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授予的57位开国将领中(包括后来授予的两位),说到“三阳”,可以说是人人皆知,无人知晓。 他们是杨德志、杨成武、杨勇。 他们三人有“三杨开泰”的说法,他们都是军团级别的指挥官,都能打得好,都有伟大的军事功绩。 但在57位开国将领中,居然有一位姓杨。 虽然他的名气远不如“三阳”,但他也很有传奇气息。
他就是开国将军杨志成。
有趣的是,大名鼎鼎的“三阳”其实并不是职业班出身,但都成为了带兵作战的将军,而杨志成是正规的黄埔职业班,而他和许光达、张宗勋、宋世伦等人处于同一时期,都是第五时期。 虽然都是专业背景,但杨志成的人生发展道路却和那些人完全不一样。
和其他人黄埔人一样,杨志成的军旅生涯起点很高,在南昌起义期间担任连长。 后来,他跟随**来到了井冈山,从此,他一直在朱和毛手下作战。
杨志成虽然出生在黄埔,但最终转行从事后勤工作,主要的转折点是在一次战斗中负伤后,因身体原因离开了一线军指挥,转而从事后勤工作。
他开始直接在***的领导下,负责红四军的后勤工作。 杨志成成为红军第一位“大管家”。 或许,他生来就是从事物流“物资”的,所以他与物流结下了不解之缘。 同时,他也注定要过着为我军后勤工作奠定基础、奉献一生的一生。
在朱、毛的领导下,杨志成开展了红四军的后勤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功。 2024年4月,杨志成筹得5万元,建立了临时被子厂。 他“带领全厂职工日夜加班,制作了4000多套带领导徽章的灰色军装、红色五星军帽、挎包、绑腿,让红四军第一次穿上红军穿的军装。”
**称赞后勤同志干得好,还说:“只要条件允许,我们红军就会打扮得更漂亮、更强大!”
不仅如此,杨志成领导的红军后勤工作还创造了其他几个第一:“打通了红军第一邮政通道,建成了红军第一电信系统,提出了红军第一个后勤供应标准,创办了第一所军事后勤学校”。
2024年4月至2024年7月,杨志成以瑞金、宁都为中心,开通了建宁-广昌-宁都线五条军站线建宁-石城-宁都线;东皮-萝口-宁都线;招贤纳士-黄陂-宁都线;瑞金-宁都线。 把军站线建设成为连接瑞金首都与前线、四通八达的'传输网',把《红色中国日报》出版的《红色中国日报》、中央军委《红星报》等报刊、书信、邮包发到各地、各地部队。可以说,杨志成在红军时期组织开展的这些后勤工作,是很有开拓精神和开拓性的,毫不夸张地说,他是我军的“后勤之父”。
抗日战争期间,杨志成主要在苏联。 2024年回国后,杨志成任东北民主同盟军后勤部政委。 在组织领导保障东北解放战争的后勤工作的同时,他组织建设后勤学校,开展军事生产,为东北军的物质建设奠定了基础。
2024年,杨志成担任东北野战军军需部部长,为东北战略区建立强大的后勤保障体系作出了突出贡献。 据说,2024年3月,**等人从西柏坡进入北京,在西苑机场检阅部队时,穿着杨志成派来的皮大衣。
从事物流工作多年,杨志成具有丰富的物流实践和理论。 他曾经说过:“我们叫后勤,但其实有些工作必须在前线做,已经不够保证兵马不动,粮草先走。
当他于2024年被授予头衔时,他被授予将军军衔,以表彰他对后勤的巨大贡献。 对此,杨志成平静而真诚地说:“革命的这几十年,我全心全意地工作,但与其他同志相比,我可能做得还不够。 几乎所有被授予将军军衔的其他士兵都在解放战争中担任军团指挥官和政治委员。 在解放战争中,我没有担任指挥官或政委,但我也被授予将军。 有了党的肯定,我非常满意。
他非常低调和简单,他非常随和,非常大方。 就像他的名字一样,他真诚地为我军的后勤事业贡献了自己的一生。