文·瑞恩·凯勒(Kevin Ryan Keller)在被誉为品牌“圣经”的《战略品牌管理》一书中也明确指出,品牌名称和标志只有在客户心目中占据一定位置时才有意义。 央企要想成为世界一流品牌,首先要重新定位,进行品牌文化传播,从而获得订单,开拓新市场,达到企业发展的目的。 很多建筑企业单纯采用广告、新闻软文的形式来宣传公司和品牌,只注重业绩、工程进度、安全、质量控制等信息的传播,而较少注重管理经验的传播、感人的故事、企业价值观等。 即使是企业文化传播和产品营销的“两层皮”,也直接导致传播内容、渠道和目标受众不匹配。 由于央企的特殊性,对沟通的评价也要注重实效,杜绝形式主义和肤浅的文章。 否则,表面上看起来不错的只是报告材料中的花言巧语,实际上很难让企业发挥应有的作用。 品牌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 因此,对沟通的评价也应该从更长的时间段来看待,不应该局限于一个时间、一个地点,也不应该局限于速成。 其他山的石头从苏打水到一种文化,可口可乐见证了两次世界大战和几次世界经济危机。 如今,全球每天有17亿消费者饮用可口可乐产品。 从可口可乐的发展来看,关键点是二战。 2024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同一天,美国宣布参战。 可口可乐公司也决定“开战”。 到1945战争结束时,美国向欧洲战区派遣了大约2000万军队。 时任可口可乐公司负责人的罗伯特说:“无论我们的战士如何走到第一位,公司都会不惜一切代价确保每个士兵都能喝到一瓶可口可乐,只需5美分。 像巧克力、香烟和口香糖一样,可口可乐已成为美国军方的军用物品。 当你看到一个美国地理标志时,你会看到可口可乐的标志。 所以在二战期间,可口可乐和星条旗几乎是一样的。 可口可乐公司向美国军方提供可口可乐浓缩物,并在军方的协助下,在前线建造工厂以满足供应。 二战期间,可口可乐在美国军事基地共建造了64个装瓶厂。 这些装瓶厂成为可口可乐的全球基地。 基于此,可口可乐扩大了庞大的全球生产体系和销售网络,成为全球布局的“加速器”。 打破游戏规则的方法中国企业需要走向世界舞台。 如何向世界展示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成为央企品牌国际化的重要任务。 近年来,世界商业竞争的品牌力更加突出。 从中国产品到中国品牌,品牌建设是国家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一流企业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基础。 一流国家需要一流品牌,一流企业需要一流文化。 经过多年发展,央企已形成高铁、核电、特高压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名片,培育了“中国航天”、“中国建设”、“中国中车”、“红旗”等具有广泛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品牌。 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名片通过有效的海外社会传播,上升到国家形象名片,努力传播中国的国家形象,中央企业的优势也是义不容辞的使命。 在瞬息万变的国际环境中,央企在谋求自身企业发展和规模的基础上,必然要走“走海外”市场竞争和品牌建设之路。 如何打破这种局面,或许可口可乐的发展会给我们一些启示。 面对欧美国家在市场、技术等领域的挑战,央企参与“一带一路”联合建设,实现企业“出海”和品牌国际化将是打破局面的关键途径。 通过与中国友好国家在各行业、各领域的深入合作,在相对公平、安全的市场环境下,中央企业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采取实质性措施。 央企是“主力军”,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截至2024年10月,**企业已在140多个共建国家投资5000多个项目,涉及金额超过1万亿美元。 在推进基础设施“硬连接”的基础上,央企可以借鉴可口可乐在产品和品牌“走出去”方面的“加速器”模式,最终实现企业全球化布局和品牌全球化,实现打造一流企业的目标。 创新之道当前,信息传播已进入社交网络时代,通信方式和信息载体正在发生巨大变化。 可口可乐、苹果等公司纷纷开通社交账号,进行自己的品牌传播。 中央企业需要适应新的传播环境和传播规则,构建和运营自主、可控、及时有效的中央企业海外社交网络,讲好央企故事,传播国家形象,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品牌推广的关键是沟通。 传播效果的关键在于内容和渠道。 做好央企海外社交工作,需要从文化生活、关注焦点、社会心理、人格心理、不同国家、不同行业、不同受众的需求状况等方面细化内容分发,进行精准传播。 在内容上,弱化民族色彩,强调本地化服务属性。 目前,一些跨国公司正在极力淡化国家在海外社会**运营中的特殊性,更加突出地为东道国人民服务。 央企在海外传播过程中,也要淡化民族色彩和政治属性,强化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属性,注重传播所在国家的服务意愿和服务能力,更好地融入当地,这样才能容易被当地人接受,从而达到品牌传播的目的。 在精确的交流中说出人类的话,并寻求与用户相同的频率产生共鸣。 这里的用户等于企业,而不仅仅是受众在传播领域中的作用。 只有人性才能穿透人心。 积极参与对话和同理心。 抛开报道材料的新闻和软文,我们可以用事实、逻辑、观点产生自洽的内容,将表达拟人化,从而建立新的精神沟通和信任链接。 在充分考虑公司自身定位的基础上,确立以需求为中心、以产品为中心、以品类为中心、以市场为中心的品牌发展战略,规划适合公司的海外发展模式。 从国际传播需求出发,解决企业品牌定位问题。 品牌定位就是让消费者清晰地识别出品牌的特征和品牌的核心价值。 央企“走出去”时,在品牌定位时要力求精准定位,同时也要留有发展空间。 参考可口可乐、甘氏等企业的做法,首先要聚焦一点、一个方向,打造与企业实力相匹配的品牌,通过资源聚焦,促进品牌价值的快速提升。 加强交流、合作和培训。 中央企业要加强与世界一流企业的交流,有针对性地学习习先进的品牌理念和品牌建设方法。 品牌建设需要一个过程,必须自上而下解决不耐烦的问题。 直接影响可能是短期的,也可能是长期有害的。 万物的发展都有其自然规律,任何知名品牌也有一步步的发展过程。 不宜只要是结果就失去理性,不想要过程,甚至通过炒作事件,利用营销来“烧钱”,一味解决问题。 央企集团的品牌不同于下属两家**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品牌,必须从央企主营业务和自身定位的角度来审视,立足企业组织的角度,充分考虑各利益相关者的期望和诉求,力求平衡, 最终实现集团品牌与各子品牌各有侧重点,有机统一。在此前提下,央企需要做好品牌策划,从战略角度整合内部资源,促进品牌间协同发展,放大母子品牌协同效应,才能实现统一。

1、协调清晰的品牌形象。 这就要求我们在品牌策划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品牌命名要有条不紊,不能脱离产品,品牌命名要准确,还要留有空间,品牌差异化,企业VI标志要国际化。 中国企业因政治、经济、环境等原因遭遇各种舆情风险,也非常重要。 舆情监测和危机公关尤为重要,计划、策略、决策过程、应对、修复缺一不可。 一个企业,一个品牌,一个领导者,只有以家国情怀立人,敢于担当责任,才能构建出更深刻的格局和愿景。 凭借好风的力量,它摇曳了90,000英里。 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契机,在国家战略指引下,央企“出海”不忘初心,不骄不躁,扎实进取,在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道路上开创新的精彩时期。

相似文章

    武昌拟打造国内一流的内河绿色智能船舶产业集群

    月日,武昌区召开内河绿色智能船舶产业集群建设方案专家座谈会,多位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打造全国一流集聚区。截至年底,全国拥有内河运输船舶艘万艘,按 置换和 改造升级计算,市场规模达到万亿。加快发展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可以充分发挥水运量大 能耗低的优势,加快实现碳达峰 碳中和目标。武昌毗邻长江,拥有中国船舶...

    粤港澳三地共谈深度融合 打造世界级湾区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讯记者皮泽洪报道,月日至日, 读懂中国 国际大会 广州 在广州举行。在 粤港澳深度融合 建设世界一流湾区 平行论坛上,来自港澳大陆的嘉宾围绕香港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新责任与担当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中国为世界新发展带来的新动力与机遇等话题展开讨论。讲述粤港澳大湾区的故事,...

    名人洞察 李浩然 打造一流湾区,必须培育世界领先产业

    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 经济活力最强的地区之一。月日, 读懂中国 国际会议 广州 粤港澳深度融合 建设世界级湾区 研讨会举行。站在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嘉宾们分享了对港澳大湾区 深度融合 的思考,提出了建设 一流湾区 的思路,畅谈了湾区的未来。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 华润集团粤港澳大湾区办公...

    证券行业合并传闻甚嚣尘上,旨在打造一流投行?

    近日,随着券商短期上市,证券并购传闻再度浮出水面,其中不少近期有所线索,监管部门重申打造一流投行的指引,提振市场信心。月日,银河 宣布总裁调整,前副总裁薛军晋升 不久前,这家经纪公司刚刚更换了董事长。最近被传闻很多合并的中金公司新任董事长,就是银河公司前董事长陈亮,业内传闻中金公司与银河高管的交叉任...

    如何选择合适的口腔冲洗器?五种顶级品质产品的集合

    口腔冲洗器 也称为水牙线器 洁牙器 越来越受欢迎,但市场上关于口腔冲洗器伤害牙齿的新闻层出不穷。主要表现为使用口腔冲洗器后出现牙痛 牙齿松动 牙龈萎缩等症状。这是因为很多不专业的产品往往只是贪图速销,但在设计上投入了大量资金,却缺乏口腔护理经验。在产品的核心技术上缺乏专业的调校,牙伤率远高于专业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